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拓展青少年美育新路徑(新語)

發布時間:2022-08-12 16:1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拓展青少年美育新路徑(新語)

  應充分重視和利用博物館、美術館等非傳(chuan) 統美育資源,拓寬美育路徑,讓青少年在展覽中徜徉於(yu) 美的享受,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願景得以更好實現

  “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匠心傳(chuan) 承——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宅茲(zi) 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暑假期間,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等紛紛推出豐(feng) 富多彩的展覽,吸引孩子們(men) 感受藝術氣息,提升美學素養(yang) 。

  每一所博物館都是大學校,是非傳(chuan) 統美育資源,也是學校美育的有益補充和延伸。博物館、美術館與(yu)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相結合的美育新模式,越來越受到社會(hui) 各界的重視。

  博物館要與(yu) 家庭更多“相遇”。每一次家庭觀展,就如同一次親(qin) 子文化主題旅行,不但有助於(yu) 親(qin) 子陪伴和交流,還能寓教於(yu) 樂(le) ,帶著孩子探索感興(xing) 趣的展品,沉浸體(ti) 驗,感受美的熏陶。

  博物館要與(yu) 學校更多“相遇”。校館之間的良性互動,是對學校美育的有益拓展。每一次展覽、每一件展品,都能給參觀的青少年帶來源源不斷的心靈滋養(yang) ,為(wei) 文脈傳(chuan) 承提供潛移默化的功用。

  正因如此,我們(men) 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在提供常規展覽的同時,還應更重視對青少年觀眾(zhong) 的培養(yang) 。在策劃展覽之前,可以基於(yu) 自身藏品資源明確教育目標,針對不同群體(ti) 進行分層設計,充分考慮公共藝術教育功能中對青少年參與(yu) 展覽和互動的需求;此外,要積極利用科技賦能,增加美育互動環節、增設展覽體(ti) 驗專(zhuan) 區,舉(ju) 辦與(yu) 展覽相關(guan) 的係列講座和活動,充分挖掘展覽價(jia) 值,惠及更多青少年觀眾(zhong) 。

  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feng) 富想象力和培養(yang) 創新意識的教育,重在引導和培養(yang) 青少年感受美、認識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使他們(men) 更好感受自然之美,尊重生命之美和藝術之美,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感。好的展覽可以開闊視野,了解世界曆史與(yu) 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有利於(yu) 美育實踐的開展和普及。

  重視美育,已經成為(wei) 當前基礎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共識。因此,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應充分重視和利用博物館、美術館等非傳(chuan) 統美育資源,拓寬美育路徑,讓青少年在展覽中徜徉於(yu) 美的享受,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願景得以更好實現。

  (作者為(wei)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0日 第 15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