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第三屆浙江省軌道交通產教融合聯盟峰會在杭州舉行

發布時間:2022-10-28 16:04: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人民網杭州10月27日電 (陳陸洵)今天,“智慧軌道 科創未來”第三屆浙江省軌道交通產(chan) 教融合聯盟峰會(hui) 在杭州召開。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浙江交通集團、浙江軌道集團等相關(guan) 單位領導,以及同濟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全國重點院校、科研機構的100餘(yu) 位行業(ye) 領軍(jun) 人物出席會(hui) 議,就未來軌道交通發展新趨勢、運營新模式展開交流討論。

  此次峰會(hui) 中展示了“數字軌道”的豐(feng) 富應用場景——“軌道醫院”“智慧車站”“智慧工地”等一批“黑科技”,從(cong) “技能值點滿”的“機器”列車醫生,到可以精確鎖定異常行為(wei) 乘客的車站數字“保鏢”,老百姓家門口的“智慧軌道”新模式正悄然開啟。

  校企合作新路徑:預計每年輸送“軌道交通精兵”5000人

  隨著軌道交通步入快速發展期,高素質的創新與(yu) 技能人才成為(wei) 製約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問題。據相關(guan) 機構估計,至2030年末,浙江全省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人才需求將達10萬(wan) 人。

  為(wei) 此,浙江交通集團旗下浙江軌道集團與(yu) 浙江師範大學於(yu) 2019年聯合發起成立浙江省軌道交通產(chan) 教融合聯盟。成立以來,該聯盟集結全國交通重點院校、科研機構、裝備研發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開展學曆提升、技能培訓、管理培訓,充分發揮企業(ye) 規模優(you) 勢,突出院校專(zhuan) 業(ye) 特色,形成了企業(ye) 與(yu) 院校的良性互動機製。

  軌道交通作為(wei) 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人民網浙江頻道獲悉,產(chan) 教融合聯盟緊緊圍繞軌道交通這一領域,致力於(yu) 軌道交通人才隊伍培育、戰略發展研究以及前沿技術開發,為(wei) 交通強國、交通強省建設賦能。聯盟在原有68家基礎上新增46家單位,本次申請加入的成員單位,有千億(yi) 級央企、省市級國企,百億(yi) 級混合所有製、民營企業(ye) 和外資企業(ye) ,以及全國各地的職業(ye) 院校。這些單位的主營業(ye) 務均是圍繞軌道建設、裝備製造、智能維保、智能檢測、教學仿真、人才培養(yang) 等軌道交通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展開,將為(wei) 聯盟的生態鏈補充新的能量。

  傳(chuan) 統的產(chan) 教聯盟通常以學校為(wei) 主體(ti) ,而該聯盟則采用企業(ye) 與(yu) 學校“雙主體(ti) ”模式,即企業(ye) 需要什麽(me) 人才高校就培養(yang) 什麽(me) 人才,這樣可避免人才浪費、破解人才瓶頸、保證高質量發展。

  同時,研究型院校與(yu) 實踐型院校的“強強聯合”,也成為(wei) 該聯盟的一大亮點。通過科研創新與(yu) 實踐操作的優(you) 勢互補,產(chan) 教融合聯盟預計每年可為(wei) 軌道交通事業(ye) 培養(yang) 5000名“精兵”。

  近年來,聯盟單位在新型設備、智慧軌道、實訓基地、職業(ye) 技能鑒定等方麵進行了研究與(yu) 合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聯盟還組織開展了訂單班、軌道司機職業(ye) 技能競賽、軌道交通行業(ye) 知識賦能大賽、軌道交通智能運維技術與(yu) 裝備論壇、“十四五”軌道交通人才培養(yang) 發展論壇等活動,通過輸送高層次軌道交通技術及管理人才,為(wei) 軌道交通行業(ye) 提供人才支撐。

  數字賦能新發展:一大批“黑科技”支撐行業(ye) 發展未來

  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浙江省軌道交通產(chan) 教融合聯盟特聘專(zhuan) 家張衛華表示:“數字化是未來軌道交通領域的大趨勢,為(wei) 此,第一步要在管理層麵完成數字平台的搭建,實現管理的聯動;第二要在技術層麵進一步實現‘數字孿生’,精準實現車輛安全性、平穩性等狀態的實時監測、評估與(yu) 健康管理。”

  近年來,產(chan) 教融合聯盟成員單位長期致力於(yu) 軌道交通領域的科學技術及工程技術研發合作,解決(jue) 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過程中的技術瓶頸問題,推動成果轉化應用。  

  數字化改革和數字經濟的先發優(you) 勢,是浙江在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方麵的一大特色。浙江軌道集團旗下負責軌道智能業(ye) 務的上海申浙數智軌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鄭上誌介紹:“‘數字軌道’是‘數字交投’的重要一環,是為(wei) 統一軌道和鐵路交通建設、運營、管理而定製的一套數字化平台解決(jue) 方案,通過連接以省為(wei) 主鐵路建設、軌道運營項目的網絡係統,實現對全域內(nei) 軌道運營、鐵路建設、安全管理、資產(chan) 經營等數據的匯總和動態掌握。”

  “軌道醫院1.0”“智慧車站”“智慧工地”等一係列豐(feng) 富的“數字軌道”應用場景也落地見效。如今,“軌道醫院1.0”已在浙江交通集團杭海城際上投入運用,這一集狀態感知、數據分析、運維決(jue) 策於(yu) 一體(ti) 的軌道交通綜合運維平台,能夠從(cong) 不同方麵為(wei) 列車提供由內(nei) 到外的深度“私人服務”,大大提高了運維效率,原本需要15天才能完成一輪的碳滑板檢測工作,現在3天就可以完成,而且以無人化、少人化的工作場景最大限度減少了作業(ye) 危險。“軌道醫院”建成後,將實現車載機電設備600多項、車體(ti) 外觀133項、軌道22項常見故障及病害實時檢測診斷。

  除此之外,在杭海城際的臨(lin) 平南站,智能服務感測、智慧大屏等無處不在的設施設備,可對人員、客流、設備等進行實時管控,使出行變得更加安全、高效、有序;在浙江交通集團主導建設的杭溫鐵路二期項目上,建設者們(men) 通過操作3D斷麵掃描儀(yi) ,可即時、精確地獲取隧道工作麵岩石強度及岩體(ti) 完整程度等信息,為(wei) 後續施工、支護工作實現“探路”作用……

  “數字軌道”時代正迎麵而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