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西縣域醫療“一體化”改革新觀察

發布時間:2022-09-05 15:23:00來源: 山西日報

  今年以來,我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事業(ye) 發展,特別是通過狠抓“強基層、兜網底”,持續深入推進縣域醫療衛生一體(ti) 化改革,優(you) 質醫療資源實現下沉,基層衛生人才得到培養(yang) ,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健康獲得感和健康水平不斷提升。近段時間,記者走進幾所縣域醫療集團,探訪縣域醫療衛生一體(ti) 化改革引領縣域醫療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新成效。

  專(zhuan) 家“下沉” 實現醫療服務同質化

  謝春明,國務院特殊津貼專(zhuan) 家,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專(zhuan) 家,擅長肝、腎、肺良惡性腫瘤的介入治療;艾輝,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症中心專(zhuan) 家,擅長冠心病急診介入治療和心血管危重症的救治;崔錦鋼,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nei) 科專(zhuan) 家,擅長冠心病複雜病變介入治療;李繼紅,壽陽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胸痛中心主任……在壽陽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介入手術室牆上,張貼著這樣一個(ge) 既有國家級、省級醫院專(zhuan) 家,又有壽陽縣醫療集團工作人員的“介入手術室醫療團隊”介紹。壽陽縣醫療集團從(cong) 國家級、省級醫院引進專(zhuan) 家,定期下沉到壽陽縣人民醫院、壽陽縣二院(中醫院),開展醫療幫扶活動,成為(wei)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ju) 措。

  與(yu) 此同時,壽陽縣人民醫院、壽陽縣二院(中醫院)、鄉(xiang) 鎮醫院在職或退休(65周歲以下)的醫療專(zhuan) 家,下沉到所有鄉(xiang) 鎮衛生院和社區中心。在鬆塔鎮中心衛生院,以縣級專(zhuan) 家身份下沉到鄉(xiang) 鎮衛生院的壽陽縣人民醫院骨科主任王千祥說:“現在鎮中心衛生院有3名專(zhuan) 家坐診,都來自壽陽縣人民醫院,每個(ge) 星期來三次坐診指導,分別負責骨科、普外科和耳鼻喉科。”鬆塔鎮患者李寶英曾因摔倒致股骨頸骨折,在鬆塔鎮中心衛生院找王千祥診療後,由王千祥、吳寶明為(wei) 其做了人工股骨頸置換手術,現恢複良好。李寶英不出鄉(xiang) 鎮就看了大病,心裏很高興(xing) 。

  截至目前,壽陽縣醫療集團與(yu)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301醫院等合作建立遠程會(hui) 診中心,有68名省級專(zhuan) 家常年在縣級醫院,38名縣級專(zhuan) 家到鄉(xiang) 鎮衛生院坐診、查房、手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家、省、市、縣級醫院專(zhuan) 家同質化的醫療救治服務,讓當地群眾(zhong) 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實惠,縣域居民個(ge) 人醫療費用負擔明顯下降,65%的患者選擇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縣域就診率達到90%。

  做好“減法” 科學整合優(you) 質醫療資源

  介休市醫療集團用做“減法”的方式,對現有優(you) 質醫療資源進行整合,減少了重複檢查,提升了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設備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將介休市人民醫院婦產(chan) 科、兒(er) 科全部整合到介休市婦幼保健院,極大地提高了產(chan) 、兒(er) 科救治能力,實現了全天候“5分鍾”緊急剖宮產(chan) 能力,孕產(chan) 婦死亡率下降了50%左右,新生兒(er) 致殘致死率下降了30%左右;關(guan) 閉介休市人民醫院中醫住院部,隻保留門診,需要進行中醫住院治療的患者轉診到介休市中醫院;關(guan) 閉人民醫院康複科和康複大廳,把康複科醫務人員和設備全部下沉到衛生院……

  經過3年的耕耘,宋古鄉(xiang) 衛生院康複科建起2000平方米的康複訓練大廳,根據康複治療發展模式,成立運動治療區、作業(ye) 治療區、吞咽及言語治療區、功能評定室等各種康複治療區,針對各型功能障礙患者進行針對性康複。50歲的宋安村村民馬先生今年1月份因腦出血導致不能行走、不能說話,在介休市人民醫院進行救治後轉宋古鄉(xiang) 衛生院康複科進行康複治療。“現在恢複得挺好,能站起來,說話也利索了,也不用住院了。”馬先生話語中透著喜悅。

  宋古鄉(xiang) 衛生院康複科護士長秦敏敏介紹:“比如神經肌肉電刺激機治療,原來在介休市人民醫院做一次11元,現在在這兒(er) 做隻需6元,一個(ge) 療程下來,費用減少近一半。”下沉到宋古鄉(xiang) 衛生院的康複科,收費標準也相應降低,患者在宋古鄉(xiang) 衛生院住院的總治療費用下降了近50%,醫保資金也節省了40%,個(ge) 人支付數額也下降70%。

  整體(ti) 醫療資源下沉,立體(ti) 化醫療資源配置模式,介休市醫療集團“減法”式醫療體(ti) 製深度改革,真正實現了醫院、醫保、患者三方共贏。

  上接“天線” 提高基層醫生診療能力

  “以前做腹壁疝手術我們(men) 采取的是傳(chuan) 統術式,手術後患者自覺異物感明顯。去年5月,我到山西省人民醫院學習(xi) 3個(ge) 月後,引進了省級醫院的先進手術術式,術後大大減輕了患者的不適感。通過進修學習(xi) 不僅(jin) 提高了我們(men) 的技術水平,還改善了患者的術後感受,平遙縣百姓足不出縣就可以享受到省級醫療服務。”平遙縣人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兼醫務科副主任劉吾斌是平遙縣醫療集團提高診療能力、加強人才培養(yang) 的受益者,他感觸頗深:“醫院給醫護人員技術提升提供了好的平台,我們(men) 要更好地為(wei) 醫院和人民服務。”僅(jin) 今年上半年,平遙縣醫療集團就已經陸續選送6名青年骨幹醫師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山西省人民醫院等醫院進修學習(xi) 。

  針對醫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舉(ju) 措,平遙縣醫療集團院長兼縣人民醫院院長郝金福形象地稱其為(wei) 上連“天線”:“加強與(yu) 北京協和醫院遠程會(hui) 診中心建設;與(yu) 山西省人民醫院、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等7家三級醫院結成醫聯體(ti) ,對兒(er) 科、康複科、心內(nei) 科、肛腸科等科室從(cong) 技術、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ang) 方麵進行深度幫扶和同質化管理;成立名醫工作室,外聘省級知名專(zhuan) 家來院坐診,同時補齊了學科短板。”

  平遙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在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方麵多措並舉(ju) ,使醫院的診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平遙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達到三級醫院建設標準,成為(wei) 國家首批千縣工程示範單位。(秦洋 鄭紅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