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1984名江蘇醫護馳援瓊藏 同心攜手抗擊疫情

發布時間:2022-08-16 16:33:00來源: 新華日報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海南省、西藏自治區疫情暴發以後,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部署,連日來江蘇省先後組織醫療力量分赴海南、西藏,支援當地開展流調、社區防控、醫療救治、核酸檢測等抗疫工作。蘇瓊同心,漢藏一家。至8月14日,全省1984名醫護人員合力支援兩(liang) 地抗疫,在全國抗疫“一盤棋”中再次展現“硬核”江蘇力量。

  淩晨抵達,8點就開始“上崗”

  “無錫252位援瓊核酸采樣隊員,8月12日下午從(cong) 無錫碩放機場出發,傍晚抵達海口後又改坐大巴4個(ge) 多小時才到達住宿點,整理完行李已是淩晨1點多。”江蘇省援瓊核酸采樣隊江南大學附屬醫院金彥斌告訴記者,次日早上8點,大家顧不得疲憊就出發直奔核酸采樣點。

  此次,無錫隊員負責海南省樂(le) 東(dong) 黎族自治縣萬(wan) 衝(chong) 、抱由、千家、誌仲4個(ge) 鄉(xiang) 鎮的核酸采樣任務。海南氣候潮濕而炎熱,穿著防護服的隊員們(men) ,一會(hui) 兒(er) 工夫渾身上下就被汗水濕透。

  “隊員們(men) 采樣任務結束後,經常有村民送來椰子、火龍果及飲料等慰問品,讓我們(men) 非常感動。”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吳欣育護士長說,這讓大家感覺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14日上午,在抱由小學采樣點,萱萱小朋友和他的小夥(huo) 伴給江蘇醫療隊送來他們(men) 手繪的“大白”。“謝謝你們(men) 來支援樂(le) 東(dong) !蘇瓊同心,抗疫必勝!”萱萱媽媽告訴采樣隊員,小朋友在電視上看到江蘇核酸采樣隊星夜馳援海南的報道後,非常興(xing) 奮,當晚就開始動手畫畫,一直熬到很晚。

  據了解,江蘇援瓊1011人的醫療隊核酸采樣隊,由無錫、常州、揚州、鎮江4個(ge) 市68家醫療機構抽調醫護人員組成,他們(men) 抵達海南後分別支援樂(le) 東(dong) 、瓊中、屯昌、文昌、定安等地的核酸采樣任務。截至14日,累計出動1552人次,完成采樣66.4萬(wan) 人份。

  “老兵”出征,支援方艙醫院

  8月5日至15日下午,江蘇先後派出流調和社區防控隊、核酸檢測隊以及核酸采樣隊1770多人支援海南省疫情防控。另有200多人組成的采樣、核酸檢測、流調、醫療救治、院感管理及設備保障隊馳援西藏。

  江蘇省援瓊醫療隊方艙隊領隊、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占伊揚介紹,援瓊醫療隊方艙隊由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南醫大二附院、中大醫院、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省疾控中心等6家醫療衛生機構抽調醫務人員和疾控專(zhuan) 家組隊,共519名醫護人員,於(yu) 8月14日淩晨抵達儋州市,按計劃將整建製接管儋州市第二方艙醫院2000張左右床位。

  占伊揚介紹,這些醫護人員大多數具有援鄂、援滬抗疫經驗,特別是有方艙管理工作經驗。儋州市第二方艙醫院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建成後將擁有4200張床位。“15日下午,醫護骨幹進艙提前熟悉整體(ti) 布局和工作流程。”占伊揚說。

  江蘇省中醫院101人援瓊醫療隊來自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神經內(nei) 科、內(nei) 分泌科、老年醫學科等多個(ge) 科室部門。“還有半小時,我就要進艙再檢查。”省中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魏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抵達海南這兩(liang) 天一直在進行小隊內(nei) 的組織框架梳理、感控訓練、出入院管理演練。魏瑜已經“三上戰場”。“第四次出征,有過抗疫經驗就比新手更容易適應,這也是‘以快製快’的要求,是我們(men) 黨(dang) 員義(yi) 不容辭的責任。”魏瑜說。

