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微型風機抗疫顯身手(創新故事)

發布時間:2022-08-29 16:25:00來源: 人民日報

  這緊張忙碌的一幕,發生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2020年:位於(yu) 杭州高新區(濱江)的杭州貝豐(feng)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豐(feng) 科技)馬力全開,下線的產(chan) 品經測試後立刻裝箱,由等待已久的客戶肩扛手提到車上,再經高鐵把產(chan) 品運到公司,然後裝配到“萬(wan) 事俱備隻欠東(dong) 風”的醫用呼吸機上……

  這款外殼呈乳白色、直徑隻有6.5厘米的產(chan) 品,叫微型高性能渦輪風機(以下簡稱微型風機),是呼吸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從(cong) 2020年4月到12月,作為(wei) 亞(ya) 洲唯一一家能提供同類產(chan) 品的企業(ye) ,貝豐(feng) 科技為(wei) 深圳邁瑞醫療、北京誼安醫療等國內(nei) 呼吸機廠商提供了數萬(wan) 台微型風機,解決(jue) 了他們(men) 的“卡脖子”難題,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

  貝豐(feng) 科技還為(wei) 美國、巴西等多個(ge) 國家雪中送炭,為(wei) 全球抗疫作出了中國貢獻。

  “經此一戰,我們(men) 的微型風機全球交付能力躍居世界第一,幫國內(nei) 外多家呼吸機廠商走出了因核心零部件斷供而停產(chan) 的困境。”貝豐(feng) 科技董事長宋昕說。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為(wei) 研發這款微型風機,貝豐(feng) 科技一手抓技術研發,一手抓精密製造,付出了艱苦的努力。

  時間回到2010年。彼時,全世界的微型風機隻有歐洲的一家企業(ye) 能夠生產(chan) ,而且產(chan) 品價(jia) 格高、交付期長、服務反應慢。已在微型電機研發上初獲成功的貝豐(feng) 科技,向微型風機發起衝(chong) 擊。

  “微型風機就一個(ge) 電機加一個(ge) 渦輪,外麵套個(ge) 塑料殼,但做起來並不簡單。”宋昕告訴記者,作為(wei) 呼吸機的核心部件,微型風機除了轉速特別快、承壓能力特別強,還必須能在雙水平工況下連續工作至少3萬(wan) 小時。

  “人呼吸的時候是呼氣、吸氣交替循環。吸氣時呼吸機要能急速升速,建立合適的壓力,讓患者達到有效吸氣;呼氣時則要急速製動,讓壓力降到適合患者呼氣的理想壓力。因此,呼吸機上的微型風機必須能快速加、減速,每分鍾要完成18—20次的升降速循環。”宋昕解釋說,這就相當於(yu) 汽車加速到100公裏/小時後在兩(liang) 秒內(nei) 急刹車到10公裏/小時,低速運行1秒之後又要瞬間加速,如此無限循環。

  要在這種工況下連續工作至少3萬(wan) 小時,談何容易。公司成立了項目經理帶隊的研發小組,迎難而上,日夜攻關(guan) 。

  “我們(men) 踩了無數的坑,一關(guan) 一關(guan) 地過。”研發小組負責人介紹,他們(men) 先是花了3年多時間,攻下了材料關(guan) 、注塑關(guan) 、熔接關(guan) ,解決(jue) 了原有葉輪破裂的問題。之後,他們(men) 又花了兩(liang) 年多時間,從(cong) 自己開發動平衡機入手,解決(jue) 了電機在高轉速狀態下的震動和噪聲難題……宋昕帶領團隊成員加班加點、常年無休。“我媳婦經常抱怨:‘你花在風機上的時間可比陪兒(er) 子的時間多多了!’”說到這裏,這個(ge) 敦實的東(dong) 北漢子不無感慨。

  經過團隊成員夜以繼日地奮力攻關(guan) ,終於(yu) 開發出了令他們(men) 滿意的微型風機樣機。

  光自己滿意還不行,產(chan) 品還必須要過呼吸機廠商的測試關(guan) 。“經過幾年的持續測試,我們(men) 自主研發的微型風機終於(yu) 被國內(nei) 外多個(ge) 呼吸機廠家認可。”研發小組負責人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球的呼吸機需求量猛增,歐洲一家企業(ye) 產(chan) 能有限,無法按時交貨。關(guan) 鍵時刻,我們(men) 的微型風機大顯身手。”

  “目前我們(men) 正朝兩(liang) 個(ge) 方向發力。”宋昕告訴記者,“一是繼續向小裏做,開發尺寸更小的微型電機、風機等;二是往大裏做,研發工業(ye) 類的風機、風扇、電機等,助力節能降耗。今年,我們(men) 已有多個(ge) 型號的新產(chan) 品投放國內(nei) 外市場,訂單都排到了明年。”

  貝豐(feng) 科技的研發樓內(nei) ,掛著兩(liang) 幅紅色的標語:一幅是“十年一劍”,一幅是“做匠人修匠氣養(yang) 匠心”。宋昕說:“要想做出國際一流的專(zhuan) 精特新產(chan) 品,創新定力和匠心精神缺一不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