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鐵項目當助理管理員
原標題:我在高鐵項目當助理管理員
10月24日,記者“加入”省發展改革委鐵路和機場建設管理處,擔任高鐵項目助理管理員。
“咋穿成這個(ge) 樣子就來了?”上午9點,剛剛報到,記者就被“職業(ye) 導師”、省發展改革委鐵路和機場建設管理處科員謝洪源“吐槽”了。在他看來,記者穿的灰色褲子和藍色襯衫,與(yu) 工作要求不符。
本以為(wei) 高鐵項目助理管理員就是在辦公室收發文件、整理資料,著裝要求或許更正式。沒想到,一天下來,記者渾身沾滿了泥土。
“較真是必修課”
“看一下,開會(hui) 要用。”記者剛坐下,謝洪源就拿來一堆10月份第二周成自宜高鐵項目施工進度材料。他說,要標注出進度異常的部分,“10點開處務會(hui) ,到時處長要挨個(ge) 討論。”
接過10多頁材料,記者用筆勾勾畫畫,不到20分鍾就打算“交卷”。謝洪源接過材料,歎了一口氣,開始了“再加工”。“這個(ge) 隻說建材采購情況,沒說進度;這裏隻說了資金單位情況,沒提征地流程進展……”一邊“再加工”,謝洪源一邊向記者講解看資料的“門道”:在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時,一些項目施工方會(hui) “報喜不報憂”,而沒有提到或者少提到的“憂”,才是項目管理員需要格外關(guan) 注的重點——
因為(wei)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鬥大的風”,往往一個(ge) 小問題,如環評要件不齊、用地手續不完善、征地進度緩慢、工程設備不足、施工道路標準低等,就能影響總投資幾百億(yi) 元項目的進展。“較真是必修課!”已從(cong) 事在建鐵路項目管理工作5年多的謝洪源感慨道。
正說著,省發展改革委鐵路和機場建設管理處處長楊川夾著文件袋走了進來,大夥(huo) 不約而同地把手中的“答卷”交到了楊川手中,準備開處務會(hui) 。
看材料,楊川開始挨個(ge) 項目分析進展情況和施工製約因素,記者負責管理的成自宜高鐵項目被重點“點名”。“進度已經很快了。不過,你們(men) 還是要再跑一趟,給他們(men) 提提速。”安排完工作,楊川把材料回遞給記者,上麵又多了幾行關(guan) 於(yu) 工地現場管理細節的批注。
現場了解項目“堵點”
“先給他們(men) 打電話,了解下大致情況,再通知項目部我們(men) 下午兩(liang) 點過要來一趟。順序不要亂(luan) 了……”處務會(hui) 剛開完,謝洪源就給了記者一個(ge) 電話。他解釋,這樣做無形中就給施工單位傳(chuan) 遞了信號:項目很受重視,速度要加快!
電話溝通過程,印證了楊川和謝洪源的猜測。成自宜高鐵項目部反饋,項目的軌道鋪設計劃重新調整至春節後;項目起點的天府站站台層及以下主體(ti) 結構工程進度要慢於(yu) 軌道鋪設進度。
“你是記者,觀察能力比較強,一會(hui) 兒(er) 到現場多看多問。”午飯後,一行人乘車出發,謝洪源叮囑記者:“趁著路上的功夫,再把上午的材料看一遍。”
下午兩(liang) 點,汽車在天府新區太平街道天燈村停下。在成自宜高鐵項目部會(hui) 議室,大家剛坐下,記者問了兩(liang) 個(ge) 問題:軌道鋪設為(wei) 啥延期?征地手續卡在哪了?
成自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成自宜鐵路分為(wei) 成自鐵路和自宜鐵路施工、管理)工會(hui) 主席王衛敏解釋,近期雨水較多,部分施工道路推進不快;征地手續已經開始進入審批流程……“總的來看,不影響原計劃的明年底全線貫通。”他說,為(wei) 了達到冬季施工環保要求,單是成都段就配備灑水車、霧炮、水源噴淋等防塵降噪設備數十套,“盡量降低對進度的影響。”
中鐵十二局項目部指揮長朱國平接過話頭繼續解釋,中鐵十二局項目部承擔的天府站站台層及以下主體(ti) 結構工程沒能提速,主要是受設計方案推遲影響,不過,眼下已有2000多人進場施工。“我們(men) 也保證,春節期間仍有不少於(yu) 100人現場作業(ye) 。預計後年,總建築麵積61萬(wan) 平方米的天府站站台層及以下主體(ti) 結構工程及時交付使用,不影響與(yu) 成都地鐵18號線、19號線及26號線的接入與(yu) 開通。”
問完相關(guan) 情況,大夥(huo) 兒(er) 一人戴上一頂安全帽,走進工地。記者追問:“料場管理得很精細,是建材供應有問題嗎?”
“貨源沒問題,就是價(jia) 格比8月份漲了15%。”王衛敏和朱國平說,砂石價(jia) 格上漲,的確給施工單位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眼下還能克服。說完,他們(men) 對視一眼,似乎是在表揚剛才的提問。而此時,大夥(huo) 已經被工程車輛濺了一身泥水。
體(ti) 驗心得
很後悔說了兩(liang) 次“我懂了”
一天的體(ti) 驗中,記者遭受了兩(liang) 次“白眼”。每一次,都是因為(wei) 說了一句口頭禪——“我懂了”。
第一次,是在和楊川溝通成自宜高鐵軌道鋪設情況,一句“按原定計劃,保障施工進度”被我輕易放過。楊川卻在上麵打了一個(ge) 大大的問號,要求把具體(ti) 進度問清楚。項目進度表上清清楚楚,為(wei) 何還要追問?但項目施工方的反饋卻讓記者意外:這裏所說的原定計劃,指的是項目整體(ti) 施工計劃,而非此前一周報告的計劃。
第二次,是在工地現場。“沒改哇?”在詢問地下水防滲漏措施是否近期調整過時,記者自以為(wei) 聽懂了。但工作人員還是堅持解釋:入秋以來雨水較多,防滲漏措施的確升級了不少。
“重大項目作為(wei) 促投資、穩增長的‘牛鼻子’,容不得半點馬虎。項目管理是個(ge) 精細活,也是充滿了變數的活,多問問總沒錯。”傍晚,一天的高鐵項目助理管理員體(ti) 驗結束前,記者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不經意地對謝洪源說了這句話,更是說給自己聽的。(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王成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