  “今天下午進行壓力性測試,以應對大批量同時被送來的新冠患者。”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務處處長李雲(yun) 濤介紹,醫院100人的隊伍分成黨(dang) 建督查、感控、醫療、護理、物資保障、聯絡、健康管理多個(ge) 小組,保證在最短時間內(nei) 做好收治患者的準備。“到了前方後我更深刻感受到什麽(me) 是‘舍小家為(wei) 大家’,作為(wei) 醫生,我責無旁貸。”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派出54人的援瓊隊伍,其中52位是“娘子軍(jun) ”。該院援瓊醫療隊領隊、院護理部副主任王蓓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訪。她表示,“大家連續兩(liang) 天都忙到淩晨兩(liang) 三點才休息。當地方艙建設效率還是很值得點讚的,比如中午時方艙內(nei) 還什麽(me) 都沒有,下午床和床上用品都已經擺好了……”

  偉(wei) 大抗疫精神綻放高原

  連日來,西藏的疫情防控工作時刻牽動江蘇人民的心。江蘇第一時間組成援藏抗疫醫療隊,星夜兼程,馳援拉薩。西藏地處高原,低溫缺氧,再加上當地疫情複雜,不熟悉情況的人很難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正是基於(yu) 這幾點考慮,江蘇省衛健委領導反複斟酌後,決(jue) 定讓6月底剛援藏歸來還在休養(yang) 中的高鵬,擔任江蘇援藏抗疫醫療隊總領隊。

  “工作千頭萬(wan) 緒,這幾天我們(men) 幾位援藏抗疫醫療隊負責人總共沒睡過10個(ge) 小時的覺。”高鵬聲音嘶啞地告訴記者,最多一天,他兩(liang) 部手機接打電話200多個(ge) 。高鵬介紹,援藏抗疫醫療隊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骨幹力量,其中81位黨(dang) 員,還有2位預備黨(dang) 員,政治素質和業(ye) 務素質都是杠杠的。

  據介紹,江蘇援藏抗疫醫療隊200多人,主要來自泰州、揚州市醫療衛生機構、省疾控中心和南京鼓樓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腦科醫院等。為(wei) 確保安全,江蘇援藏指揮部為(wei) 每位隊員配備氧氣瓶。

  “一個(ge) 人就是一支隊伍”。江蘇援藏醫療隊隊員、南京腦科醫院醫務處副主任孫豐(feng) 和23位同事,8月12日淩晨抵達拉薩。他一個(ge) 人負責全隊生活物資保障。這幾天隨著援助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過來,他帶著當地3名誌願者每天最多的工作就是搬東(dong) 西,然後再將幾噸物資一一清點。本就有些輕微高原反應的他,戴著口罩更感覺呼吸困難,電話這頭能聽見他呼吸聲粗重。

  “每當我感到不舒服時,我就深呼吸,慢慢讓自己平靜下來。”南京市第一醫院核酸采樣隊員杜雨婷說。11日晚抵達拉薩,杜雨婷和隊員們(men) 的核酸采樣工作已經馬不停蹄地進行三天。這三天,隊員們(men) 和當地居民、誌願者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一開始時,這裏由於(yu) 缺乏疫情防控經驗,采樣台布置不對、防疫物資不足、人員銜接不暢……經過磨合,我們(men) 的采樣量翻了一番。”

  統計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數量,梳理其年齡、地區和職業(ye) 分布情況……對江蘇省疾控中心的流調專(zhuan) 家霍翔來說,一天的工作是從(cong) 淩晨開始的。他告訴記者:“病例的發現方式有11種,哪些病例是在管控狀態下發現的,哪些在非管控狀態下發現的,我們(men) 會(hui) 對每一個(ge) 病例進行分類,通過這些來研判疫情形勢。”完成這樣一份報告,霍翔和團隊成員一般需要數小時。

  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來自江蘇的20位流調專(zhuan) 家已經持續一周。“每天隻有4小時左右睡覺時間,有些隊員還會(hui) 因為(wei) 缺氧而失眠。”霍翔說,因為(wei) 高原反應,隊員們(men) 每天都麵臨(lin) 不同程度的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但沒有一個(ge) 人申請退回。“拉薩白天光照強,隊員們(men) 穿著隔離衣,戴N95口罩,檢查和指導中高風險區的防控情況。他們(men) 每天都會(hui) 打很多電話,常常喘不上氣,防治高原反應的藥物和氧氣罐成了我們(men) 的必備品。”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