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太行畫派作品展”在河北省群眾藝術館舉辦
日前,首屆“太行畫派作品展”在河北省群眾(zhong) 藝術館舉(ju) 辦
以手中的畫筆講述太行故事
太行山綿延八百裏,是我國著名的曆史文化地理標誌之一,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孕育了獨特的太行文化。日前,由河北省燕趙詩書(shu) 畫院主辦、河北省群眾(zhong) 藝術館協辦的首屆“太行畫派作品展”在河北省群眾(zhong) 藝術館舉(ju) 辦。該展覽集中展現了燕趙詩書(shu) 畫院眾(zhong) 多本土畫家以筆為(wei) 旗抒懷寫(xie) 意,呈現太行山水鐵骨風神的豐(feng) 碩成果。
此次展覽以“走進太行”為(wei) 主題,參展的60餘(yu) 幅作品多為(wei) 水墨國畫,充分展示了太行畫派的畫風和特點。代表作品有王為(wei) 民、戴培合作的《太行魂》,王為(wei) 民的《恒古之戀》《太行情》《夜練》,戴培的《聞雞起舞》《太行山下》《太行人家》,暴金鍾的《黃崖洞》《設伏平型關(guan) 》和《風雪狼牙山》等。河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會(hui) 員楊紅霞認為(wei) ,這些作品多采用散點透視的表現手法,構圖高遠,設色清奇,在酣暢淋漓的筆墨中聯手競技,摹畫出了“咫尺千裏”的太行闊境,盡顯太行畫派所倚重的清氣、骨氣與(yu) 浩氣。
多年來,河北省眾(zhong) 多畫家持續深入太行山,深入生活,進行寫(xie) 生創作,在繼承傳(chuan) 統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特色。他們(men) 堅持挖掘更深層次的文化元素,每次來太行山都會(hui) 有不同的感受。不少畫家表示,太行山的氣質不隻是博大、蒼茫,也有溫情、秀雅的一麵。
太行山雄渾峭拔,奇險多姿。古人曾以“舉(ju) 頭日月中天近,極目乾坤五嶽低”的詩句形容太行。崇尚自然、返璞歸真是太行畫派的一大藝術特色。耕雲(yun) 軒《太行初雪》描繪了剛直挺立的山石,芸暢《巍巍太行》中湍急奔突的流澗,晨旭《白石春色》以清雅粉靛為(wei) 亮色的爛漫山花,衛東(dong) 《太行尋幽》俯仰蹬峰環抱下的澄泓山泉,小梅《踏雪觀渠》以點染的雪片密織太行山腰紅旗渠雪景圖,錫武《月是故鄉(xiang) 明》中秋月圓輝映下的高聳雲(yun) 山與(yu) 迢遞山居……這些作品引發了觀眾(zhong) 對太行文化及其精神的深層思考。此外,詩題畫《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以精湛的筆力繪出了太行山的雲(yun) 海、雪瀑與(yu) 秋葉,山勢昂藏,氣象萬(wan) 千。可以說,太行畫派的摹景狀物,清剛之氣是其藝術變化不離其宗的筆墨本源。
太行山賦予河北人以博大的胸襟與(yu) 堅韌的性格,太行畫派通過山脊堅挺的線條與(yu) 雄渾的立麵來表現作品的太行風骨。王為(wei) 民創作的《太行情》《泉鳴山韻》《十裏瀑布飛空山》《秋落太行千層衣》等作品,皆以陡直的線條、濃鬱的用色來表現山石堅硬質感,並以深淺、虛實、大小、輕重的強烈對比反襯太行錚錚鐵骨下的別樣風采;《太行魂》《太行神兵》等更是以大麵積暈染盡呈太行山的雄渾壯烈與(yu) 不屈英魄。戴培創作的《觀雲(yun) 圖》《客來》《山人》等作品,以獨特的整體(ti) 點麵畫法體(ti) 現太行山的草木印象與(yu) 勃勃生機。這些作品既有河北藝術家們(men) 藝術上的相互交流,又有對太行精神的再認知。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是太行山區不可磨滅的紅色精神印跡,為(wei) 曾在這裏戰鬥過的革命前輩立像,是太行畫派參展作品中令人難忘的亮色。秦相林的作品《中國脊梁》生動摹繪了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在西柏坡工作時期的艱苦歲月和堅定信念;韓瑞英的作品《劉帥布陣關(guan) 家堖》以深淺明暗不一的大片暈染水墨反襯勾繪出劉伯承元帥運籌帷幄的方寸之地;蘇雲(yun) 的作品《黨(dang) 員的責任》表現出太行山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員冒著暴雨帶領群眾(zhong) 在山洪到來前轉移的緊張情景。暴金鍾的作品《讚左權將軍(jun) 》詩題:“抗戰參謀長,渡河越呂梁,平型百團題韜略,群眾(zhong) 掛心上。輾轉晉東(dong) 南,籌建兵工廠,將軍(jun) 石屋今猶在,豐(feng) 碑立太行。”他的另一件作品《設伏平型關(guan) 》,讓人對“一夫當關(guan) ,萬(wan) 夫莫開”的險峻地勢如身臨(lin) 其境。
河北因太行腹地的特殊地理位置,近年來更成為(wei) 畫家雲(yun) 集寫(xie) 生的一方熱土。“萬(wan) 事開頭難,此次首展本身便值得大書(shu) 一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men) 將繼續團結本土畫家,深入太行,立足學術,發揮影響力,起到提振和助力河北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作用。”河北省燕趙詩書(shu) 畫院院長王為(wei) 民表示,弘揚太行文化,當好傳(chuan) 承太行文化的文化使者,努力打造太行畫派,是河北畫家的使命擔當,也是我們(men) 的驕傲與(yu) 光榮。
眾(zhong) 多優(you) 秀美術作品主題突出、題材豐(feng) 富、技法精湛,是對太行文化及其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示,將剛勁挺拔、闊大樸茂的太行秀色呈現在觀眾(zhong) 麵前,這不僅(jin) 是太行畫派的重要收獲,也是太行精神的有力見證。其背後是眾(zhong) 多河北畫家紮根人民、深入生活,積極開拓創新的火熱實踐。他們(men) 在山水視覺格局、文化養(yang) 成、繪畫語匯、藝術張力上有了新的突破,不斷以手中的畫筆生動講述著令人動容的太行故事、河北故事,創作出一批頌揚太行精神、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的美術精品力作,為(wei) 推動河北省文化繁榮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記者曹錚 通訊員遠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