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北利川:綠色“涼資源”催火“熱經濟”

發布時間:2022-08-30 16:55:00來源: 人民網-湖北頻道 原創稿

  郡縣治,天下安。縣城是我國城鎮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關(guan) 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nong) 城鄉(xiang) 關(guan) 係具有重要意義(yi) 。湖北全域協同的差距在縣域、潛力在縣域、關(guan) 鍵在縣域。即日起,本網推出《走進縣城看“鄂”的發展》係列報道,訪縣城、談規劃、看發展、析經驗,講述荊楚大地分外精彩的“小城故事”,激勵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8月的傍晚,斜陽褪去,涼風習(xi) 習(xi) 。漫步清江邊,兩(liang) 岸蔥蘢,不遠處的噴泉隨著音樂(le) 節奏水花四濺,湖北省利川市濱江公園的夜景盡收眼底。

  位於(yu)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部的利川,是清江的發源地,世界民歌《龍船調》的故鄉(xiang) ,多年來夏季平均溫度22.2度,成為(wei) 不少市民避暑納涼的好去處。這座以“涼”聞名的小城,將“涼”資源變成熱經濟,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

  以“涼”聞名

  “幸好提前預定了,要不然一床難求啊!”帶著家人來避暑的重慶市民吳先生,今年早早地預定了利川市謀道鎮蘇馬蕩的民宿。

  民宿老板張玲花看著100%入住率的業(ye) 績,笑得合不攏嘴:“今年到處都熱,來我們(men) 這裏避暑的人更多了,有來自武漢的、重慶的、成都的……不提前訂,根本沒房。”

  還有不少人選擇在這裏安家。“這是我們(men) 第三年來利川了。”來自武漢的李奶奶是利川濱江公園廣場舞大軍(jun) 中的一員,晚飯後她像往常一樣來到江邊,同“姐妹們(men) ”一起排舞。她說:“兒(er) 子、媳婦在武漢上班,暑假我和老伴就帶著孫子來利川小住。武漢的親(qin) 朋好友和我們(men) 在利川同一個(ge) 小區買(mai) 了房子,大家結伴來避暑,很熱鬧!”

  位於(yu) 北緯30度的神秘秘境,利川何以讓遊客紛至遝來納涼棲居?

  “熱、熱、熱!”今年夏天,武漢和重慶高溫幾度刷新紀錄,在湖北高溫排名榜中,利川幾次拿倒數第一。

  利川位於(yu) 雲(yun) 貴高原東(dong) 北的延伸部分,境內(nei) 山巒起伏,氣候涼爽怡人。年平均氣溫為(wei) 12.9℃,夏季平均氣溫22.2℃,2018年被中國氣象學會(hui) 授予“中國涼爽之城”稱號。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景也怕無人知。這裏如何用好優(you) 越的自然生態氣候,讓遊客“來了舍不得走”?

  利川給出的答案是:涼爽利川,度假天堂。既是避暑聖地,又是風景宜人之城。春天的“利川紅”爽口,夏天的“利川涼”爽身,秋天的“利川藍”爽眼,冬天的“利川景”爽心,讓遊客全身心放鬆、休息、充電,真正能夠留下來、住下來、還想來。

  據統計,湖北跨省遊恢複以來,利川市湧入的“候鳥”已達60萬(wan) 人,累計接待遊客700萬(wan) 人次。

  以“涼”興(xing) 業(ye)

  舊卡帶的錄像放映廳、排隊打飯的工廠食堂、賣冰糕的小賣部……置身利川市汪營鎮齊躍橋村童話小鎮“1980街區”內(nei) ,仿佛坐上時光機穿越到上個(ge) 世紀80年代。

  2017年,齊躍橋村黨(dang) 支部邀請鄉(xiang) 賢覃太明返鄉(xiang) 投資。童話小鎮項目剛啟動時,村民還有不少質疑聲。隨著鄉(xiang) 賢的帶動作用和黨(dang) 員幹部的先鋒作用發揮出來後,村民也跟著由觀望態度變得躍躍欲試。

  “以前在外麵打工,現在在家門口自己當老板,還能照顧到小孩。”3年前,入股童話小鎮的趙美玲,在該項目裏經營水上碰碰船的項目。“入股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後麵生意好又多買(mai) 了幾個(ge) 船。”趙美玲笑著說,童話小鎮給這裏帶來了人氣,家裏經營著民宿,每年來避暑的客人不斷。

