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糧食豐收在望 農民增收可期

發布時間:2022-09-27 15:30:00來源: 河北日報

  金秋時節河北迎來豐(feng) 收季

  糧食豐(feng) 收在望 農(nong) 民增收可期

  金黃的稻田、碧綠的菜地、多彩的果園……眼下,從(cong) 巍巍太行到渤海之濱,從(cong) 冀南平原到壩上高原,廣袤的燕趙大地迎來碩果累累的秋收時節。河北各地農(nong) 民群眾(zhong) 品嚐著豐(feng) 收的味道,享受著豐(feng) 收的喜悅,繪就出一幅幅美好“豐(feng) ”景。

  夯實農(nong) 業(ye) 根基,增強發展底氣

  9月23日,在石家莊市槁城區順中村的大豆田裏,一陣微風吹過,豆莢輕輕搖擺,種糧大戶韓新波正在察看大豆的長勢。

  “今年雨水好,你看這株豆秧,豆莢多,豆粒滿。”韓新波隨手拔出一株豆秧,足足用了三分鍾,才把豆秧上黃燦燦的豆莢數清楚,“按這個(ge) 估摸,一畝(mu) 地能產(chan) 大豆300公斤。”

  穀穗飄香,機器轟鳴。金秋時節,在衡水市景縣茂林合作社的穀子種植基地,一派豐(feng) 收繁忙的景象。

  “我種了600多畝(mu) 穀子,今年雨水好,穀子一點水也沒有澆,畝(mu) 產(chan) 700多斤,每畝(mu) 收益在1700元左右。”望著金黃色的穀粒從(cong) 收割機的傳(chuan) 送筒中傾(qing) 瀉而下,合作社負責人劉樹林滿心的歡喜溢於(yu) 言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燕趙大地處處是豐(feng) 收的味道。

  從(cong) 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今年河北夏糧再獲豐(feng) 收,夏糧播種麵積2271.6千公頃,畝(mu) 產(chan) 436.2公斤,總產(chan) 量1486.5萬(wan) 噸,實現麵積、單產(chan) 、總產(chan) “三增加”。當前全省秋糧長勢良好,結合夏糧實收產(chan) 量,綜合分析今年將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

  “6月下旬以來,河北省降水總體(ti) 偏多,氣候條件對秋糧生產(chan) 總體(ti) 比較有利,奪取豐(feng) 收有基礎、有希望。”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豐(feng) 收在望不等於(yu) 豐(feng) 收到手,當前疫情複雜,氣象災害存在不確定性,越到後期越不能掉以輕心,更要做好機具準備和機手培訓,確保秋糧收在適收期,為(wei) 端牢中國飯碗貢獻河北力量。

  農(nong) 業(ye) 根基穩,發展底氣才足。針對河北今年第一年大麵積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的實際,河北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組織專(zhuan) 家指導組和技術人員,舉(ju) 辦各類形式的“田間日”現場活動,提高各類新型經營主體(ti) 的技術掌握程度。

  “今年,我們(men)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有500畝(mu) ,玉米畝(mu) 產(chan) 估計在1200斤左右,與(yu) 往年差不多,同時一畝(mu) 地又多收300斤大豆,這樣算下來,比單一種植玉米每畝(mu) 多收入600元。”景縣誌清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高誌清說,玉米和大豆種在同一塊田裏,保障玉米產(chan) 量的同時還能多收一季豆,真是一舉(ju) 兩(liang) 得。

  在穩定淨作大豆麵積前提下,河北今年依托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ti) ,重點在玉米主產(chan) 區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完成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102.3萬(wan) 畝(mu) ,助力糧油生產(chan) 提質增效。

  堅持農(nong) 機農(nong) 藝融合,河北用足用好中央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救災資金,針對秋糧病蟲發生新情況、新特點,加密監測調查,大力推進統防統治、聯防聯控,提高防控效果和效率。全麵推廣玉米“一控雙提”等技術措施,統一開展噴防作業(ye) ,切實做好穗蟲穗病防治,促進秋糧作物灌漿,提高粒重。

