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深度觀察·細看產業新亮點③)
兩(liang) 組數據印證了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的亮眼成績——
製造端,主要環節產(chan) 量在全球占比均超過2/3,產(chan) 值突破7500億(yi) 元,其中,多晶矽、組件產(chan) 量分別連續11年、15年位居全球首位。
應用端,累計裝機量從(cong) 2012年底的6.5吉瓦迅猛增至2021年底的306吉瓦,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
從(cong) 10年前原材料、設備、市場“三頭在外”,到如今占據全球主導地位的“多項第一”,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鏈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凸顯。這十年,光伏產(chan) 業(ye) 如何走出困境、積厚成勢?當前產(chan) 業(ye) 發展有哪些亮點,又麵臨(lin) 哪些挑戰?記者進行了采訪。
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強勁,出口總額再創新高
四川成都,通威太陽能金堂基地一派忙碌。無塵車間內(nei) ,數百台智能小車來回穿梭運送貨料,一片片灰色矽片經過製絨、刻蝕、鍍膜等工序,成為(wei) 深藍色的電池片。
“與(yu) 傳(chuan) 統電池片生產(chan) 線相比,金堂基地運用5G、大數據等技術,用工減少約62%,生產(chan) 效率提升約161%。”通威股份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基地共有17條生產(chan) 線,每天能生產(chan) 250多萬(wan) 片電池片,受下遊旺盛需求拉動,目前處於(yu) 滿產(chan) 滿銷狀態。
今年以來,在“雙碳”目標引領和全球清潔能源加速應用背景下,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主要環節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上半年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53.4%、45.5%、46.6%、54.1%。
與(yu) 此同時,下遊光伏應用市場快速擴大,分布式與(yu) 集中式並舉(ju) 的發展趨勢明顯。
中午陽光正好,浙江溫州泰順縣瑞昌村村民章夏蓮家的屋頂上,20塊光伏板整齊排列。“8月份光照好,總共發了1130度電。”章夏蓮打開手機APP,發電情況一目了然,“太陽能發的電除了自用,剩下的賣給電力公司,每年有近5000元收入,家裏相當於(yu) 添了一張‘陽光存折’。”
去年,泰順縣被列入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除了戶用家庭光伏,不少企業(ye) 也選擇讓閑置空間“變廢為(wei) 寶”。國網泰順縣供電公司總經理趙璞介紹,截至今年8月,全縣共有593戶申請安裝光伏,裝機規模同比增長超234%。
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088萬(wan) 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占比達63.6%,比去年提高10個(ge) 百分點以上。
分布式光伏裝機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wei) 重點的大型風光基地建設也如火如荼。茫茫戈壁灘上,華電北疆烏(wu) 魯木齊100萬(wan) 千瓦風光電基地項目現場熱火朝天,124台風機和14萬(wan) 餘(yu) 塊光伏板將在這裏“安家”。“上半年,我們(men) 在新疆開工建設了14個(ge) 風光電項目。‘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1000億(yi) 元,開發建設2000萬(wan) 千瓦新能源項目。”華電新疆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嵩說。
國內(nei) 市場快速擴大,海外市場也多點開花。“當前歐洲市場需求旺盛,這幾個(ge) 月新生成的訂單遠高於(yu) 能發貨的訂單。與(yu) 此同時,拉美、印度、澳洲、東(dong) 南亞(ya) 市場也在快速增長。”光伏逆變器生產(chan) 企業(ye) 錦浪科技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公司出口額12.93億(yi) 元,同比增長超61%。
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光伏矽片、電池片、組件3個(ge) 環節的產(chan) 品出口總額259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13%,再創新高。
