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規劃獲批一年半 融通故事上新篇
原來在南京發展的企業(ye) ,或移師到相鄰市的共建園區,或跨省到了隔壁的安徽來安;寧句城際列車穿行在南京馬群與(yu) 鎮江句容之間,讓更多人自然而然地加入到雙城生活的行列;南京市民周末去常州溧陽自駕遊,使用“圈圈卡”不僅(jin) 景點門票有優(you) 惠,住酒店也可以打折……這些,都是南京都市圈發展帶來的變化。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複函同意,南京都市圈由此成為(wei) 我國最早啟動、首個(ge) 獲得國家層麵批複的跨省域都市圈。一年多來,都市圈各成員城市之間的一體(ti) 化程度不斷加深,合作日趨緊密,都市圈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2021年,南京都市圈經濟總量突破4.6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比重4.1%;今年上半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南京都市圈10個(ge) 地區共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2.3萬(wan) 億(yi) 元。
“南京都市圈要扛起探路之責!”在2022南京都市圈黨(dang) 政領導聯席會(hui) 議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shu) 記韓立明表示,高質量建設南京都市圈,關(guan) 鍵是強協同之舉(ju) 、走融合之路、增共贏之效。短短一年半,圈內(nei) 發生了哪些互通共融的故事,人民網進行了探訪。
分與(yu) 合
8月中旬,暑熱正盛,寧淮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內(nei) 7條配套道路剛剛開工,基礎設施建設熱火朝天。這座產(chan) 業(ye) 園地處淮安市盱眙縣境內(nei) ,是南京進入蘇北的第一站,也是淮安融入南京都市圈發展的橋頭堡。
寧淮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於(yu) 升記得,就在《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去年獲批5天後,江蘇省委省政府即批複支持寧淮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開展省級南北共建園區高質量發展創新試點。
南京市把園區共建視為(wei) 寧淮掛鉤合作的先手棋、重頭戲。今年以來,兩(liang) 地合作互動頻繁。2月26日,南京市黨(dang) 政代表團赴淮安考察,重點推進寧淮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建設工作;5月20日,首批10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簽約落戶寧淮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總投資額達53億(yi) 元;8月2日,淮安市在南京舉(ju) 行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懇談會(hui) 。
除了項目聯動,還有人才共享,設立“人才飛地”便是一個(ge) 新探索。即在南京江北新區研創園和南京軟件穀科創城,建設運營首批寧淮科創走廊研發基地,為(wei) 淮安具有科技、人才、研發等實際需求的高成長科技型企業(ye) 服務。
“目前,寧淮科創走廊——軟件穀基地已裝修交付使用,總建築麵積約3000平方米,淮安共有7家優(you) 質企業(ye) 入駐辦公,其中4家是寧淮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首批入園企業(ye) 。”於(yu) 升說。
人才在南京,服務在淮安;研發在南京,生產(chan) 在淮安……從(cong) “近鄰”到“緊鄰”,空間有距離,合作無障礙。在南京都市圈內(nei) ,跨省產(chan) 業(ye) 協作亦是如此。
從(cong) 南京江北新區頂山街道到安徽省來安縣汊河鎮,一河之隔的地理位置讓兩(liang) 地產(chan) 業(ye) 對接水到渠成,頂山-汊河跨界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加速推進。
“我們(men) 致力於(yu) 引導園區之間合作,聚焦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著力打造總部研發放江北新區,生產(chan) 配套在汊河的產(chan) 業(ye) 生態。”江北新區經濟發展局發展改革辦副科長王宇說,兩(liang) 地已於(yu) 去年12月簽署了《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和《技術平台合作協議》,揭牌江北新區-汊河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合作區,完成南鋼盛達、金三力橡塑等產(chan) 業(ye) 轉移項目。
其中,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是2009年落戶在江北新區的項目,近年來因發展空間受限,產(chan) 能受到影響,在了解相關(guan) 招商政策後,該公司選擇將部分生產(chan) 基地轉移到了安徽來安縣。
“我們(men) 特地選址在了在建的寧滁線地鐵站附近,建成後可以直接連接兩(liang) 地分公司,方便員工往來。”金三力橡塑項目負責人徐海潮介紹,目前項目已簽定協議,預計年底開工建設。
快與(yu) 慢
“快!我上班隻要花費半小時。”家住在鎮江句容市,每天前往南京紫東(dong) 地區上班的林女士感慨,自從(cong) 寧句城際去年12月底通車以來,她坐地鐵通勤“簡直太方便了”。
