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推進新型集體林場建設:林木管護好 群眾享實惠

發布時間:2022-09-21 15:3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2012年以來,北京相繼啟動兩(liang) 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工程,為(wei) 首都增添了超過200萬(wan) 畝(mu) 森林,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林子多了,如何更好管理?2018年以來,北京率先啟動新型集體(ti) 林場建設,進一步提升森林管護水平、促進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

  一堤運河水,兩(liang) 岸花香濃。

  在北京市通州區大運河畔的漷縣鎮,新型集體(ti) 林場所管轄的生態林地內(nei) 鬱鬱蔥蔥,林下種植了芍藥、玫瑰、月季等花卉,層次分明。

  2018年以來,北京決(jue) 定重點探索在平原地區、淺山區發展集體(ti) 林場,創新集體(ti) 林經營管理模式,在全國率先啟動新型集體(ti) 林場建設。截至目前,北京已在通州、朝陽等11個(ge) 區的94個(ge) 鄉(xiang) 鎮建成96個(ge) 新型集體(ti) 林場,經營管護1770個(ge) 村的210萬(wan) 畝(mu) 集體(ti) 生態林,為(wei) 當地提供16038個(ge) 就業(ye) 崗位。

  新型集體(ti) 林場帶動養(yang) 護管理體(ti) 製轉變

  通州區林業(ye) 工作總站站長楊豔鋒介紹,新型集體(ti) 林場是在集體(ti) 林權“三權分置”的基礎上,由屬地政府主導、當地集體(ti) 企業(ye) 或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出資成立,實施集體(ti) 生態林養(yang) 護、管理、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集體(ti) 所有製新型林業(ye) 經營主體(ti) 。

  通州區是北京市平原生態林資源體(ti) 量較大的行政區。為(wei) 破解發展瓶頸,通州區全麵實施新型集體(ti) 林場管理體(ti) 製,以鄉(xiang) 鎮為(wei) 單位,分兩(liang) 批組建成立了9個(ge) 新型林場。

  經過近兩(liang) 年的摸索和努力,目前通州區集體(ti) 林場養(yang) 護經營總規模近25萬(wan) 畝(mu) ,實現了養(yang) 護管理體(ti) 製的轉變。

  努力提升森林質量、增加生態效益

  保護好、經營好森林資源,是新型集體(ti) 林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在新型集體(ti) 林場模式下,各鄉(xiang) 鎮新型集體(ti) 林場努力提升森林質量、增加生態效益,對生態林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增加了生態林的內(nei) 在活力。

  通過建設集體(ti) 林場,成立一個(ge) 穩定、長期、就近的管護隊伍。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林業(ye) 改革發展處處長陳峻崎表示,集體(ti) 林場通過嚴(yan) 格的績效管理體(ti) 係,把“調密度、補幼苗、沃土壤、豐(feng) 物種、防病蟲”等林木管護措施落到實處,林木管護水平大為(wei) 改善。經調查,新型集體(ti) 林場與(yu) 其他養(yang) 護單位對比,林木當年生長量比對照提高8.9%以上,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度比對照提高12.6%。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生態修複處處長王金增表示,北京地區新型集體(ti) 林場管護集體(ti) 生態林,解決(jue) 了以前部分公司管護存在的短期性、營利性、不連續性與(yu) 生態林管護本身需要的長期性、公益性、當地農(nong) 民參與(yu) 的社會(hui) 性矛盾,新型集體(ti) 林場在規範管護集體(ti) 生態林的同時,還可以科學利用森林資源,開展科普教育等。

  讓老百姓享受更多實惠

  35歲的劉強,去年春天回到老家通州區漷縣鎮新型集體(ti) 林場就業(ye) ,經過自身努力及層層考核選拔,當上了養(yang) 護三隊的隊長。這是漷縣鎮新型集體(ti) 林場管護麵積最大的一個(ge) 隊,管護麵積達8200多畝(mu) 。

  在漷縣鎮新型集體(ti) 林場,像劉強一樣的護林員有500多人,林場根據養(yang) 護麵積、養(yang) 護地塊位置,將大家劃分成多個(ge) 班組,按照責任分工製在2.6萬(wan) 畝(mu) 生態林中開展養(yang) 護工作。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瓊介紹,按照生態林綠崗就業(ye) 、惠民增收的理念,積極招聘本地勞動力綠崗就業(ye) ,促進本地農(nong) 民增收。8月份最新數據統計,全區在聘林場人員5661人,本地人員5092人,占比近九成;此外,集體(ti) 林場體(ti) 製推廣以來,除去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用,兩(liang) 年間已累計將4.47億(yi) 元工資支付至就業(ye) 人員,切實讓老百姓享受到了綠崗惠民政策的實惠。

  作為(wei) 首都林業(ye) 改革發展的創新舉(ju) 措,新型集體(ti) 林場得到了基層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認可。“也要看到,新型集體(ti) 林場畢竟是集體(ti) 林權製度深化改革的新產(chan) 物,沒有參考模板和成形的配套政策,通州區的探索,為(wei) 全市集體(ti) 林場事業(ye) 提供了寶貴經驗,隻有多部門聯合聯動、集成創新,才能為(wei) 新型集體(ti) 林場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二級巡視員王小平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1日 13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