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匯聚民間力量 共促全球發展(命運與共)

發布時間:2022-08-15 16:41:00來源: 人民日報

  近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指導、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hui) 主辦的國際民間社會(hui) 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交流大會(hui) ,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ju) 行。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向大會(hui) 致賀信。本次大會(hui) 主題為(wei) “攜手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ti) ,助力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多國政要、前政要、駐華使節、非政府組織、智庫及企業(ye) 等代表約400人參會(hui) 。1000餘(yu) 家非政府組織、智庫、企業(ye) 和媒體(ti) 共同簽署了《國際民間社會(hui) 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聯合宣言》,展示了各國民間社會(hui) 共商全球發展大計的決(jue) 心和信心。

  近年來,中方積極與(yu) 國際民間社會(hui) 一道,為(wei) 促進全球發展繁榮匯聚民間力量,推動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ti) 。

  授人以漁,傳(chuan) 遞發展希望

  “謝謝‘中國媽媽’們(men) 的幫助和關(guan) 愛,我會(hui) 努力學習(xi) ,希望能像你們(men) 一樣幫助尼泊爾民眾(zhong) 。”尼泊爾姑娘白小梅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表達了她的願望。她還有另外一個(ge) 稱號:“木蘭(lan) 姑娘”。2018年10月,“木蘭(lan) POWER”愛心公益基金在北京市婦聯的指導下,由北京婦女兒(er) 童發展基金會(hui) 與(yu) 北京市婦女國際交流中心共同發起成立,旨在促進各國婦女兒(er) 童友好交流合作。該基金支持的第一個(ge) 項目便是“尼泊爾貧困女童助學計劃”,白小梅是第一期受資助的9名尼泊爾女孩之一。

  白小梅說,在項目資助下,她們(men) 9個(ge) 女孩不僅(jin) 順利完成高中學業(ye) ,還努力學習(xi) 漢語,全部通過漢語水平考試,達到二級標準。目前,已有2名“木蘭(lan) 姑娘”被中國大學錄取。今年9月,“尼泊爾貧困女童助學計劃”第二期將啟動,10名尼泊爾女童將成為(wei) 受資助對象,有望繼續通過學習(xi) 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今年7月,一場特殊的培訓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展開。來自埃及、喀麥隆、中非等非洲國家的200餘(yu) 名學員,在線參加了2022年“生命天使”非洲助產(chan) 士助理培訓項目。為(wei) 幫助非洲國家降低孕產(chan) 婦和新生兒(er) 死亡率,2018年,安博致遠國際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聯合溫州醫科大學、坦桑尼亞(ya) 中國友好促進會(hui) 等機構發起“生命天使”非洲助產(chan) 士助理培訓項目。2018年至2019年,40餘(yu) 名非洲學員在溫州接受培訓。“如果多一些人懂得助產(chan) 知識,就可以幫助更多孕產(chan) 婦。”坦桑尼亞(ya) 學員穆阿查·哈皮尼斯·提布魯斯希望將所學的知識帶回祖國,為(wei) 促進非洲母嬰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自加納的安娜·安·瑪麗(li) 是一名婦科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她說:“我要把在中國學到的知識教給更多的人,通過他們(men) 再進一步普及,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中國醫生可以來非洲,向當地醫務人員傳(chuan) 授醫療經驗,讓更多的非洲民眾(zhong) 受益。”

  國際民間社會(hui) 力量是促進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力量。“我們(men) 要關(guan) 注減貧、公共衛生、教育、數字互聯互通和工業(ye) 化,讓可持續發展惠及每一個(ge) 人。各國都必須認識到,克服全球挑戰的唯一途徑是知識共享、多邊主義(yi) 和區域合作,這符合每一個(ge) 人的利益。”聯合國前秘書(shu) 長潘基文以視頻方式出席本次大會(hui) 時表示:“我們(men) 要在多邊主義(yi) 的基礎上重振合作與(yu) 團結,共同走向更具包容性、可持續、有韌性的未來。”

  雪中送炭,助力普惠民生

  今年6月,阿富汗東(dong) 部發生強烈地震,受災嚴(yan) 重的帕克提卡省和霍斯特省近4000人傷(shang) 亡。災情發生後,來自中國的援助第一時間翻越帕米爾高原,源源不斷抵達阿富汗震區。中國社會(hui) 組織、在阿中企和華僑(qiao) 華人也迅速行動,參與(yu) 到阿富汗災後重建中。

  中文和普什圖語中,均有“患難見真情”這樣的話語。震後幾天,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hui) 駐阿富汗工作組就來到阿富汗貝馬爾地區,向受災的5個(ge) 村莊125個(ge) 家庭送去了麵粉、食用油、大米等救災物資,還聯合中企為(wei) 受災民眾(zhong) 送去奶粉、衣物等。阿富汗華僑(qiao) 華人自發購買(mai) 藥品、帳篷等,自籌資金運往災區。阿富汗災害管理部公共關(guan) 係司代理司長沙姆蘇丁·哈克亞(ya) 爾表示,感謝中國社會(hui) 各界提供的人道主義(yi) 援助。

