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陽:小店升級改造 造福一方鄉親
“走,到老沈的小店轉轉去。”日前,在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譚家灣鎮核桃樹埡村,剛吃過晚飯的村民郭從(cong) 權就忙著吆喝老伴兒(er) 出門遛彎兒(er) 。
如今,在核桃樹埡村,沈兆有的商店是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每逢夜幕降臨(lin) ,村民都愛走過去,或看電視,或打撲克,或拉家常,好不愜意。臨(lin) 走時,不少村民還不忘順便捎上一些生活日用品。
“現在店麵形象好起來了,人流量自然也跟上來了,生意肯定比以前好得多!”談及自家商店經營變化,沈兆有樂(le) 嗬嗬地說道。
2009年,沈兆有利用自建房屋開了這家山村傳(chuan) 統小商店,與(yu) 老伴兒(er) 共同打理生意。早前生意還算紅火,小日子過得也是有滋有味。然而,近年來,由於(yu) 老伴兒(er) 身體(ti) 不適不再參與(yu) 打理,加之受疫情和電商經濟影響,很多老熟客都不再光顧,導致商店經營狀況每況愈下。沈兆有急得像熱鍋的螞蟻,卻又一時間找不到有效的破解之法。
“那段時間,我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一次性多購進商品,在價(jia) 格上適度地給予優(you) 惠,甚至想過為(wei) 大家送貨上門,但是由於(yu) 客流跟不上,最終的結果都是不盡人意。”回想當時步履維艱的經營困境,沈兆有至今仍然心有餘(yu) 悸。
正當沈兆有心灰意冷之時,商店迎來了新的轉機。2021年7月,湖北省煙草專(zhuan) 賣局(公司)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隊正式進駐核桃樹埡村。在了解到沈兆有的實際困難後,借助行業(ye) 大力推進農(nong) 網建設的東(dong) 風,駐村工作隊員第一時間與(yu) 十堰市煙草專(zhuan) 賣局(公司)對接溝通,組織工作專(zhuan) 班對沈兆有的商店進行集中會(hui) 診。
“思想觀念比較陳舊,商店位置雖然有臨(lin) 近公路的優(you) 勢,但是很多是過路客,回頭客不多。”“房屋年久失修,昏暗的燈光讓人一進來就產(chan) 生很強的‘年代感’,大大降低了顧客的購買(mai) 欲。”“商品品類單一,陳列雜亂(luan) 無章,有的商品經常不夠賣,有的商品卻堆滿過道,說明存銷管理存在較大問題。”經過激烈的頭腦風暴,工作專(zhuan) 班很快就找到了問題的症結所在。精準對症下藥,成為(wei) 了破解眼前問題的有效方法。
“老沈,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三分長相七分扮’,做生意也是這個(ge) 理兒(er) 。你的商店位置好,又方便停車,首當其衝(chong) 的是要有一個(ge) 醒目的門頭。”在鄖陽區煙草專(zhuan) 賣局片區客戶經理楊誌的建議下,沈兆有決(jue) 定從(cong) 提升商店的外部形象入手。
隨後,當地煙草部門把沈兆有的商店納入全市農(nong) 村示範零售終端建設傾(qing) 力打造,反複溝通協商量身定做升級改造方案,並迅速付諸於(yu) 行動。經過一個(ge) 多月的努力,沈兆有的商店迎來了華麗(li) 轉身——黃綠相間的“知音便民”商店門頭分外引人注目,曾經昏暗的燈光和雜亂(luan) 的商品陳列已不複存在,映入眼簾的是窗明幾淨的新環境,明亮的燈光,整齊的貨架,完善的功能分區……
“老沈,外在形象跟上了,內(nei) 在管理可不能拖後腿啊!”看到沈兆有的商店越來越熱鬧,楊誌不失時機地建議。
借助現代農(nong) 網終端改造,沈兆有在店內(nei) 接入了互聯網,不僅(jin) 自己用起了 “雙屏機”和雲(yun) POS係統,還設置了無線網絡供鄉(xiang) 親(qin) 們(men) 免費使用。此外,沈兆有添設了土特產(chan) 專(zhuan) 櫃、應急醫護箱,做起了快遞代收代寄、貨物臨(lin) 時寄存等便民增值服務功能。
“加入‘知音便民’終端,讓我在增加經營收入的同時,還能夠更好地為(wei) 村民服務,我很樂(le) 意、很開心。家門前的這一塊兒(er) 空地,我準備盡快平整出來作為(wei) 村民跳廣場舞的場地。”談及下一步打算,重拾經營信心沈兆有幹勁滿滿。(圖/文 夏陽、席曙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