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穿繩係扣 手手相傳(工匠絕活)

發布時間:2022-10-25 16:5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繪圖、選毛、紡紗、織毯……從(cong) 原料到成品,手工製作一張地毯要曆經10餘(yu) 道工序。作為(wei) 臨(lin) 夏手工地毯製作技藝非遺傳(chuan) 承人,41歲的梁俊始終堅持傳(chuan) 承老手藝。

  走進甘肅省臨(lin) 夏縣盛飛地毯有限責任公司的地毯生產(chan) 車間,梁俊(見圖,本報記者銀燕攝)目光灼灼,左手右手快速翻飛,隻見他左手手指拽著羊毛線,右手拿著割線刀,雙手食指、中指、拇指默契配合,飛快地穿繩係扣,每次係一個(ge) 扣割線刀就會(hui) 落下,將羊毛線割斷。

  數十種不同顏色的羊毛線,在他熟練的編織下,變得生動而富有層次感。等到一行羊毛線拴完,再將多餘(yu) 出來的羊毛線剪掉,然後緊接著用耙子沿著經線棉繩將拴好的羊毛線砸實,經線和緯線交織,一塊精美的地毯在梁俊靈活的手指下慢慢成形。

  臨(lin) 夏回族自治州是古絲(si) 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早在千年前,手工地毯工藝就經古絲(si) 綢之路傳(chuan) 播開來。通過縱橫交織,手工地毯從(cong) 一團羊毛抽成一根根線;最終,在紡織機上變成一塊塊精美地毯。手工製作的地毯、掛毯因其做工精細,質地牢固,美觀大方,受到海內(nei) 外青睞。

  “這批正在加工的地毯是臨(lin) 夏仿古毯。根據地毯的設計圖案,工人需要在經線上一個(ge) 一個(ge) 打結,整個(ge) 地毯能有數萬(wan) 個(ge) 看不見的結,經過兩(liang) 個(ge) 多月的加工才會(hui) 完成。”梁俊介紹,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機械工業(ye) 的進步讓手工地毯製作這項老手藝慢慢走入低穀,一度麵臨(lin) 失傳(chuan) 的危機……

  “手工地毯製作技藝都是手手相傳(chuan) 、口口相授的。”梁俊說,手工地毯裏不僅(jin) 蘊含著工匠精神,也帶著匠人們(men) 對手工工藝和審美的獨特理解。大學畢業(ye) 後,梁俊毅然選擇將這門手藝傳(chuan) 承下去,開始跟著父親(qin) 和會(hui) 手工織造地毯的老師傅們(men) 係統學習(xi) 地毯織造過程。入行十幾年來,梁俊從(cong) 學徒成長為(wei) 非遺傳(chuan) 承人,一顆守護傳(chuan) 統文化技藝的初心始終未曾改變。在他看來,編織臨(lin) 夏地毯不僅(jin) 是一生的事業(ye) ,更傳(chuan) 遞著幾代人的感情,傳(chuan) 承著深厚的文化內(nei) 涵,“我得把這門手藝傳(chuan) 下去!”梁俊感慨道,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年輕人投入到這一門手藝的傳(chuan) 承之中。

  如今,梁俊所在的公司采用訂單式生產(chan) 模式,一平方米的價(jia) 格在1500元至1800多元不等,年銷售額在200萬(wan) 元左右。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25日 第 07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