  在中國的另一鄰國蒙古國,每逢冬季來臨(lin) ,不少牧民都會(hui) 因為(wei) 水源缺乏而要宰殺很多牲畜。“入冬後是牲畜飲水最困難的時期,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氣溫下,很難找到沒被凍上的水源。以往隻能通過減少牛羊數量來保證供水,很多沒長大的小牛小羊也隻能賣掉。”一位牧民向中蒙“絲(si) 路之友”幸福泉項目負責人說。

  為(wei) 解決(jue) 這一難題,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hui) 與(yu) 蒙方合作,發起中蒙“絲(si) 路之友”幸福泉項目。在蒙古國肯特省的9個(ge) 縣挖了15口水井,並向牧民傳(chuan) 授水井使用及保養(yang) 方法,提供濾芯等耗材,解決(jue) 了2.25萬(wan) 公頃牧場3.6萬(wan) 多頭牲畜的飲水需求。有了“幸福泉”,這些牧場冬季水源不足的問題得到極大改善。“這些水井幫助我們(men) 的牛羊順利成長!”牧民們(men) 喜在心頭,反複向中方援建者表示感謝。蒙古國總理辦公室也向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hui) 表示了感謝。

  歐洲議會(hui) 前議長、德國弗裏德裏希·艾伯特基金會(hui) 會(hui) 長舒爾茨表示,中國對全球發展的貢獻建立在自身豐(feng) 富經驗的基礎上。中國成功消除了絕對貧困,為(wei) 全球減貧事業(ye) 作出重要貢獻,明確了下一階段社會(hui) 發展目標以及要采取的措施。現在,中國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積極回應他們(men) 的發展需要,展現了一個(ge) 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共同行動,創造美好生活

  一個(ge) 又一個(ge) 務實合作,讓更多國家民眾(zhong) 實現共同發展。

  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現更名為(wei) 中國鄉(xiang) 村發展基金會(hui) )發起的國際微笑兒(er) 童項目,先後在埃塞俄比亞(ya) 、蘇丹、尼泊爾、緬甸和巴基斯坦等5國實施,通過為(wei) 發展中國家受饑餓兒(er) 童供餐或發放糧食,幫助他們(men) 健康成長、重返校園。截至2021年底,累計惠及91438人次。

  今年6月,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緊急援助糧食包項目捐贈儀(yi) 式在斯裏蘭(lan) 卡科倫(lun) 坡科塔納學校舉(ju) 行,糧食包惠及科倫(lun) 坡4所學校的1150名學生。

  今年1月,太平洋島國湯加海域火山爆發,中國紅十字會(hui) 緊急調撥3000個(ge) 裝有毛毯、雨傘(san) 、手電筒、衛生用品等的家庭包,馳援湯加紅十字會(hui) 抗災行動,為(wei) 受災民眾(zhong) 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中國紅十字會(hui) 還向湯加援助了260套淨水設備,助力當地解決(jue) 飲用水汙染、民眾(zhong) 用水困難等問題……

  國際民間社會(hui) 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交流大會(hui) 上,宣布建立“國際民間社會(hui) 落實全球發展倡議項目庫”,推出包括和平發展基金項目、“民間助力減貧”項目、國際微笑兒(er) 童項目、國際愛心包裹項目等在內(nei) 的30個(ge) 務實合作項目。其中,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hui) 為(wei) 主推出的和平發展基金項目將在發展中國家投入1億(yi) 元人民幣,開展衛生健康、減貧、教育等領域民生項目,以深化抗疫和減貧合作,促進經濟複蘇,改善民眾(zhong) 生活。巴基斯坦穆盟(謝)主席、政府總理夏巴茲(zi) 表示,那些有助於(yu) 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應當在國家、地區和國際各層麵的機製中得到落實,聯合國框架下的相關(guan) 機製也應發揮作用,實現發展中國家金融、資源、科技等互聯互通,加快發展中國家建設。

  大會(hui) 還宣布啟動國際民間減貧合作網絡,為(wei) 各國民間社會(hui) 共同推動國際減貧事業(ye) 發展搭建平台。多米尼克工黨(dang) 領袖、政府總理斯凱裏特表示:“全球發展倡議將使多邊合作機製優(you) 勢最大化。該倡議致力於(yu) 將新經驗轉化為(wei) 共同行動,為(wei) 充分利用各方的多樣化知識儲(chu) 備、優(you) 勢、技術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愛爾蘭(lan) 前總理、國際行動理事會(hui) 聯席主席埃亨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嚴(yan) 峻,部分地區爆發衝(chong) 突,解決(jue) 這些問題需要前所未有的國際合作。“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hui) 一直與(yu) 合作夥(huo) 伴攜手努力,希望國際民間社會(hui) 開展的工作能夠為(wei) 促進全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發展是人類社會(hui) 的永恒主題,各國人民熱切期盼通過發展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國際民間社會(hui) 將為(wei) 推進全球發展倡議落地落實構築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提供更加有力的民心支撐。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