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看湖南】中非易貨貿易服務平台:探索對非經貿合作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2-09-28 15:5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近年來,從(cong) 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產(chan) 業(ye) 合作園,到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再到探索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的國際合作,中國不斷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麵。本報記者走訪了3處各具特色的中國對外經貿合作平台,深入了解它們(men) 為(wei) 促進中國與(yu) 相關(guan) 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帶來的便利,真切感受到不斷擴大開放的中國為(wei) 全球發展創造了新機遇、注入了新動力。

  中國—中東(dong) 歐國際產(chan) 業(ye) 合作園——

  項目來得了、落得下、能發展

  “去中國—中東(dong) 歐國際產(chan) 業(ye) 合作園看看,它發展得很快!”匈牙利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shu) 鮑洛安總是對匈牙利同事和企業(ye) 這樣說。去年6月,在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產(chan) 業(ye) 合作對接會(hui) 上,鮑洛安作為(wei) 中東(dong) 歐國家駐華外交官代表,推介匈牙利的科技創新和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並訪問了中國—中東(dong) 歐國際產(chan) 業(ye) 合作園。

  兩(liang) 年前,作為(wei) 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的一部分,中國—中東(dong) 歐國際產(chan) 業(ye) 合作園在浙江餘(yu) 姚揭牌。此後,園區很快落戶了寧波中東(dong) 歐創新基地、中東(dong) 歐(布達佩斯)創新基地等科創平台,並加強與(yu) 相關(guan) 國家駐華使館、歐洲創新與(yu) 技術研究院、匈牙利歐僑(qiao) 科技產(chan) 業(ye) 園等交流合作。

  為(wei) 了讓引進的項目來得了、落得下、能發展,園區推出了一係列綜合配套措施:建設中東(dong) 歐中小企業(ye) 集聚區、中東(dong) 歐國際會(hui) 客廳,確保中東(dong) 歐企業(ye) 可以“拎包入駐”;從(cong) 項目簽約、注冊(ce) 、立項到開工、建設、投產(chan) ,明確專(zhuan) 人進行全流程指導和服務。目前,園區已入駐企業(ye) 123家。在談中東(dong) 歐項目52個(ge) ,其中簽約項目11個(ge) ,總投資62.9億(yi) 元人民幣。

  匈牙利瑪格努斯飛機製造公司生產(chan) 的複合材料輕型飛機在匈牙利及歐洲擁有廣闊市場。為(wei) 開拓亞(ya) 太市場,2021年6月,公司決(jue) 定落戶中國—中東(dong) 歐國際產(chan) 業(ye) 合作園。目前,公司已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生產(chan) 許可證,正在園區內(nei) 規劃建設集生產(chan) 、銷售、運維、培訓於(yu) 一體(ti) 的亞(ya) 太區域總部。“這個(ge) 園區專(zhuan) 注於(yu) 開展與(yu) 中東(dong) 歐國家合作,這裏的產(chan) 業(ye) 環境和配套設施符合我們(men) 的落地需求。”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李奇說。

  同樣在園區落地的愛沙尼亞(ya) 邊緣計算公司通信智慧路燈項目負責人楊森表示,園區全麵到位的服務為(wei) 企業(ye) 發展提供了保障,“幫助我們(men) 在中國市場大展宏圖,增添了我們(men) 的信心”。

  中國—東(dong) 盟“商貿通”數字化平台——

  實現貿易全流程數據化管理

  走進中國—東(dong) 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展示中心,3米高的電子顯示屏上,邊民互市交易的數字在不斷跳動——水果、堅果、糖料、大豆等一宗宗商品交易額正快速更新。

  這是集交易、通關(guan) 、金融和物流為(wei) 一體(ti) 的外貿服務平台——中國—東(dong) 盟“商貿通”數字化平台(以下簡稱“商貿通”)。在“互聯網+”支持下,這一平台可以實現廣西與(yu) 東(dong) 盟國家之間貿易全流程的數據化、可視化管控,降低外貿相關(guan) 企業(ye) 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防範貿易領域風險。

