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時代,共繪美麗中國新畫卷(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發布時間:2022-09-14 16:47:00來源: 人民日報

  時過白露,秋高氣爽。一幅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圖景,在神州大地展現。

  北京通州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滿目青綠,鳥鳴啾啾。“環境大變樣,化工區變成了大公園。”附近居民張紅豐(feng) 說。北京大力推進汙染企業(ye) 退出,還綠於(yu) 民、造福於(yu) 民,把這一帶打造成為(wei) 人們(men) 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湖北宜昌市興(xing) 山縣興(xing) 發集團樹崆坪磷礦,青山環繞,礦區整潔。礦長楊美洪說:“經過綠色化改造,如今礦區基本實現全鏈條自動化控製,廢渣就地充填,汙水全流程處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生態環境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guan) 係民生的重大社會(hui) 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出發,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在“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發展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汙染防治是一大攻堅戰;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li) 是一個(ge) 重要目標。十年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開展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jue) 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著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以前一看到藍天就曬朋友圈,稀罕得不得了。現在,藍天白雲(yun) 多了,幸福感越來越強。”河北石家莊市市民劉洋說。壓煤、遷企、降塵、控車、減排、增綠,河北打出一套治霾組合拳,去年石家莊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2013年增加197天。

  堅決(jue) 向汙染宣戰!我國以前所未有的決(jue) 心和力度加強汙染防治,大力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麵禁止進口“洋垃圾”。去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4.8%,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增至87.5%,比2015年上升6.3個(ge) 百分點,成為(wei) 世界上治理大氣汙染速度最快的國家。全國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提升到84.9%,比2015年上升18.9個(ge) 百分點。

  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安全屏障越築越牢。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十年來,我國累計完成造林9.6億(yi) 畝(mu) ,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森林覆蓋率提高3.66個(ge) 百分點,達到24.02%。構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wan) 處,約占陸域國土麵積的18%,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大熊貓、藏羚羊、亞(ya) 洲象、朱鹮等珍稀物種數量顯著增長。

  江西鷹潭市信江國家濕地公園,白鷺、斑嘴鴨或在空中飛翔,或在水裏嬉戲。當地加強濕地生態保護,為(wei) 野生動物提供棲息的家園。“監測數據顯示,濕地公園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不斷增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就達到20種。”市林業(ye) 資源監測和服務中心主任朱誌平介紹。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綠色紅利日益豐(feng) 厚。

  走進浙江杭州市桐廬縣富春江鎮蘆茨村,漫步村裏的“兩(liang) 山大道”,一邊是蒼翠山林下清波如碧的蘆茨溪,一邊是溪畔農(nong) 家樂(le) 、民宿,笑語歡聲不時傳(chuan) 來。“我們(men) 蘆茨山好水好,很多客人都是回頭客。”畫中閣民宿主人陳靜敏說。“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一幅新時代的“富春山居圖”越畫越美,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我國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方麵和全過程,在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去年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2012年下降12.5個(ge) 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升到25.5%。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和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穩居世界第一,建立全球覆蓋溫室氣體(ti) 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積極參與(yu) 全球環境與(yu) 氣候治理,我國已成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引領者。

  新時代新征程,新氣象新作為(wei) 。讓我們(men) 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持之以恒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