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賞中秋月 濃濃家國情
各地開展多彩活動同慶佳節
共賞中秋月 濃濃家國情
本報記者
中秋佳節,各地開展豐(feng) 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節日活動,感受中秋意蘊,共享團圓時光。恰逢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歡欣鼓舞,倍感振奮,表示要以昂揚的精神麵貌同慶佳節、喜迎大會(hui) 。
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是在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關(guan) 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hui) 。各地區各部門舉(ju) 辦多彩活動,展現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對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熱切期盼和對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衷心擁護。
在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街道,第十屆金台文化藝術節暨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文藝匯演成功舉(ju) 辦。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當地居民和文藝工作者們(men) 用歌舞、京劇、快板、相聲等形式,謳歌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展現新時代的美好圖景。
山東(dong) 省聊城市冠縣舉(ju) 辦“喜迎二十大·豪放家國情”主題作品展,謳歌黨(dang) 的奮鬥曆程和偉(wei) 大成就,增強信心、鼓舞鬥誌,把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凝聚在黨(dang) 的旗幟下。
在重慶市南岸區龍門浩老街,巨大的燈光藝術裝置“超級皓月”從(cong) 老街高處的觀景平台上升起,市民可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江津區舉(ju) 行“喜迎二十大·放歌新時代”中秋詩會(hui) ,將30首現代詩與(yu) 8首傳(chuan) 統詩詞製作成精彩視頻,歡度中秋節,歌頌新時代。
中秋前夕,江蘇省鹽城市新嘉源人才公寓裏歡聲笑語,其樂(le) 融融。製作月餅、猜燈謎、開展主題活動……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工委組織各基層黨(dang) 組織紀檢委員歡聚一堂,話廉潔、促擔當,共度中秋佳節,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佳節之際,遊船賞月、體(ti) 驗非遺文化等民俗活動在各地舉(ju) 辦,親(qin) 朋好友共度佳節,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魅力。
日前,京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正式實現旅遊通航。遊客乘畫舫於(yu) 碧波之上,感受朗吟樓、南川樓和清風樓三座曆史名樓的古風古韻。“帶孩子坐遊船,製作月餅和花燈,就是為(wei) 了體(ti) 驗傳(chuan) 統民俗的文化內(nei) 涵。”河北省滄州市市民王叢(cong) 知說。
江蘇省南京市工人文化宮舉(ju) 辦迎中秋展演活動,傳(chuan) 統經典與(yu) 原創新編劇目交替上演。南京中國科舉(ju) 博物館內(nei)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秦淮燈彩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曹真榮,手把手教孩子們(men) 紮製傳(chuan) 統兔子燈,講述彩燈背後的民間故事,帶領孩子們(men) 體(ti) 驗非遺文化,感受非遺精彩。
在吉林省遼源市東(dong) 遼縣安石鎮朝陽村,歡快的音樂(le) 響起,村民徐秋菊身著豔麗(li) 的傳(chuan) 統服飾,手中扇子環繞飛舞,與(yu) 舞蹈隊其他村民一同舞動起來。“我們(men) 準備了秧歌、二人轉、舞蹈等演出,傳(chuan) 承民俗文化,歡度中秋佳節。”朝陽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韓麗(li) 說。
為(wei)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建七局西南公司雲(yun) 南分公司舉(ju) 辦“國風古韻慶中秋”活動,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工友們(men) 度過了一個(ge) 難忘的中秋佳節。
明月寄相思,千裏“雲(yun) ”相會(hui) 。佳節之際,不少人因為(wei) 堅守崗位、忙於(yu) 事業(ye) 等原因,無法與(yu) 親(qin) 友團聚,但思念與(yu) 情誼綿長不絕,大家通過在線賞月、視頻直播等方式,千裏共嬋娟。
“同學們(men) ,看我手裏的這件金花銀盤像什麽(me) 呢?”“月亮!”9月8日,一堂“月是故鄉(xiang) 明”的中秋主題課程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第一實驗小學開課。“這堂課讓我學到很多有關(guan) 中秋節的文化知識,很有收獲。”二年級(2)班的斯琴同學說。
“先紮製龍身,後接龍頭和龍尾,然後插香、蠟燭、火水筒……”在廣東(dong) 省廣州市白雲(yun) 區均禾街,工匠們(men) 用藤枝和榕樹葉紮製而成的“火龍”活靈活現。中秋節期間,手工紮製的“火龍”在轄區內(nei) 展示,讓廣大居民欣賞到了傳(chuan) 統技藝的藝術魅力。白雲(yun) 區還通過知識問答、團圓時刻分享等多種方式進行線上互動,烘托節日氣氛,共度歡聚時光。
(本報記者施芳、王昊男、王漢超、姚雪青、肖家鑫、馬晨、張棖、薑曉丹、葉傳(chuan) 增、常碧羅、鄭智文)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11日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