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先行 幸福隨行(中國道路中國夢)
小時候,我從(cong) 遼西的阜新市到遼東(dong) 的丹東(dong) 市上學,隻有一趟淩晨4點的綠皮火車能直達,在火車上得坐將近8個(ge) 小時。幾年前,丹東(dong) 到阜新開通了高鐵,隻要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就能到達。這是當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十幾年前,我畢業(ye) 後留在丹東(dong) 工作,要想自駕回阜新,途中必須得繞過沈陽,走一個(ge) “胳膊肘彎”。那時沒有全程通高速,開車需要六七個(ge) 小時。幾年前,高速路全線貫通,車程縮短到4個(ge) 多小時。這也是當年想都不敢想的事。
高鐵開了、高速通了,兩(liang) 地出行更便捷。對我來說,這意味著回家探望父母更方便了,親(qin) 戚朋友走動也更方便了。第一故鄉(xiang) 和第二故鄉(xiang) 雖遠隔千裏,卻融進了“兩(liang) 小時生活圈”。這樣的變化,極大增強了我們(men) 的幸福感。
變得更便捷的,何止是從(cong) 遼東(dong) 到遼西。近幾年來,沈丹高鐵、丹大高鐵相繼開通,丹東(dong) 正式步入了高鐵時代;沈丹、丹大、丹海、丹通四個(ge) 方向的高速公路也已開通,打通了東(dong) 北東(dong) 部腹地的公路通道,也織密了丹東(dong) 的交通網絡。再加上丹東(dong) 機場已開通直達多個(ge) 大中城市的航線,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市民的出行,進一步密切了和其他地方的聯係。如今的丹東(dong) ,已成為(wei) 同時擁有邊境口岸、海港、河港、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的城市。從(cong) 設施落後到通達四方,這些年丹東(dong) 的交通迎來巨大發展,出行從(cong) 未像今天這樣方便快捷。
丹東(dong) 的變化,是全國交通運輸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一個(ge) 縮影。從(cong) 西藏墨脫公路成功打通到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從(cong) 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投入運營到智能高鐵京張高鐵通車……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迎來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曆史性跨越。公路廣泛覆蓋、鐵路四通八達、民航快速發展、水運基礎設施體(ti) 係不斷完善,交通骨架的持續完善,縮短了神州大地的時空距離,提升著城鄉(xiang) 居民的生活水平,“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得以初步實現。交通先行,一通百通。交通發展在改善人們(men) 出行體(ti) 驗的同時,也讓物流運輸更加高效暢通,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堅實保障。
交通是興(xing) 國之要、強國之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已經被寫(xie) 進“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期待這一目標早日變成現實,期待我們(men) 擁有越來越幸福的好日子。
(作者為(wei) 丹東(dong) 日報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29日 第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