  2020年以來,童話小鎮農(nong) 旅融合一期項目共183名村民入股,直接就業(ye) 75人,二期項目共244名村民入股,籌資140餘(yu) 萬(wan) 元。截至目前,一期項目參與(yu) 經營的村民共分紅280萬(wan) 元,幫助果農(nong) 直播帶貨銷售葡萄20000多斤。

  謀道鎮的蘇馬蕩,本是一個(ge) 土家族村落,土家族語中是“老虎喝水的地方”。十餘(yu) 年來,當初僅(jin) 有500人的村落,如今每到夏季已然成為(wei) 30萬(wan) “候鳥”的棲息地。

  不僅(jin) 是蘇馬蕩,在汪營、涼霧、佛寶山等鄉(xiang) 鎮(開發區),錯落有致的鄉(xiang) 間民宿絕大部分由村民自家房屋改造而來。今年夏天也都住滿了避暑遊客,還有部分新建民宿走向精品化。

  “之前全住滿了,到8月底客人才慢慢少了點。”柏楊壩鎮欄堰村的一家民宿老板餘(yu) 小琴說,“好多客人都是住了四年的老顧客。”

  8月23日,記者行走在柏楊壩鎮欄堰村看到,依河而建的特色民宿鱗次櫛比,白牆、灰瓦、翹腳樓,頗有風味。

  柏楊壩鎮平均海拔1200米,夏季十分涼爽。2016年,外地客商在欄堰村投資避暑地產(chan) ,帶火了避暑經濟。餘(yu) 小琴等100多位村民,紛紛改造自家房屋,建起民宿。目前,該村有上百戶民宿,根據遊客住宿時間長短,按照每天80元至120元價(jia) 格收費,包食宿。

  山外熱浪席卷,山裏涼風習(xi) 習(xi) 。用好“涼”資源,近幾年,利川市大力發展全域康養(yang) 旅遊,崛起了10個(ge) 避暑小鎮,發展民宿近2000棟,客房2.7萬(wan) 多間,床位近5萬(wan) 張。

  借“涼”引智

  在齊躍橋村童話小鎮“1980街區”,村幹部指著小鎮內(nei) 栩栩如生的牆畫介紹說:“這些都是來這避暑的‘候鳥’幫忙畫的,隻給了少許辛苦費。”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產(chan) 科主任肖梅,率先在利川市婦幼保健院開展誌願服務,向年輕的醫護人員傳(chuan) 授臨(lin) 床工作經驗,大大提升了該院的醫療質量管理和醫療技術水平;

  中國圍棋協會(hui) 職業(ye) 五段棋士劉力,在謀道鎮希望小學開設圍棋公益課,在蘇馬蕩舉(ju) 辦免費圍棋育苗班,讓山裏的孩子體(ti) 驗到中國國粹的奧妙;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校務委員會(hui) 顧問、鄉(xiang) 村振興(xing) 學院執行院長趙正洲,積極促進省級重點項目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利川產(chan) 學研用基地落戶……

  如今,越來越多“候鳥”人才融入利川,他們(men) 以顧問指導、短期兼職、對口支援等方式,為(wei) 利川發展建言獻策。

  “候鳥”因“涼”而會(hui) 聚利川,讓更多“候鳥”認知利川、讀懂利川和建設利川。8月15日,利川市舉(ju) 辦首屆“候鳥人才日”活動,現場為(wei) 12位“候鳥”代表頒發特別貢獻獎,發布“候鳥宣言”,並將每年的8月15日定為(wei) “候鳥人才日”。通過打造專(zhuan) 屬節日,搭建成果集中展示、經驗分享交流、人才聯合招引平台,塑造人才工作新品牌、新名片,增強人才歸屬感和認同感。

  截至目前,利川市已將1377名優(you) 秀“候鳥”納入“候鳥人才”庫,為(wei) 60名高端“候鳥人才”頒發聘書(shu) ,創新設立“候鳥人才”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和“紅色驛站”,成立“候鳥人才”工作室(站)22個(ge) 。

  利用“涼”資源,做大“熱”產(chan) 業(ye) 。利川以“大旅遊”為(wei) 主導發展現代服務業(ye) ,推動生態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大發展大繁榮,正不斷建設成為(wei) 國際知名的避暑康養(yang) 度假目的地。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