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三廟一塔”開放 國潮市集上演

發布時間:2022-09-27 15:04: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李洋 孫雲(yun) 柯)昨天,2022“遇見·運河”國潮文化市集在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北區(三廟一塔)開市,宣告該景區正式向公眾(zhong) 開放,市民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免費預約參觀。

  國潮文化市集是通州區文旅融合新品牌2022“遇見·運河”城市探訪係列活動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也是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係列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遊古韻通州 賞國潮運河”主題,呈現文創藝術品、精美手作、文娛表演、特色美食等內(nei) 容,設置了非遺文化市集、漢服打卡、遊藝互動體(ti) 驗等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以新消費場景助力活態傳(chuan) 承運河文化。

  昨天,不少市民遊客早早來到景區入口有序排隊,持預約碼等待入園。年輕人的身影很多,還有女士特地穿著漢服前來,妝容精致,充滿古韻。

  通州區文旅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北區是華北地區較大的三教合一古建築群,由燃燈佛舍利塔、文廟、佑勝教寺、紫清宮組成,也是北京大運河文化的重要承載地。燃燈塔始建於(yu) 北周,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目前,景點內(nei) 古建築群已完成文物修繕及旅遊配套升級改造,並植入北運河非遺傳(chuan) 習(xi) 所、狀元文化展等遊客沉浸式體(ti) 驗項目。

  進入景區,跟隨國潮文化市集的引導牌可以很快抵達現場,數十家商戶攤位一字排開。唐人坊絹人娃娃、熊氏琺琅、通州古雕、北京翻花、皮影、老北京糖畫等非遺項目,庸禾坊老北京咯吱盒、怡豐(feng) 園小吃等特色美食,京作榫卯、京劇臉譜、大運河禮物等文創衍生產(chan) 品都吸引了人們(men) 駐足挑選購買(mai) 。在互動區,不僅(jin) 有繪紙鳶、猜謎語、蹴鞠、投壺等傳(chuan) 統遊戲,還搭建了江南水鄉(xiang) 、書(shu) 香貢院、桃花源等場景,滿足人們(men) 穿古裝拍照打卡所需。

  國潮文化市集今日還將持續一整天。

  相關(guan) 新聞

  大運河申遺紀念標入藏首博

  本報訊(記者 李祺瑤)首都博物館再添大運河相關(guan) 物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最近向該館捐贈“京杭大運河保護與(yu) 申遺紀念標”。這枚紀念標由他親(qin) 自設計製作,是中國大運河保護與(yu) 申遺曆程的重要物證。

  朱炳仁作為(wei) 大運河申遺“運河三老”之一,參與(yu) 了2006年由全國政協組織的“京杭大運河保護與(yu) 申遺考察活動”。當時,數十位全國政協委員和文物、曆史、考古、水利、建設、規劃、南水北調工程等各領域知名專(zhuan) 家學者組成考察團,對京杭大運河沿線6省市進行了10天的考察,並召開了京杭大運河保護與(yu) 申遺研討會(hui) ,通過了《京杭大運河保護與(yu) 申遺杭州宣言》。朱炳仁為(wei) 此設計製作了“京杭大運河保護與(yu) 申遺活動紀念標”。紀念標采用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以船槳斜穿龍印為(wei) 造型,表達勞動者是穿越運河曆史的主角,正麵銘刻“中國京杭大運河保護與(yu) 申遺活動紀念”大字。

  自今年7月麵向全球征集文物展品以來,首博本館和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博東(dong) 館)已收到1600餘(yu) 條征集線索,征集100餘(yu) 件文物展品。除了“京杭大運河保護與(yu) 申遺活動紀念標”外,首博還征集到上世紀通州區張家灣村河道清淤時發現的石雕鎮水獸(shou) 、體(ti) 現關(guan) 隘城防和軍(jun) 事防禦的“明代火炮”等珍貴文物,為(wei) 城市記憶增添重要物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