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十年再上一個千億斤新台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持續提升。目前,我國穀物總產(chan) 量穩居世界首位,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過去十年間,我國糧食產(chan) 能穩定提升,產(chan) 量連續七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十年再上一個(ge) 千億(yi) 斤新台階。人均糧食產(chan) 量達到483.5公斤,高於(yu) 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十年間,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累計建成9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配套建設一批現代化灌區,農(nong) 田有效灌溉麵積占比超過54%,靠天吃飯的局麵加快改變。
十年間,國家育成發布了950多個(ge) 主導品種,播撒向自然資源稟賦不足的地帶。耐鹽堿水稻、抗倒伏玉米、耐旱小麥等一大批優(you) 質品種,讓鹽堿地、丘陵山地、幹旱土地之上的每一塊土地都有了更好的產(chan) 出。目前,糧食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麵積占比超過95%,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十年間,累計培育95萬(wan) 多個(ge) 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組織,服務麵積近17億(yi) 畝(mu) 次,服務帶動小農(nong) 超過7800萬(wan) 戶。全國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從(cong) 57%提高到72%以上,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機械化率分別超過85%、90%和97%。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處處好“豐”景 呼倫貝爾1300餘萬畝大豆喜獲豐收
這幾天,呼倫貝爾市阿榮旗286萬畝大豆喜獲豐收。據了解,目前內蒙古全區大豆收獲已接近尾聲。[詳細] -
脆甜冬棗迎豐收 提質升級走向國際市場
近日,山東濱州37萬畝冬棗迎來豐收。目前,沾化冬棗出境果園備案麵積已達4014畝,整個沾化冬棗預計產量6.5億斤,產業產值可突破50億元,可帶動棗農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詳細] -
新華全媒+|山西:大豆玉米收割忙 種植戶算起增收賬
金秋時節,又迎來了豐收的好時期,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呂梁市的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主產區,大豆玉米迎來收割,農田裏機聲隆隆,種植戶算起了增產增收賬,農田一派繁榮的收獲場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