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常青樹成為致富樹(深閱讀·關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ye) 和社會(hui) 各界參與(yu) 、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路徑。
2021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拓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模式。經過近年來的探索,我國在拓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模式方麵有哪些有益經驗?如何建立健全機製讓更多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就大家關(guan) 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部門和專(zhuan) 家。
——編者
滿足人民需求,著力增加生態產(chan) 品供給
生態產(chan) 品是自然生態係統與(yu) 人類生產(chan) 共同作用所產(chan) 生的、能夠增進人類福祉的最終產(chan) 品和服務,是維係人類生存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必需品。“不僅(jin) 包括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和宜人的氣候等自然要素,還包括生態農(nong) 產(chan) 品、生態工業(ye) 品和生態旅遊服務等生態產(chan) 品。”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據介紹,生態產(chan) 品根據公益性程度和供給消費方式,可分為(wei) 3種類型和價(jia) 值實現路徑:
——公共性生態產(chan) 品,指產(chan) 權難以明晰,生產(chan) 、消費和受益關(guan) 係難以明確的公共物品,如清新空氣、宜人氣候等。“比如三江源等重點生態功能區所提供的生態產(chan) 品,能夠維係國家生態安全、服務全體(ti) 人民,其價(jia) 值實現主要采取政府路徑,依靠財政轉移支付、財政補貼等方式進行‘購買(mai) ’和生態補償(chang) 。”自然資源部經濟研究院生態所研究員石吉金說。
——經營性生態產(chan) 品,指產(chan) 權明確、能直接進行市場交易的私人物品,如生態農(nong) 產(chan) 品、生態旅遊產(chan) 品等。“這一類主要采取市場路徑,通過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直接市場交易實現價(jia) 值。”石吉金介紹。
——準公共性生態產(chan) 品,指具有公共特征,但通過法律或政府規製的管控,能夠創造交易需求、開展市場交易的產(chan) 品。“我國的碳排放權、排汙權和碳匯產(chan) 品,就屬於(yu) 采取政府與(yu) 市場相結合路徑,政府通過法律或行政管控等方式創造出生態產(chan) 品的交易需求,市場通過自由交易實現其價(jia) 值。”石吉金說。
“著力增加生態產(chan) 品供給,加快建立以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為(wei) 主體(ti) 的生態經濟體(ti) 係。”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hui) 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宏偉(wei) 表示,產(chan) 業(ye) 生態化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可持續發展要求,培育發展資源利用高、能耗排放少、生態效益好的產(chan) 業(ye) ,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因地製宜、創新舉(ju) 措,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多元路徑
“生態資源指標及產(chan) 權交易,通過政府管控或設定限額等方式,創造對生態產(chan) 品的交易需求,引導和激勵利益相關(guan) 方進行交易。”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目前我國生態產(chan) 品的價(jia) 值實現模式還包括生態修複及價(jia) 值提升、生態產(chan) 業(ye) 化經營和生態補償(chang) 等其它3類常見模式。
生態修複可以帶動價(jia) 值提升。山東(dong) 省威海市優(you) 化調整修複區域國土空間規劃,明晰修複區域產(chan) 權,持續開展礦坑生態修複和後續產(chan) 業(ye) 建設,把礦坑廢墟轉變為(wei) 生態良好的景區,帶動了周邊區域發展和資源溢價(jia) 。
生態產(chan) 業(ye) 化經營模式是價(jia) 值實現的重要途徑。通過充分發揮生態優(you) 勢和資源優(you) 勢,將生態產(chan) 品的價(jia) 值附著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工業(ye) 品、服務產(chan) 品的價(jia) 值中,以可持續的方式經營開發和交易生態產(chan) 品。
江蘇省蘇州市金庭鎮地處太湖中心區域,依托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推動生態產(chan) 業(ye) 化,著力打造“太湖生態島”。近年來,金庭鎮打造了“太湖綠”大米、“西山青種”枇杷等網紅品牌,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收入達到4.98億(yi) 元,農(nong) 民人均純收入2.74萬(wan) 元,實現了生態保護、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福祉共同推進。
在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水光瀲灩。“從(cong) 養(yang) 珍珠到養(yang) 蓮花,水質變好了,村莊變美了。”走進東(dong) 溝鎮茅圻村張家灣,村民張文進站在自家承包的水塘邊查看蓮花長勢。鄂州市在市內(nei) 各行政區之間建立並運行生態補償(chang) 機製,梁子湖區連續4年獲得了生態補償(chang) 。茅圻村張家灣把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資金用於(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累計投入500萬(wan) 元,用於(yu) 垃圾分類改造、汙水管網建設等,發展生態產(chan) 業(ye) 。
明晰產(chan) 權、創新模式,不斷完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
根據《意見》,到2025年,保護生態環境的利益導向機製基本形成,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的能力明顯增強。到2035年,完善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全麵建立。
“從(cong) 實踐上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工作總體(ti) 處於(yu) 探索和起步階段。”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截至2021年底,自然資源部公布了3批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典型案例,在江蘇、福建等省市開展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示範。各地加快建立政府主導、企業(ye) 和社會(hui) 各界參與(yu) 、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和指導意義(yi) 。
浙江東(dong) 陽、義(yi) 烏(wu) 兩(liang) 市進行了我國首例水權交易,引發了全國範圍內(nei) 的水權實踐和理論探索;江蘇太湖流域率先啟動了排汙權有償(chang) 使用和交易的試點,是全國最早開展水排汙權交易實踐的區域之一;浙江麗(li) 水依托豐(feng) 富的苔蘚資源,通過吸引相關(guan) 企業(ye) 打造苔蘚產(chan) 業(ye) 鏈,實現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
山東(dong) 大學黃河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研究中心教授張林波說,實踐證明,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已由地方試點、流域區域探索上升為(wei) 國家層麵的重要任務,成為(wei) 各地區、各行業(ye)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發力點。目前,我國還麵臨(lin) 生態產(chan) 品供給不足和市場需求無法滿足的困境,從(cong) 需求側(ce) 入手發力,生態指標配額交易、國家公園特許經營、綠色金融扶持等,都是有特色、可操作的實踐模式。在持續提升生態產(chan) 品供給能力的同時,還要加快培育生態產(chan) 品消費體(ti) 係。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可複製、可比較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業(ye) 務化核算技術體(ti) 係,還存在“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等問題。下一步還將依托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調動生態、環境、經濟、法律等科研力量開展中長期聯合攻關(guan) ,推動相關(guan) 理論與(yu) 實踐研究,解決(jue) 好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化迫切問題。
“給政策比給項目、給資金更重要。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關(guan) 鍵在於(yu) 健全機製。”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明晰產(chan) 權是促進價(jia) 值實現、合理分配利益的基礎,下一步還將清晰界定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推動集中流轉和專(zhuan) 業(ye) 化運營,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和約束作用,在加強生態保護的同時,鼓勵發展生態產(chan) 業(ye) 並留有一定發展空間,不斷提高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的供給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