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日"暨"兩區"建設兩周年主題活動舉辦

發布時間:2022-09-02 10:37: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劉菲菲 武紅利)昨天上午,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北京日”暨“兩(liang) 區”建設兩(liang) 周年主題活動在國家會(hui) 議中心舉(ju) 辦。市委書(shu) 記蔡奇講話,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陳吉寧,市委副書(shu) 記殷勇出席。

  蔡奇指出,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親(qin) 切關(guan) 懷下,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已成為(wei) 中國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引領創新的重要平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致賀信,充分肯定服貿會(hui) 的積極貢獻,宣布了中國深化服務領域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舉(ju) 措,彰顯了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信心決(jue) 心。我們(men) 要認真學習(xi) 貫徹,著力提升服貿會(hui) 專(zhuan) 業(ye) 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更好服務國家開放發展大局,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蔡奇強調,“兩(liang) 區”建設是中央支持北京開放發展的重大政策。兩(liang) 年來,我們(men) 將“兩(liang) 區”建設作為(wei) 北京“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子”,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北京自貿區條例和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決(jue) 定出台,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並平穩運行,全球服務貿易聯盟成立,一大批典型案例、首創政策、標誌性項目落地,取得豐(feng) 碩成果。我們(men) 將在商務部等中央部委指導下,更加主動擔當作為(wei) ,推動“兩(liang) 區”建設取得更大成效,努力打造改革開放的“北京樣板”。積極開展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深化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服務業(ye) 開放等優(you) 勢領域製度創新。進一步開放服務領域市場準入,提高跨境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爭(zheng) 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推動“三片區七組團”和服務業(ye) 擴大開放重點園區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引進培育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項目,形成更多可視化成果。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wei) 海內(nei) 外企業(ye) 機構在京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歡迎大家在京投資興(xing) 業(ye) ,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王文濤致辭說,兩(liang) 年來,商務部、北京市與(yu) 相關(guan) 部門一道,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銳意探索、紮實推進,“兩(liang) 區”建設正從(cong) 宏偉(wei) 藍圖逐步變為(wei) 生動現實。商務部將全力支持北京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特色,持續拓展開放平台功能,推動“兩(liang) 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加大先行先試力度,支持北京持續深化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推進北京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強化改革示範引領,紮實抓好改革試點任務落地實施,支持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形成更多經驗向全國複製推廣。深化全球開放合作,支持北京發揮數字經濟、信息技術和金融創新等優(you) 勢,促進共建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發展貢獻力量。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和十大最具影響力政策等“兩(liang) 區”建設成果。涵蓋航空、汽車等重點產(chan) 業(ye) 的58個(ge) 項目現場簽約。

  下午,市委、市人大常委會(hui) 、市政府、市政協領導還參觀了服貿會(hui) 首鋼園展區,先後來到文旅服務、健康衛生服務、教育服務、供應鏈及商務服務、體(ti) 育服務、金融服務等展區,了解文化消費新體(ti) 驗、生物醫藥新產(chan) 品、綠色發展新技術、體(ti) 育科技新成果、數字金融新發展等。今年服貿會(hui) 延續“一會(hui) 兩(liang) 館”辦展辦會(hui) 模式,作為(wei) 工業(ye) 遺存和冬奧遺產(chan) 的首鋼園區舉(ju) 辦八大專(zhuan) 題展、設置15個(ge) 展館,總規模9.4萬(wan) 平方米,將工業(ye) 遺存與(yu) 服貿文化有機結合,增強了觀眾(zhong) 的體(ti) 驗感和參與(yu) 感。

  中央有關(guan) 部門和北京市領導,外國駐華使節、國際商會(hui) 、跨國公司、知名企業(ye) 、專(zhuan) 家學者代表等線上線下參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