“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共識驅動下,市場對光伏發電的需求持續擴大。另外,巴西等新興(xing) 市場也實現了不同幅度增長,今年以來海外市場表現較好。”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王世江分析。
技術創新降本增效,供應鏈基本自主可控
將時間拉回到2012年,彼時,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過度依賴外需、國內(nei) 應用市場開發不足,關(guan) 鍵技術裝備和材料發展緩慢,再加上一些國家的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整個(ge) 行業(ye) 進入寒冬。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說:“過去90%以上的光伏產(chan) 品都是出口。2012年光伏產(chan) 品的出口額同比下降了40%多,給行業(ye) 帶來沉重的壓力。”
政策雪中送炭。2013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光伏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此後支持和規範光伏行業(ye) 發展的政策陸續出台,涵蓋市場應用、財稅、土地等多個(ge) 方麵。
“良好的政策環境助力打開國內(nei) 應用市場,也為(wei) 新技術、新設備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坦言。
行業(ye) 開始反思。將關(guan) 鍵核心原材料和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采訪中,不少企業(ye) 談到,光伏十年破繭成蝶,技術創新是關(guan) 鍵。
一根發絲(si) 粗細的金剛線,助力矽片高效切割。相比傳(chuan) 統的砂線切割,金剛線切割矽片的線徑和介質粒度較小,能夠降低切削損耗和生產(chan) 成本。但在10年前,這一技術幾乎被國外企業(ye) 壟斷,進口價(jia) 格每千米1000多元,而生產(chan) 1吉瓦矽片就需要數十萬(wan) 千米金剛線。
為(wei) 了降低金剛線切片成本、盡早實現規模化量產(chan) ,隆基綠能選擇和國內(nei) 金剛線企業(ye) 聯合攻關(guan) 。“剛開始使用國產(chan) 金剛線的時候,廢片率比較高,當時一個(ge) 月切割六七百萬(wan) 片,要虧(kui) 三四百萬(wan) 元,我們(men) 頂住壓力,堅定支持國內(nei) 企業(ye) ,一起提升質量,創新前行。”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介紹,2016年後,國內(nei) 光伏企業(ye) 開始大規模使用金剛線切割,價(jia) 格從(cong) 10年前的每千米1000多元下降至現在的40元左右,方棒出片數提升40%以上,矽片切割速度提升300%,每年能為(wei) 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節省成本300億(yi) 元以上。
一粒粒綠豆大小的顆粒矽,降低了下遊矽片生產(chan) 能耗和成本。在四川樂(le) 山協鑫10萬(wan) 噸顆粒矽項目現場,流化床反應器發出低鳴作業(ye) 聲,一粒粒顆粒矽源源不斷流入儲(chu) 存罐,等待檢測打包入庫。
“顆粒矽體(ti) 積較小,不僅(jin) 流動性強,還無需破碎,能避免摻入雜質的風險;加料桶可以多裝15%—20%的顆粒矽,避免大塊料堵塞等問題。”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lan) 天石介紹,相比當前普遍應用的棒狀矽,生產(chan) 顆粒矽電耗更低,使用顆粒矽生產(chan) 1吉瓦組件,可以降低約19%的二氧化碳排放,助力應用端成本降低約19%。
從(cong) 協鑫科技上半年的營收來看,顆粒矽單位毛利達每千克154.7元,高於(yu) 棒狀矽毛利率15個(ge) 百分點以上。“從(cong) 2010年開始研發顆粒矽到2019年實現產(chan) 業(ye) 化,我們(men) 先後投入了20多億(yi) 元。”協鑫科技首席科學家蔣立民說。顆粒矽和棒狀矽屬於(yu) 多晶矽的兩(liang) 種產(chan) 品形態,10多年來行業(ye) 堅持科技創新,我國的多晶矽自給率從(cong) 47%左右提升至80%以上。
王世江介紹,近年來矽片大尺寸推進速度進一步加快,“通過增大矽片麵積,可以攤薄光伏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的加工成本,進而降低光伏發電度電成本。”182毫米和210毫米矽片尺寸合計占比,由2020年的4.5%迅速增長至2021年的45%,今年占比預計將擴大至75%。同時,轉化效率更高的n型電池(異質結電池和TOPCon電池)有望快速放量。
