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牢記囑托 山西答卷】奮力繪就錦繡沁河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2-08-24 11:24:00來源: 山西日報

  8月10日上午,晉城市委召開了一場氣氛熱烈的專(zhuan) 題會(hui) 議,聽取了相關(guan) 部門關(guan) 於(yu) “百裏沁河生態經濟帶”建設進展的情況匯報,大家興(xing) 奮不已。建設大幕即將開啟,人人摩拳擦掌,全力以赴鍛造精品工程,奮力描繪環境治、交通暢、文化興(xing) 、布局優(you) 、產(chan) 業(ye) 旺、生態美的錦繡沁河新畫卷。

  沁河,黃河一級支流,山西第二大河流,幹流全長485公裏。其中,位於(yu) 中遊的晉城段總長168公裏,流域麵積4858平方公裏。“她”是晉城人當之無愧的母親(qin) 河,更是水資源占全市總量53%、聚集60處太行古堡和154個(ge) 文保單位、GDP占全市1/3強的晉城生態要地、人文高地、經濟重地。然而,由於(yu) 近代以來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部分河段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曾經壯美的沁河一度黯然失色。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近年來,晉城市沁河流域各縣(市、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陽城縣沁河生態景觀治理工程、沁水縣段生態修複與(yu) 保護建設項目等10餘(yu) 個(ge) 治理項目相繼展開,不斷在保障流域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等方麵取得積極成效。“但總體(ti) 來看,由於(yu) 流域曆史欠賬多,生態環境脆弱、岸線景觀缺乏組織的局麵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如果不通過整體(ti) 統籌、係統組織,持續的生態效應和高質量發展目標就難以兌(dui) 現。”“百裏沁河生態經濟帶”建設主要籌備負責人丁堅強對記者說。

  “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把係統觀念貫穿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過程。把握好全局和局部關(guan) 係,增強一盤棋意識,在重大問題上以全局利益為(wei) 重。要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guan) 係,放眼長遠認真研究,克服急功近利、急於(yu) 求成的思想……”緊緊遵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新一屆晉城市委市政府提高站位,從(cong) 全局著眼,展開全方位推動沁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探索,擘畫出“百裏沁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的全新藍圖。

  “今年5月,我們(men) 順利完成《百裏沁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編製,經過幾個(ge) 月組織各相關(guan) 部門、技術團隊深入調研和反複探討,實施方案全麵確定。”丁堅強向記者詳細介紹——

  聚焦“在哪幹”,規劃1982平方公裏的建設範圍,將沁河沿線3縣(沁水、陽城、澤州縣)13鎮的生態治理、生態涵養(yang) 、生態建設全部統籌其中,並劃定沁河幹流武安鐵路橋至潤城鎮劈山口段、沁河支流半峪河河口至湘峪段總長23.8公裏的經濟帶建設先行區;聚焦“幹什麽(me) ”,明確2022年9月先行區開工建設,2023年7月初見成效,到2025年底實現先行區內(nei) 及上遊河道的安全隱患基本消除,重點河段達到50年一遇能力,河流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生態岸線比例達到85%,特色文化活躍、內(nei) 外交通體(ti) 係完善、古堡活化利用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融合發展,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集群初步成型的目標。

  聚焦“怎麽(me) 幹”,以14.6公裏的沁河幹流和6.6公裏的半峪河支流為(wei) “脈”,確定潤城、上下伏、望川、三河口、湘峪5個(ge) 重要節點為(wei) “核”,圍繞河道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修複治理、景觀提升和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文旅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交通體(ti) 係優(you) 化5個(ge) 方麵,謀劃梳理先期項目44個(ge) ,總投資57.32億(yi) 元;聚焦“誰來幹”,設立經濟帶建設指揮部和沁河生態建設公司(籌),采取“市級統籌管控+沁河公司委托代建+縣級自主實施”的模式,整體(ti) 規劃、科學組織、有力有序推進各項工程建設。

  “目前,我們(men) 正加快先行區建構築物清理騰退和農(nong) 地流轉,完成基本農(nong) 田和城鎮開發邊界調整,並邀請一流專(zhuan) 業(ye) 團隊進行頂層設計和重大專(zhuan) 項設計,全麵細化落實各項準備,確保各個(ge) 項目如期落地開工。”丁堅強說,“我們(men) 將不負領袖囑托,不負全市人民期望,將百裏沁河打造成黃河流域高效能治理的新樣本、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高品質文旅康養(yang) 的山水人文新畫卷。”(記者王天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