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鄂州“兩區一樞紐”戰略助力城市騰飛

發布時間:2022-10-25 16:48:00來源: 人民網

  5月17日,武漢城市圈研究會(hui) 發布《2021年武漢城市圈融合指數評估報告》,鄂州以0.7299的城市融合指數居武漢城市圈綜合排名第一。

  近年來,鄂州群策群力擘畫藍圖:以“兩(liang) 區一樞紐”為(wei) 發展目標,錨定武鄂同城,接力城鄉(xiang) 融合,暢通航空貨運。位於(yu) 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關(guan) 鍵位置,全市長期性戰略紅利、製度性政策紅利、持續性市場紅利加速釋放,交通區位優(you) 勢更加突出,集聚高端資源更加有利,引領帶動作用更加凸顯。

  力塑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區“樣板”

  3月,《武漢鄂州共建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區合作協議》簽署。以重點突破帶整體(ti) 推進,兩(liang) 市同城化發展提速,一個(ge) 長江中遊區域協調發展的“樣板”漸次展翼。

  “硬聯通”,鋪就共進路。1月,在武漢、鄂州兩(liang) 地的共同努力之下,短咀裏湖橋拓寬工程開工,昔日“瓶頸”將成為(wei) 雙向8車道的暢通路。

  路網一體(ti) 化建設項目中,先後有未來三路、未來二路、高新七路等多條市政道路實現“硬聯通”。此前,武漢公交301、武漢地鐵11號線延伸至鄂州,讓兩(liang) 地市民生活由“雙城”邁向“同城”。

  隨著花湖機場投用趨近,航空客貨運“雙樞紐”更將拓寬武鄂同城發展路徑。根據規劃,到2025年,花湖機場將與(yu) 天河機場、陽邏港、三江港、吳家山鐵路樞紐等交通樞紐一起,共構武漢城市圈“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體(ti) 係。

  “業(ye) 相鏈”,對接動力源。去年以來,葛店開發區搶抓光穀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機遇,加快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補鏈、強鏈、延鏈”,與(yu) 武漢共促“光芯屏端網”萬(wan) 億(yi) 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

  數據顯示,2021年,鄂州與(yu) 武漢對接簽約項目40個(ge) ,總投資244.45億(yi) 元,占鄂州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的46.5%,在鄂州注冊(ce) 冠以“武漢”名稱的企業(ye) 超千戶。

  武鄂同城發展,基礎在產(chan) 業(ye) ,創新在科技。啟動光穀科技創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區建設以來,紅蓮湖科技園納入東(dong) 湖科學城拓展範圍,葛店開發區納入光穀科學島規劃統籌範圍;新增3家省級創新平台,加快建設未來鋰電正極材料產(chan) 業(ye) 創新聯合體(ti) 、青天湖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和三安光電鄂州創新中心。

  “民為(wei) 重”,增強向心力。去年底,鄂州市第三代社保卡正式增加“武漢通”功能。鄂州市民持社保卡在武漢可以乘坐地鐵、公交、輪渡,享受武漢市民同等待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願,政之所行。一個(ge) 窄窄的窗口、一張小小的卡片,承載的是向心之力,透視的是民心所向。武鄂“民生同保”正持續發力,推動武漢優(you) 質資源、優(you) 質服務向鄂州輻射延伸,如城鎮職工社保、醫保有望實現無障礙轉移接續、赴武漢就醫實行醫保異地即時結算等。

  在葛店開發區紅蓮湖新區,一批自助政務服務一體(ti) 機投放,讓在鄂州的武漢市民可自助辦理314項便民服務事項;兩(liang) 地采取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兩(liang) 地聯辦等多種方式,實現了公積金服務事項的“一窗辦理”。

  城鄉(xiang) 40年攜手為(wei) 全省乃至全國破題示範

  近40年發展,鄂州在構建新型城鄉(xiang) 關(guan) 係的實踐中接力向前。從(cong) “統籌”到“一體(ti) 化”,再到“融合”,前行路上,鄂州為(wei) 全省乃至全國破題示範。如今,看城市,青春蓬勃,活力迸發;看鄉(xiang) 村,鄉(xiang) 愁可寄,振興(xing) 可期。

  精塑城市,有序更新。數月前,鄂州市會(hui) 展中心完成鋼結構封頂,工程建設轉入下階段。總建築麵積11.65萬(wan) 平方米,總投資8.49億(yi) 元,這座形似蝴蝶的現代化建築建成投用後,將結束鄂州沒有現代化展覽場館、無法承辦大型展會(hui) 的曆史。

  回顧近些年來的鄂州城市建設,貨運樞紐機場帶動的“宏大敘事”不勝枚舉(ju) 。時下,鄂州正向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發起衝(chong) 刺。結合創建工作,全市啟動十大工程建設,推進城市有序更新。未來五年,這座城市將被賦予綠色、智慧、宜居、人文的多樣麵孔。

  近40年建市史,鄂州城市建設經曆了起好步、大跨越、待騰飛幾個(ge) 階段,城市空間大幅拓展,城市功能不斷優(you) 化,聚集作用更加明顯。2021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6.72%,與(yu) 改革開放初期相比,提高了43.72個(ge) 百分點。