  為(wei) 加快秋糧搶收進度,減少糧食損失,河北各地科學調度玉米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等機具,加大對新機手、雇用機手的培訓力度,支持農(nong) 機合作社等主體(ti) 開展社會(hui) 化服務,推行托管式、訂單式等服務模式,確保成熟一塊,收獲一塊。

  推進品牌強農(nong) ,群眾(zhong) 持續增收

  秋風送爽,板栗飄香。在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艾峪口村,漫山遍野的板栗樹上,一個(ge) 個(ge) “小刺球”掛滿枝頭,綠葉間,露出一張張“笑臉”。

  “我一共有2000多棵栗子樹,板栗產(chan) 量穩定的同時,整體(ti) 質量也大幅度提高,今年收成不賴。”這幾天,艾峪口村村民劉敬原在自家板栗園裏忙碌著。

  經過多年培育改良,寬城板栗形成了色澤光亮,口感糯、軟、甜、香的獨特品質,目前,寬城板栗種植麵積達59萬(wan) 畝(mu) 。

  從(cong) “吃飯農(nong) 業(ye) ”到“品牌農(nong) 業(ye) ”,承德市憑借好山、好水、好空氣的自然優(you) 勢,積極打造區域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寬城板栗、平泉香菇、圍場馬鈴薯、興(xing) 隆山楂、豐(feng) 寧有機奶等農(nong) 產(chan) 品區域公用品牌聲名鵲起。

  收獲的場景不同,但喜悅的心情沒有兩(liang) 樣。

  雞澤縣是著名的辣椒之鄉(xiang) ,縣域內(nei) 種植的8萬(wan) 畝(mu) “羊角椒”陸續進入采摘期,椒農(nong) 搶抓農(nong) 時采摘鮮椒,辣椒地裏一派繁忙。

  “今年合作社種植辣椒2000多畝(mu) ,畝(mu) 產(chan) 量4000多斤,每斤可以賣到2元左右。”雞澤縣萬(wan) 畝(mu) 紅辣椒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劉玉全說,雞澤辣椒作為(wei) 區域公用品牌,以皮薄、肉厚、色鮮、辣度適中而聞名,他們(men) 種植的辣椒備受市場歡迎,收入增長不少。

  好品牌,贏得好市場。如今,雞澤辣椒被列入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產(chan) 品先後獲評省十佳農(nong) 產(chan) 品區域公共品牌、省十大地方特色蔬菜等。

  寬城板栗、雞澤辣椒、趙縣雪花梨、南和金米……一個(ge) 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成長壯大,帶動著河北農(nong) 民持續增收致富。

  市場的熱捧,來自品牌的打造。近年來,河北把農(nong) 業(ye) 品牌建設作為(wei) 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ti) 和抓手,構建以區域公用品牌為(wei) 引領、企業(ye) 品牌為(wei) 支撐、產(chan) 品品牌為(wei) 重點的農(nong) 業(ye) 品牌發展體(ti) 係,著力建設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區,推進河北農(nong) 業(ye) 綠色化、優(you) 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促進全省農(nong) 業(ye) 由數量優(you) 勢向品牌優(you) 勢轉變。

  今年豐(feng) 收節期間,河北堅持品牌強農(nong) ,組織奶、梨、葡萄、預製菜等優(you) 勢特色單品,舉(ju) 辦一係列線上線下產(chan) 銷對接推廣周活動,樹立“河北農(nong) 品 百膳冀為(wei) 先”的品牌整體(ti) 形象,增強單品品牌影響,拓展高端層次消費市場。發動各市、縣開展電商促品牌營銷相關(guan) 活動,向電商銷售平台引流,利用粉絲(si) 經濟幫助品牌農(nong) 產(chan) 品快速出貨,提升品牌知名度,助力農(nong) 民穩步增收。

  “目前河北省已擁有省級以上區域公用品牌105個(ge) 、農(nong) 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品牌80個(ge) ,品牌農(nong) 產(chan) 品成為(wei) 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主角。”省農(nong) 業(ye) 品牌建設中心主任王旭東(dong) 表示,區域公用品牌是市場的敲門磚,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chan) ,既要創得出又要叫得響。河北將通過強化品牌營銷,講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溢價(jia) ,持續提高河北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記者郝東(dong) 偉(we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