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法治中國,良法善治護航美好生活(人民觀點)
非凡十年,砥礪奮進,法治中國建設以人民為(wei) 中心,聚焦群眾(zhong) 所急所盼所需,為(wei) 社會(hui) 生活鑄造堅實後盾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提高全麵依法治國能力和水平,我們(men) 必能更好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le) 業(ye) ,法治中國建設必將不斷邁上新台階、譜寫(xie) 新篇章
如今,網絡消費已經成為(wei) 社會(hui) 大眾(zhong) 的重要消費方式。在簽收商品時,不少消費者往往不會(hui) 拆開詳細查看。然而,有些網絡消費合同格式條款單方規定,消費者簽收商品後,就不得提出質量問題。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guan) 於(yu) 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規定(一)》明確,有關(guan) “收貨人簽收商品即視為(wei) 認可商品質量符合約定”的格式條款無效,為(wei)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撐,折射出人民群眾(zhong) 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真切的獲得感。
法者,治之端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必須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wei) 黨(dang) 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wei)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斷把法治中國建設推向前進。”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了關(guan) 於(yu) 全麵依法治國的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在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公平正義(yi) 得到更好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全麵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山大溝深,群眾(zhong) 居住分散。近年來,班瑪縣人民法院將巡回法庭搬進森林、草原,在牧民家門口提供訴訟服務。如今在廣袤鄉(xiang) 村,“馬背法庭”“背簍法官”跋山涉水,深入田間地頭、百姓家中,讓人民群眾(zhong) 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yi) 就在身邊。這十年,我們(men) 黨(dang) 牢牢把握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這一法治價(jia) 值追求,把體(ti) 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十年來,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在中國人大網上公開征求意見,參與(yu) 人次超119萬(wan) ,提出的意見有350多萬(wan) 條,我國的每一部法律都滿載民意;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法院平均當場立案率達到95.7%,全國法院受理的案件數由2012年的1300萬(wan) 餘(yu) 件增長到2021年的3300萬(wan) 餘(yu) 件,“有案必立、有訴必理”讓曾經困擾群眾(zhong) 的立案難問題成為(wei) 曆史;當前,超1.3億(yi) 份裁判文書(shu) 在中國裁判文書(shu) 網上可供查詢,司法公開全麵深化……非凡十年,砥礪奮進,法治中國建設以人民為(wei) 中心,聚焦群眾(zhong) 所急所盼所需,為(wei) 社會(hui) 生活鑄造堅實後盾。
法與(yu) 時轉則治,治與(yu) 世宜則有功。新時代,人民群眾(zhong) 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yi) 、安全、環境等方麵的要求日益增長,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賦予了更多內(nei) 涵。這十年,從(cong) 製定個(ge) 人信息保護法,到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再到編纂民法典,不斷完善的法律體(ti) 係讓人民群眾(zhong) 的各項權益有了更堅實的保障;公益訴訟檢察製度與(yu) 實踐,聚焦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密切相關(guan) 領域的社會(hui) 公共利益保護,取得積極法治效果和良好社會(hui) 效果;隨著法治政府加快建設,越來越多的“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讓群眾(zhong) 辦事越來越便利……十年來,法治建設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新要求新期待,法治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法治陽光溫暖群眾(zhong) 心田。
這十年,法治逐漸成為(wei) 全民思維方式和行為(wei) 習(xi) 慣,全社會(hui) 法治觀念明顯提升。在塔裏木河兩(liang) 岸,活躍著一支普法誌願者服務隊。這支由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的政法幹警、律師、人民調解員和“1+1”中國法律援助誌願者共同組成的普法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走進街道巷陌,和群眾(zhong) 聊農(nong) 事說法律,不斷提高群眾(zhong) 的法治觀念。“七五”普法規劃全麵落實、“八五”普法規劃紮實推進,隨著全民普法持續開展,全民法治素養(yang)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法治信仰更加堅定。在基層立法聯係點,人們(men) 踴躍建言獻策;在“援法議事堂”,人們(men) 積極議事評事;在廣袤鄉(xiang) 村,“法律明白人”成為(wei) 法治鄉(xiang) 村建設的有生力量……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日益成為(wei) 人們(men) 的共同追求,法治中國的根基不斷夯實。
前不久,中央依法治國辦啟動市縣法治建設工作督察。督察組分赴山西、遼寧、江蘇、貴州等8個(ge) 省份,深入一線,緊盯薄弱環節,以督察促落實,著力夯實基層基礎,著力推進依法行政。這是法治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是“堅持法治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的具體(ti) 體(ti) 現。新征程上,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提高全麵依法治國能力和水平,我們(men) 必能更好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le) 業(ye) ,法治中國建設必將不斷邁上新台階、譜寫(xie) 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13日 第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