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衡水:嗬護一湖碧水 走出生態特色發展之路

發布時間:2022-09-13 16:33: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莊9月11日電 “來衡水湖采風拍攝,已經是我1985年從(cong) 事攝影創作以來的‘規定動作’了。像‘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我一直在潛心觀察、拍攝。”中國攝影家協會(hui) 會(hui) 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衡水市攝影家協會(hui) 主席康同躍,一有時間就到衡水湖采風,記錄衡水湖的美。

  衡水湖,是華北平原上唯一保持完整濕地生態係統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北省衡水市濱湖新區設立於(yu) 2011年,因湖而建,因湖得名,逐步走出了一條生態特色發展之路。

  春季碧波蕩漾,夏季荷紅柳綠,秋季蘆葦搖曳,冬季群鳥翱翔。衡水湖秀美景色的背後,是濱湖新區“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衡水湖”的決(jue) 心與(yu) 行動。該區總麵積296平方公裏,分管控區和指導區,其中管控區就有166平方公裏。近年來,《衡水湖保護和治理條例》《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ti) 規劃》等一係列法規、文件的出台,讓衡水湖保護和管控走上了法治道路。

  自2013年起,衡水湖的禁漁期延長至每年9個(ge) 月。同時,濱湖新區加大了增殖放流力度,每年放流鱅魚、青蝦、泥鰍等,維護了生物多樣性,改善了水域生態環境,促進了漁業(ye) 增效、漁民增收。

  “這些年,愛心團體(ti) 、市民、遊客,還有我們(men) 這些原來的漁民,都把愛護衡水湖當成了自覺,救助傷(shang) 鳥、輔助巡湖、冬天投喂鳥糧等都已經成了常事兒(er) 。”該區綜合執法局的一名巡湖員,王家宜子村村民李國忠說。5年前,他還是一名靠水吃水的漁民。他一邊劃船在水上巡查,一邊感慨:“違規捕魚、偷獵鳥類等幾乎杜絕,垃圾、臭水汙染根本沒有了,我們(men) 的工作也‘清閑’了。水清了、岸綠了,在這裏安家的鳥也越來越多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濱湖新區生態保護交出了亮眼成績單:目前,衡水湖水質總體(ti) 穩定在Ⅲ類;大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4600個(ge) /立方厘米;植物538種、魚類34種、昆蟲757種、兩(liang) 棲爬行類動物17種、哺乳類動物20種、鳥類332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0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63種。青頭潛鴨、震旦鴉雀東(dong) 方白鸛等珍稀鳥類每年都會(hui) 來衡水湖棲息、育雛,這標誌著,衡水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早就聽說衡水湖景色優(you) 美,這一見果然名不虛傳(chuan) !”家住石家莊的大學生李婉寧利用暑假,和幾個(ge) 好友相約來衡水湖旅遊。他們(men) 泛舟湖上欣賞美景,還到閭裏古鎮體(ti) 驗禮孝文化、在三生島學習(xi) 了生態知識,每個(ge) 人都收獲滿滿。

  濱湖新區以京津冀最美“後花園”和華北地區“知名旅遊目的地”為(wei) 旅遊發展新定位,形成了生態休閑度假遊、文化旅遊、鄉(xiang) 村旅遊、體(ti) 育旅遊、研學旅遊、健康養(yang) 生遊六大旅遊業(ye) 態,僅(jin) 去年一年就接待遊客230餘(yu) 萬(wan) 人次。

  正確把握保護與(yu) 發展之間的關(guan) 係,堅持綠色、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濱湖新區一直堅定不移的方向。帶著這份“綠色”堅守,濱湖新區發展態勢良好。2021年,全區地區生產(chan) 總值22.36億(yi) 元,同比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34元,同比增速6.3%;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3元,同比增速10.4%。

  放眼未來,濱湖新區正在生態保護前提下,圍繞衡水湖努力打好生態、研學、冀文化三張牌。作為(wei) 河北省唯一推薦景區,衡水湖將全力創建國家5A級景區,打造獨具魅力的衡水城市“會(hui) 客廳”,從(cong) 一湖碧水駛向新的發展航程。(商帆、黃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