  “我的主要工作是運送乳膠。以往通關(guan) 需要人工審核,速度很慢。現在采用人臉識別,最快10分鍾就能辦好。”一名泰國司機說。“商貿通”提前錄入了東(dong) 盟外貿企業(ye) 的相關(guan) 信息,貨物運抵口岸時,輕輕一掃即可快速通關(guan) ,極大提高了通關(guan) 和運輸效率。

  “商貿通”整合了外貿企業(ye) 常用的金融服務,企業(ye) 足不出戶即可實現金融業(ye) 務線上辦理。“以前,辦理結匯業(ye) 務隻能跑銀行,遞交一張張票據,然後櫃員再逐張審核,至少得花幾個(ge) 小時。”越南安來機電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陳紅河說,現在依托跨境金融服務子平台,隻需要15分鍾就能辦完業(ye) 務。

  距離南疆國門友誼關(guan) 約8公裏,坐落著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一輛輛來自印度尼西亞(ya) 的貨車,滿載著機電零件,經掃描登記後有序駛入。為(wei) 了優(you) 化和擴展物流供應鏈,憑祥物流園2020年7月上線跨境物流信息服務平台,這是“商貿通”的組成部分。

  “平台涵蓋需求發布、需求匯總、需求競價(jia) 、合同簽訂、物流確認、費用結算等功能。”憑祥物流園園區工作人員指著電腦屏幕說,“通過平台發布需求,外方確認後就會(hui) 著手運輸,運輸的每個(ge) 環節都被記錄在這個(ge) 係統上。”

  截至2021年12月,“商貿通”已覆蓋廣西崇左、東(dong) 興(xing) 和百色三地共計13個(ge) 互市點、16家口岸服務中心、9家結算銀行以及兩(liang) 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交易額累計超1000億(yi) 元人民幣。中國—東(dong) 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魯東(dong) 亮介紹,未來公司還將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持續建立口岸智慧互聯的信息化平台,推動廣西外貿由“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推動口岸經濟與(yu) 加工製造業(ye) 、商貿物流業(ye) 融合。

  中非易貨貿易服務平台——

  探索對非經貿合作新模式

  馬達加斯加需要湖南的種子,但是缺乏外匯,隻能以當地貨幣阿裏亞(ya) 裏支付貨款;湖南的種業(ye) 公司希望對非出口種子,但是擔心回款困難。類似這樣的難題,曾一度製約中非經貿合作。

  如今,難題迎刃而解。2020年9月,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湖南自貿區”)獲批,方案明確支持探索開展中非易貨貿易。針對非洲國家外匯短缺、中國企業(ye) 收匯難問題,易貨貿易可以讓中非互通有無,盤活資產(chan) 和資金。

  去年2月,湖南省對非易貨貿易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並在今年1月推出了中非易貨貿易服務平台。“易貨貿易可以更好地滿足中非企業(ye) 需求,實現貿易量的快速增長。”湖南省對非易貨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細和說。

  去年初,位於(yu) 南非豪登省的Takela集團需要一批建築材料和小商品等貨物。“建材出口後,400萬(wan) 美元能不能及時回款?”國內(nei) 的企業(ye) 犯了嘀咕。這時,處於(yu) 先行先試階段的易貨貿易新模式成為(wei) 解決(jue) 難題的新路徑。同年7月,5個(ge) 來自南非的紅西柚貨櫃抵達上海洋山港並完成清關(guan) 。以西柚換建材,標誌著湖南自貿區易貨貿易試單成功。

  通過易貨貿易新模式,湖南袁氏種業(ye) 高科技有限公司非洲分支機構將收到的阿裏亞(ya) 裏貨款用於(yu) 采購馬達加斯加雲(yun) 母,再出口至湖南省對非易貨貿易有限公司,後者在中國國內(nei) 實現該雲(yun) 母的銷售後,向袁氏種業(ye) 支付人民幣。陳細和表示,目前政策試點處於(yu) 初期階段,但中國對非出口企業(ye) 的易貨貿易潛在需求巨大,平台的效率將會(hui) 持續顯現。

  中國海關(guan) 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非貿易額突破2500億(yi) 美元,中國已連續13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夥(huo) 伴國地位。尼日利亞(ya) 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表示,隨著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非中在貿易、數字經濟和新能源等領域將迎來巨大機遇,非中經貿合作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本報記者俞懿春、方敏、李縱、鄭壹、孫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8日 第 03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