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管家式養老"試點一個月零差評 試點範圍明年將擴展到10至15個街道

發布時間:2022-11-09 15:02:00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首個(ge) 創新完善養(yang) 老服務模式試點在西城區廣內(nei) 街道運行近一個(ge) 月,服務均為(wei) “零差評”。昨天,記者從(cong) 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管家式養(yang) 老”在廣內(nei) 街道的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接下來將以本市中心城區為(wei) 重點,逐步向西城區其他街道乃至全市推廣複製,力爭(zheng) 明年在10到15個(ge) 街道落地。

  花錢差不多服務更專(zhuan) 業(ye)

  自從(cong) 簽約了居家護理服務,家住廣內(nei) 街道的劉海寧阿姨感覺輕鬆不少。劉阿姨的老伴今年80歲,2019年腦出血後,身體(ti) 便越來越差。“一開始是走路慢,後來需要助行器或推著車走,再後來就隻能坐輪椅了。”為(wei) 了照顧老伴,劉阿姨請了多位保姆,但都不盡如人意。前段時間,她在電視上看到廣內(nei) 街道啟動創新完善養(yang) 老服務模式試點的新聞,於(yu) 是便和社區的養(yang) 老管家取得了聯係。

  “他們(men) 真的是用心在服務,給人感覺很踏實。”劉阿姨說,養(yang) 老管家在了解到她的情況後,很快就安排評估師上門對老人進行了評估,並製定了服務方案。養(yang) 老護理員來到家裏不到一個(ge) 月,老兩(liang) 口的生活已經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除了一天三頓飯、打掃衛生外,養(yang) 老護理員還能為(wei) 老人提供許多康複護理方麵的服務。劉阿姨說,護理員為(wei) 老伴泡腳揉腳,每天推著老伴外出鍛煉,“有時我們(men) 說話急了些,護理員也不生氣,而是和聲細語地開導,讓我們(men) 有一個(ge) 好的心情。”經過一段時間的專(zhuan) 業(ye) 照護,劉阿姨老伴的身體(ti) 出現好轉,居然能扶著輪椅走幾步了。

  劉阿姨算了一筆賬:請一位住家的保姆照顧老伴,每月要5500元到6500元;而現在是由專(zhuan) 業(ye) 的養(yang) 老護理員來照顧,每月也是6500元左右,兩(liang) 者相差無幾。“相對而言,護理員服務專(zhuan) 業(ye) 全麵,讓我們(men) 放心。”劉阿姨對養(yang) 老護理員的服務讚不絕口。

  今年10月,為(wei) 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yang) 老需求,解決(jue) 養(yang) 老服務“買(mai) 不到”“買(mai) 不起”的問題,市民政局啟動創新完善養(yang) 老服務模式試點,為(wei) 居家老年人提供專(zhuan) 業(ye) 化、品質化、平價(jia) 化的養(yang) 老服務。10月10日,首個(ge) 試點在廣內(nei) 街道正式啟動。該試點由北京康養(yang) 集團負責運營,組建了一支由養(yang) 老管家、護理員、誌願者組成的專(zhuan) 業(ye) 化養(yang) 老服務隊伍,並製定了7大類98項養(yang) 老服務的服務規範,為(wei) 老人提供標準化的服務。

  服務老人的“朋友圈”不斷壯大

  “從(cong) 目前試點一個(ge) 月的情況來看,助餐、助潔、上門修腳、理發等服務是老年人最普遍的需求項目,所有項目都是零差評。”北京康養(yang) 集團副總經理張碩介紹,隨著試點工作的啟動,“北康養(yang) E家”智能化供需對接平台已正式上線。老年人可以通過在平台上注冊(ce) 、下單,或通過撥打400電話呼叫養(yang) 老管家。目前,已有超過500位老年人在該平台注冊(ce) 。為(wei) 優(you) 化服務供給能力,提升養(yang) 老服務品質,試點還引入了家政護理類、助潔助浴類、中醫理療類、老年助餐類等20家優(you) 質服務供應商,儲(chu) 備了29家意向合作商,試點工作的“朋友圈”不斷壯大。

  “用一句話概括,新時代首都老年人需要‘家的氛圍,專(zhuan) 業(ye) 化的服務’。”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黃石鬆說,老年人需要的是整合式、一站式的服務,希望服務能夠“就近就便”,服務質量要可靠、可追溯。“最為(wei) 關(guan) 鍵的是,價(jia) 格是可承受的。”黃石鬆表示,新時代的北京,需要構建一個(ge) 機構、社區、居家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融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

  探索破解大城市養(yang) 老難題

  通過創新完善養(yang) 老服務模式試點,本市將探索破解大城市養(yang) 老難題的“北京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據了解,本市將以市中心城區為(wei) 重點,逐步向西城區其他街道乃至全市推廣複製,力爭(zheng) 在2023年擴展到10至15個(ge) 街道。

  “下一步,我們(men) 準備在朝陽區的城鄉(xiang) 結合部、海澱區高知高齡集中的高校大院區域,以及人口密度大的回天地區,通過依托既有養(yang) 老服務設施或者建設居家養(yang) 老服務示範中心等方式,繼續落地創新試點,為(wei) 總結居家養(yang) 老服務模式和規律積累更多的經驗。”市民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