這十年,我國光伏發電的平均度電成本下降約70%,達到0.3元/千瓦時以下。“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有一個(ge) 顯著特點,從(cong) 多晶矽、矽片、電池、組件主要製造環節,到漿料、背板、光伏支架、逆變器等原輔材與(yu) 配套設備,已經形成全球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生態圈,並且供應鏈基本自主可控。一旦有新技術創新,我們(men) 就可以支撐快速產(chan) 業(ye) 化。”王勃華說,不僅(jin) 如此,當前光伏技術前沿研究也不斷取得突破。2014年起,我國企業(ye) 與(yu) 研究機構刷新晶矽電池片實驗室效率50餘(yu) 次。
麵臨(lin) 多重挑戰,拓寬光伏市場的深度和廣度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光伏迎來發展機遇。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報告預計,2022年至2025年,我國光伏年均新增裝機量將達到8500萬(wan) 千瓦至10125萬(wan) 千瓦,相當於(yu) 4個(ge) 左右三峽電站的裝機規模。
眼下,產(chan) 業(ye) 仍然麵臨(lin) 著供應鏈價(jia) 格高位運行、部分國家設立綠色貿易壁壘等帶來的挑戰。其中,產(chan) 業(ye) 階段性供需錯配、部分供應鏈價(jia) 格劇烈震蕩,尤為(wei) 引發關(guan) 注。
王世江介紹,從(cong) 去年至今年6月,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價(jia) 格同比漲幅分別為(wei) 超過38%、約20%、超過20%、超過9%。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e) 學會(hui) 矽業(ye) 分會(hui) 的數據,截至8月底,矽料年內(nei) 29次漲價(jia) ,從(cong) 年初的約23萬(wan) 元/噸上漲至超過30萬(wan) 元/噸。矽料價(jia) 格上漲,也帶動了下遊的矽片、組件價(jia) 格相應上漲。
“今年光伏電站建設成本相對較高,大約在4元/瓦至4.5元/瓦,其中組件價(jia) 格占光伏投資額的40%左右。”國家電投光伏創新中心產(chan) 業(ye) 檢測與(yu) 數據分析中心主任崇鋒介紹,光伏市場需求旺盛,但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產(chan) 能釋放周期差異較大,其中電池片、組件產(chan) 能釋放較快,而矽料擴產(chan) 周期較慢,且生產(chan) 彈性小,導致矽料供不應求;另外,個(ge) 別環節也出現了囤積居奇、待價(jia) 而沽的苗頭,造成供應鏈價(jia) 格震蕩。
崇鋒建議,加強上下遊深度對接交流,建立供需對接平台,根據下遊需求穩步加快產(chan) 能釋放和有序擴產(chan) 。“當前一些上下遊企業(ye) 正在通過簽訂長單、技術合作、互相參股等方式建立長效合作機製,有助於(yu) 明確量價(jia) 、穩定預期。”協鑫科技矽料事業(ye) 部助理副總裁徐振宇介紹。
為(wei) 滿足市場需求,不少光伏企業(ye) 選擇進行擴產(chan) 或者垂直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布局,以補充企業(ye) 產(chan) 能較少的環節,還有一些企業(ye) 跨界入局光伏。通威股份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公司將加大在矽料及電池環節的投資,規劃2024年至2026年高純晶矽、太陽能電池累計產(chan) 能規模分別達到80萬(wan) 至100萬(wan) 噸、130吉瓦至150吉瓦。
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初步統計,2021年初至今年6月,我國光伏擴產(chan) 項目超過300個(ge) 。企業(ye) 信息查詢平台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我國現存49.62萬(wan) 家光伏相關(guan) 企業(ye) ,今年前8月新增光伏相關(guan) 企業(ye) 9.15萬(wan) 家,同比增長超過45%。“產(chan) 能適度擴張有助於(yu) 緩解供需矛盾,但過快擴張也可能帶來惡性競爭(zheng) 和產(chan) 能過剩的風險。”崇鋒說。
如何避免產(chan) 業(ye) 趨同,實現共贏發展?王世江認為(wei) ,當前光伏企業(ye) 可以深挖“光伏+建築”“光伏+交通”“光伏+儲(chu) 能”“光伏+製氫”等各種“光伏+”應用場景,通過應用模式創新拓寬光伏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同時,打鐵還需自身硬,行業(ye) 企業(ye) 依然要堅持核心技術攻關(guan) 、構築技術“護城河”,在推動產(chan) 業(ye) 布局多元化、供應鏈綠色化和應用多樣化等方麵,做好穿透周期和在激烈競爭(zheng) 中取勝的準備。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8日 第 1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