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產品矩陣讓“小茶葉”晉級“大茶業”
讓一片茶葉成為(wei) 一個(ge) 產(chan) 業(ye) ,富裕百姓,帶動發展。湖北竹山是“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xiang) ”,竹山農(nong) 村因茶而美、城鎮因茶而特、環境因茶而變。從(cong) “茶葉”晉級成“茶業(ye) ”,實現了產(chan) 茶區“人均1畝(mu) 園,戶均1萬(wan) 元”的目標。如今,竹山“茶業(ye) ”成為(wei) 富民強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導產(chan) 業(ye) 。
竹山地處北緯32度黃金產(chan) 茶帶,茶園大多地處高山,晝夜溫差大,茶葉中氨基酸、兒(er) 茶素含量高於(yu) 平均水平20%。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全縣茶園麵積達30萬(wan) 畝(mu) ,茶葉基地連點成線、連線成片、連片成麵,茶葉覆蓋16個(ge) 鄉(xiang) 鎮205個(ge) 村。
為(wei) 做大做強茶產(chan) 業(ye) ,該縣培植市級以上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8家,規模以上茶葉企業(ye) 6家,注冊(ce) 茶葉市場主體(ti) 207家。目前,已開發黑茶、花茶、抹茶、茶醋飲料等產(chan) 品,培育出湖北省著名商標“十星紅”,建成鄂西北大型茶葉交易集散地“上庸茶城”,茶產(chan) 業(ye) 綜合年產(chan) 值突破35億(yi) 元。
該縣茶產(chan) 業(ye) 基礎好但麵臨(lin) “企業(ye) 規模小、實力弱,沒有一家國家級龍頭企業(ye) ,產(chan) 業(ye) 效益不高,輻射帶動能力差”的窘境。為(wei) 破解產(chan) 業(ye) 發展瓶頸,竹山縣出台《全產(chan) 業(ye) 鏈推進茶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立足茶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搶抓省市茶產(chan) 業(ye) 鏈發展機遇,確立“衝(chong) 刺百億(yi) 元產(chan) 值,建設全國茶葉強縣”新目標。
竹山的好茶和有技術、有銷售渠道的蕭氏集團一拍即合,共同開發建設竹茶集團產(chan) 業(ye) 園項目。以蕭氏集團為(wei) 龍頭,竹山將整合全縣茶葉產(chan) 業(ye) 資源,成立產(chan) 業(ye) 聯盟,圍繞茶園建設、產(chan) 品研發、深加工等方麵做文章,推動龍頭企業(ye) 做大做強、中小企業(ye) 做精做專(zhuan) 。
為(wei) 鼓勵茶農(nong) 精心管護,當地政府出台相關(guan) 獎補政策,推廣適合山區作業(ye) 的植保無人機、茶園軌道運輸機、茶葉鋤草機、采茶機、修剪機、剪邊機茶等綠色、智能、高效農(nong) 業(ye) 機械化技術裝備普及應用。2021年農(nong) 民人均茶葉收入4200元,茶葉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該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支柱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百姓穩定增收的“綠色銀行”。
竹山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負責人表示,將整合茶產(chan) 業(ye) 資源,加快人才培養(yang) ,推動茶企、茶園、茶旅協同發展,加強與(yu) 蕭氏集團合作,打造名優(you) 茶、大葉茶、茶飲料、茶保健品等組成的產(chan) 品矩陣,讓茶業(ye) “小茶葉”變身“大茶業(ye) ”全力建設全國茶葉強縣。(向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