住在活力之城杭州 走在全民健身前沿
今年8月8日,是第十四個(ge) 全民健身日。前不久,浙江省體(ti) 育局首次麵向社會(hui) 發布(2020年)浙江省全民健身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浙江省居全國前列。其中,杭州總得分85.45排名全省前列。近年來,杭州市體(ti) 育局一直致力於(yu) 全民健身工作的推廣和提升,借助杭州亞(ya) 運會(hui) 和數字化改革等重點工作的契機,不斷探索新時代全民健身發展模式,通過亞(ya) 運場館開放利用、體(ti) 育數字化轉型以及嵌入式體(ti) 育場地等一係列方式,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體(ti) 育獲得感、幸福感。
亞(ya) 運延期運動健身不打烊
場館惠民開放刮起全民健身風
今年的全民健身日,是杭州亞(ya) 運會(hui) 確定延期時間後的第一個(ge) 全民健身日。杭州亞(ya) 運會(hui) 雖然延期,但亞(ya) 運氣氛絲(si) 毫沒有減弱,人民群眾(zhong) 對運動健身的渴望更不會(hui) “延期”。
家住浙大禦蹕社區的朱大爺每天早上9點都會(hui) 準時和幾個(ge) 老球友一起,散步到杭州體(ti) 育館打乒乓球。打球之前,他們(men) 還要先繞著場館走一圈,欣賞一下完成改造升級後的場館環境。“我是老杭州了,對這個(ge) 體(ti) 育館有很深的感情,場館越來越美,說明我們(men) 的城市發展越來越好。”朱大爺說。自從(cong) 5月25日杭州體(ti) 育館重新對外開放後,像朱大爺這樣的市民越來越多。
亞(ya) 運場館惠民開放,是亞(ya) 運會(hui) 延期後全民健身的一項重要工作。杭州市體(ti) 育局深入學習(xi) 貫徹省黨(dang) 代會(hui) 精神,積極對接落實所屬各個(ge) 亞(ya) 運場館嚴(yan) 格按照“一場一策、一館一策”製定開放方案計劃。截至目前,杭州亞(ya) 運會(hui) 56個(ge) 競賽場館、31個(ge) 訓練場館已有超過一半的場館向市民敞開大門,部分場館甚至出現黃金時間段“一場難求”的情況。
雖然正值炎炎夏日,但隨著亞(ya) 運場館相繼對公眾(zhong) 開放,全民健身的運動風潮正在不斷融入市民群眾(zhong) 的日常生活之中。杭州亞(ya) 運會(hui) 場館設施惠民開放,最大限度發揮了亞(ya) 運場館建成後在體(ti) 育競技、全民健身和文化體(ti) 育等相關(guan) 領域中的作用,充分滿足市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賽事的舉(ju) 辦和場館綜合利用積累經驗。
貼心智能化服務滿足百姓需求
數字化改革提升全民健身獲得感
開放近一個(ge) 月來,場館的人氣一直居高不下。“今天還有乒乓球場地嗎?”“能預約明天來打壁球嗎?”隨著亞(ya) 運場館的陸續對外開放,每天工作人員都會(hui) 接到不少想預約健身場地的市民谘詢。為(wei) 了及時預約到心儀(yi) 的場地,市民除了撥打場館預約電話外,更多還是使用“浙裏辦”APP中的“亞(ya) 運場館在線”平台係統。
“亞(ya) 運場館在線”是由杭州市體(ti) 育局牽頭,聯合多家單位共同打造的移動端亞(ya) 運場館預定平台。該平台以亞(ya) 運場館運營數字化改革為(wei) 抓手,通過運用數字化技術優(you) 化場館管理方式,力爭(zheng) 實現亞(ya) 運場館的數字化、科學化、規範化管理。
自5月26日平台上線以來,訪問量持續加速上漲,平台入駐場館數量從(cong) 3家增加到了73家(亞(ya) 運場館37,非亞(ya) 運場館36家),運動項目從(cong) 9個(ge) 增加到近20個(ge) 。平台更注重用戶評價(jia) ,以群眾(zhong) 參與(yu) 滿意度為(wei) 主要指標。截至8月7日,“亞(ya) 運場館在線”累計訪問次數76萬(wan) 次,參與(yu) 健身人數突破152萬(wan) 人次,訂單8.4萬(wan) 筆。簡單、便捷的操作更是讓市民輕鬆共享亞(ya) 運紅利,進一步提升群眾(zhong) 幸福感和獲得感,推進全民健身。而這些小小的改變,就是杭州體(ti) 育通過“數字化”改革,實現公共體(ti) 育服務均等化,提升市民參與(yu) 全民健身獲得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據悉,隨著數字化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今年杭州市體(ti) 育局將圍繞“深化服務”“試點先行”“推動品牌”三大核心內(nei) 容,做好優(you) 化迭代,繼續推進體(ti) 育數字化改革工作,讓更多市民群眾(zhong) 享受數字化改革紅利,為(wei) 杭州爭(zheng) 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貢獻體(ti) 育力量。
見縫插針的“嵌入式”體(ti) 育場地
盤活城市每一處可用的“金角銀邊”
這個(ge) 暑假,準大學生小趙養(yang) 成了一個(ge) 新習(xi) 慣——每天去自家杭州臨(lin) 平街道水漾人家小區對麵的望梅高架下打籃球。以前想要打球隻能預約“離家很遠”的球館,來來回回路上得費不少時間。現在家門口就有優(you) 質的體(ti) 育場地,而且在高架底下,太陽曬不到,雨也淋不著,真是太方便了。
今年,杭州市正式印發《杭州市嵌入式體(ti) 育場地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未來,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健身,一起看看這些盤活城市“金角銀邊”的“10分鍾健身圈”!
《行動計劃》提出,通過三年行動,在新增體(ti) 育場地麵積中安排16%以上用於(yu) 建設嵌入式體(ti) 育場地設施,主要配套“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三小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和門球。到2024年,全市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達到2.7平方米以上,形成供給豐(feng) 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10分鍾健身圈”,有效滿足群眾(zhong) 多層次多樣化的健身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由杭州市發改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體(ti) 育局和市園文局等部門製定的《杭州市嵌入式體(ti) 育場地設施建設導則(試行)》,從(cong) 建設主體(ti) 、項目類型、建設選址等方麵,對嵌入式體(ti) 育場地設施建設進行了係統規劃。《導則》明確,嵌入式體(ti) 育場地設施是指為(wei) 加強土地集約利用,在社區、公園綠地、濱水綠道、橋下空間等區域見縫插針式建設,可供全年齡段人群運動健身的公共體(ti) 育設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