  振興(xing) 鄉(xiang) 村,共同繁榮。春夏之交,長港鎮峒山村景色宜人,青白灰三色調的村居建築,與(yu) 周圍山水田園融為(wei) 一體(ti) ,新社區和古村落掩映於(yu) 綠色之間,水鄉(xiang) 氣息撲麵而來。

  村灣綠化,環境美化,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汙水治理,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在城鄉(xiang) 間“無縫連接”……過去5年,鄂州建設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29個(ge) ,改建農(nong) 村戶廁近萬(wan) 座、公廁362座,農(nong) 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截至目前,鄂州鄉(xiang) 鎮和建製村硬化路、客車全覆蓋,農(nong) 村4G網絡全覆蓋,自來水普及率達99.13%。

  農(nong) 業(ye) 打底,三產(chan) 融合,鄂州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之樹蔓枝勃發。2021年,全市糧食總產(chan) 量突破5億(yi) 斤,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達171.8億(yi) 元,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728.93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2.38億(yi) 元。

  架橋鋪路,要素暢流。3月,鄂州召開金融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暨全域整村授信工作推進會(hui) ,18家金融機構與(yu) 20餘(yu) 家農(nong) 業(ye) 企業(ye)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對接。今年底,全市303個(ge) 行政村將實現整村授信全覆蓋。

  土地出讓收益分配中,鄂州規定用於(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比例要達到50%以上。財政反哺、國資引領、金融活水,改善了鄉(xiang) 村麵貌,助推了產(chan) 業(ye) 發展,也吸引各路社會(hui) 資本下鄉(xiang) 入農(nong) 。梁子湖區謀建武漢城市圈“後花園”,好山好水蓄積的吸引力逐步釋放,近年累計吸引城市資本超過100億(yi) 元。

  截至去年,鄂州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已從(cong) “十三五”初期的1.82倍降至1.78倍,絕對值大大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

  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拓展對外開放通道

  7月17日,順豐(feng) 航空波音767-300全貨機搭載著一批發往深圳的快件,由湖北鄂州花湖機場飛往深圳寶安機場,標誌著亞(ya) 洲第一個(ge) 、世界第四個(ge) 專(zhuan) 業(ye) 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投運。該機場未來將與(yu) 武漢天河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協同聯動的湖北民航“客貨雙樞紐”機場體(ti) 係。

  建設全程屢創紀錄。“尊重企業(ye) 選擇,尊重市場規律。”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推動下,以機場為(wei) 主體(ti) 的物流樞紐項目相繼取得納入國家規劃、選址獲批複、立項申報審批、合作協議簽署、合資公司成立等實質性進展,用3年實現了同類項目5年才能達成的目標。

  2019年12月,《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總體(ti) 發展規劃(2019-2035年)》發布,將武漢與(yu) 鄂州的兩(liang) 大機場並列為(wei) “兩(liang) 核引領”;2021年2月8日,《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35年)》公布,鄂州被列入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名單。

  貨運樞紐機場落戶湖北、選址鄂州,與(yu) 其天然的地理位置、交通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布局等條件息息相關(guan) ,背後更與(yu) 省市企三方“進取、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密不可分。建設全程用時不到10年,在國內(nei) 外民航界均屬罕見,花湖機場每走一步都在創造奇跡!

  鄂州臨(lin) 空優(you) 勢在“核”。2019年至2021年間,湖北省先後批建鄂州、黃岡(gang) 和黃石三個(ge) 臨(lin) 空經濟區。如一顆硬核,花湖機場將鄂東(dong) 三市緊緊凝聚,產(chan) 業(ye) 布局各辟新路、各具特色。

  鄂州臨(lin) 空經濟區產(chan) 業(ye) 規劃的優(you) 勢在“核”,重點發展智能製造、醫療健康、航空物流等臨(lin) 空偏好型產(chan) 業(ye) 以及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ye) 。目前,順豐(feng) “三大中心”(國際分撥中心、全球維修中心、跨境電商中心)、日郵物流樞紐中心等項目已成功簽約。

  鄂州航空物流產(chan) 業(ye) 園規劃麵積10平方公裏,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服務、規劃谘詢服務、設施運營維護和物業(ye) 管理等。建成後,將引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智能裝備製造等主導產(chan) 業(ye) ,同步發展現代物流、研發設計、生產(chan) 性租賃服務、信息大數據服務、商務及居住配套等支撐產(chan) 業(ye) 。

  空港門戶通達全球。今年2月,湖北省深入實施區域發展布局暨縣域經濟發展大會(hui) 召開。省委提出,要把花湖機場作為(wei) 湖北強化開放功能的“翻身牌”來打。

  從(cong) 九省通衢升級到五洲通衢,湖北要真正發揮區位優(you) 勢,打造新發展格局的中部戰略支點,花湖機場是“支點中的支點”,並將承擔國家貨運航空樞紐使命,參與(yu) 全球物流競爭(zheng) 。

  按照設計規模和業(ye) 務預測,花湖機場年貨郵吞吐量、旅客吞吐量2025年預計為(wei) 250萬(wan) 噸、100萬(wan) 人次,至2045年則有望分別達到765.2萬(wan) 噸和1500萬(wan) 人次。(李洪江 黃朝暉 曹彥)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