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中國道路中國夢·不負囑托更奮發⑩)

發布時間:2022-10-31 17:11:00來源: 人民日報

  烏(wu) 蘭(lan) 牧騎是“紅色文藝輕騎兵”,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產(chan) 生活特點而誕生的文化工作隊,深受廣大農(nong) 牧民歡迎。1995年退伍後,我來到內(nei) 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烏(wu) 蘭(lan) 牧騎工作,至今已為(wei) 農(nong) 牧民演出27年。2017年10月,在排練節目間隙,我們(men) 16名隊員圍坐在一起,回憶過往、暢想未來,決(jue) 定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一封信,匯報烏(wu) 蘭(lan) 牧騎60年來的發展情況,表達為(wei) 繁榮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事業(ye) 多作貢獻的決(jue) 心。

  沒過多久,我們(men) 就收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記得那天大家都特別激動,把這封信讀了好多遍。“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chuan) 得開、留得下的優(you) 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勉勵,對於(yu) 我們(men) 每一名文藝工作者都是巨大的鼓舞。隊員剛寶力道和吉雅圖,當天夜裏就創作出了好來寶《乘愛啟程》和歌曲《珍貴的回信》。

  烏(wu) 蘭(lan) 牧騎是我們(men) 黨(dang) 一手創建的文藝工作隊伍。作為(wei) 全國第一支烏(wu) 蘭(lan) 牧騎,1957年蘇尼特右旗烏(wu) 蘭(lan) 牧騎剛成立時,整支隊伍才9個(ge) 人,演出時隻有一些簡單的樂(le) 器、道具和兩(liang) 輛馬車。草原幅員遼闊,農(nong) 牧民居住較為(wei) 分散,為(wei) 了一場演出,烏(wu) 蘭(lan) 牧騎隊員往往要在戈壁、草原走上幾天幾夜。“讓草原上所有的農(nong) 牧民都能觀看到烏(wu) 蘭(lan) 牧騎的演出。”前輩們(men) 對事業(ye) 的那份熱愛,對黨(dang) 和人民的那份深情,為(wei) 我們(men) 樹立了學習(xi) 榜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回信中指出:“烏(wu) 蘭(lan) 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演出,既是我們(men) 工作的責任所在,也是我們(men) 進行文藝創作的靈感來源。烏(wu) 蘭(lan) 牧騎經常開展文化下鄉(xiang) 活動,同時進行采風創作,不斷豐(feng) 富演出內(nei) 容。牧民在冬春季接羊羔、春季剪羊毛、秋季打草儲(chu) 草,給我們(men) 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們(men) 把勞動之美搬上舞台,創作演出了《打草舞》《接羔舞》《剪羊毛》等文藝作品。我們(men) 希望,在火熱的生活中汲取營養(yang) 、積累經驗,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基層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也對烏(wu) 蘭(lan) 牧騎服務內(nei) 容和方式提出新要求。近年來,蘇尼特右旗烏(wu) 蘭(lan) 牧騎牽頭實施“烏(wu) 蘭(lan) 牧騎+”誌願服務項目,和相關(guan) 部門一起,為(wei) 農(nong) 牧民及時提供政策谘詢、技術指導、送醫送藥等服務。始終做到人民在哪裏、哪裏就是中心,努力把黨(dang) 的聲音和關(guan) 懷傳(chuan) 遞給農(nong) 牧民,以精準誌願服務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就能不斷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我們(men) 的演出條件越來越好,各方麵的保障也越來越到位。去年12月,“百團千場”下基層惠民演出活動在蘇尼特右旗啟動,為(wei) 農(nong) 牧民送去豐(feng) 富多彩的文藝節目。我們(men) 也在新媒體(ti) 平台開設賬號,經常發布下鄉(xiang) 演出的短視頻,方便各地網友觀看。群眾(zhong) 的所思所盼,就是我們(men) 的努力方向。我們(men) 會(hui) 繼續努力奮鬥,紮根生活沃土,推動文藝創新,為(wei) 發展文化事業(ye) 、服務基層群眾(zhong) 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為(wei) 內(nei) 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wu) 蘭(lan) 牧騎舞蹈隊隊長,本報記者張棖采訪整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