作為(wei) 寧鎮揚一體(ti) 化建設的示範性項目,寧句城際一頭連著句容城區,一頭連著南京馬群換乘中心,全長43.6公裏,列車運行最高時速為(wei) 120公裏,比南京市內(nei) 地鐵要快不少。從(cong) 句容站出發經站內(nei) 換乘到南京中心商圈新街口也隻需58分鍾,“一小時通勤圈”成為(wei) 現實,不少人由此加入了常態化的雙城生活。
“寧句城際是南京都市圈第一條跨市域的軌道線路,政府監管涉及兩(liang) 個(ge) 城市,有些工作隻能從(cong) 零開始去探索,建立適合的機製,”江蘇寧句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大路表示,就拿跨市域協同立法來說,兩(liang) 地部門執法工作具有區域限製,通過高位協調,南京鎮江兩(liang) 市人大通過協同立法有效解決(jue) 了寧句城際車廂內(nei) 執法統一的問題。
今年1月1日,《關(guan) 於(yu) 加強跨市域軌道交通運營和執法管理若幹問題的決(jue) 定》在兩(liang) 地同步實施,寧句軌道交通協同立法也成為(wei) 國內(nei) 首部針對跨市域軌道交通運營和執法管理工作進行規範的地方性法規。這一首開先河的立法實踐,將更有利於(yu) 加快推進軌道上的南京都市圈建設。
據2022年一季度寧句城際運營情況報告顯示,寧句城際句容段85%的客流去往南京,本線內(nei) 交換量占15%。截至目前,其單日最高客運量的記錄達到了6.6萬(wan) 乘次。
寧句城際按下了句容市民融入南京大都市的“加速器”,與(yu) 此同時,它也是南京市民步入句容慢生活的“時光機”。句容毗鄰南京,有“南京新東(dong) 郊”之稱,山川秀麗(li) ,現代農(nong) 業(ye) 資源豐(feng) 富,寧句城際沿線即輻射眾(zhong) 多特色鄉(xiang) 鎮,是南京人周末休閑、體(ti) 驗田園生活的好去處。
7月16日,在寧句城際馬群站,句容第三屆華陽福桃文化節吸引了不少乘客前來打卡。當天,華陽福桃還入駐了“寧句優(you) 選”線上平台,家住南京下馬坊附近的唐女士果斷下單,“通過福桃文化節,我才知道原來句容也盛產(chan) 水蜜桃。”
“我們(men) 打造‘寧句優(you) 選’平台的初衷就是希望把句容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更多地推廣到南京來,嫁接寧句城際沿線資源,解決(jue) 農(nong) 戶銷路難的問題。”金大路說。
一條跨市城際線的運行,快節奏與(yu) 慢生活轉換之間,兩(liang) 座城市的聯係紐帶更加緊密,融合之旅也在與(yu) 時俱進。
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南京與(yu) 都市圈各成員之間矢誌不移。時下,寧馬城際、寧揚城際、寧滁城際去年底宣布開工後,都在有序推進,更大範圍的“一小時通勤圈”“一日生活圈”正在加速走進現實。
來與(yu) 往
7月30日,周六,南京湯先生帶著妻子和一雙兒(er) 女,自駕到常州溧陽市南山竹海遊玩。
“剛好趕上了南京都市圈文旅消費推廣季,使用‘暢遊都市圈·圈圈卡’不僅(jin) 門票可以優(you) 惠,原價(jia) 上千元的酒店隻要三五百就能訂到。”湯先生說,從(cong) 南京開車用不了2個(ge) 小時就能到達溧陽,趁著周末在附近城市散散心。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文旅消費市場遇冷,不少人的出行計劃也因此耽擱。
隨著各項政策措施持續發力和疫情得到有效控製,今年6月剛成立的南京都市圈建設辦公室主辦了首場重要活動——2022南京都市圈文旅消費推廣季活動,都市圈“8+2”成員城市聯動發布優(you) 惠景點100處,優(you) 惠酒店100家。“活動期間分批次發布優(you) 惠景區、酒店名單及優(you) 惠聯票等文旅產(chan) 品,實現了優(you) 質文旅資源的共享。”南京市發改委區域經濟處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南京都市圈自駕車旅遊 圈圈卡”是都市圈自駕遊在線服務平台,2021年4月啟動上線,整合了都市圈文旅資源和配套服務。
方便了人們(men) 在都市圈活動的,除了圈圈卡,還有第三代社保卡。7月8日,南京都市圈第三代社保卡創新拓展工作推進會(hui) 在安徽蕪湖召開,解鎖都市圈社保卡新用法。第三代社保卡一卡在手,就能在南京都市圈內(nei) 乘公交地鐵、遊景點、到圖書(shu) 館借書(shu) 、進醫院就診……南京還將推進第三代社保卡“15分鍾服務圈”,上線15分鍾社保經辦電子地圖,實現“以點查事”“以事找點”。
其實,在南京都市圈,有些事不用來往也可以做到,數據跑腿代替了人員往來。
去年9月,南京江北新區與(yu) 安徽省滁州市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戰略合作協議,推進政務服務線上“全程網辦”、線下異地代收代辦,加強數據共享和業(ye) 務合作,實現跨地域辦理。
如今,南京市已與(yu) 南京都市圈10個(ge) 城市簽訂政務服務區域協作戰略合作協議,139項群眾(zhong) 急需的服務事項接入“跨省通辦”。
都市圈是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an) 物,南京都市圈在國家級這一賽道上已然跑在了前列。國家發改委推進城鎮化工作辦公室綜合組組長吳越濤在2022年南京都市圈黨(dang) 政聯席會(hui) 上視頻致辭時表示,希望南京都市圈在更好發揮南京輻射周邊城市作用、帶動區域協調發展上走出新路子,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wei) 。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新冠疫情聯防聯控、產(chan) 業(ye) 創新融合協同、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在探路的征程上,南京都市圈的表現既往可圈點,未來可期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