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物業+養老 讓老人足不出戶享受專業服務

發布時間:2022-11-09 16:39:00來源: 新華日報

  天剛蒙蒙亮,南京市鼓樓區江東(dong) 街道銀城花園小區的物業(ye) 養(yang) 老護理員宋春秀從(cong) 一戶居民家陽台的折疊床上醒來,她邊整理衣服邊麻溜地起床,還不時往臥室裏探頭,看到88歲的胡英老人安穩地躺著,均勻地吸著氧,頓時踏實許多。銀城花園小區是南京先行探索“物業(ye) +養(yang) 老”服務的試點社區之一,首批老人足不出戶可享受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服務。

  提供“夜間陪護”,居家養(yang) 老升級

  “我不僅(jin) 是護理員,也是小區的老居民,街坊鄰裏都很熟悉。”據不完全統計,宋春秀先後上門服務過60位周邊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陪伴等。每次離開老人家時,宋春秀都會(hui) 仔細檢查氧氣導管、鼻塞、氧氣瓶,確認無異樣後才離開。“老人患有嚴(yan) 重的慢性呼吸衰竭,需要長期低流量吸氧,氧氣流量每分鍾1升至2升,需要專(zhuan) 業(ye) 人員進行調試。”宋春秀說,老人子女有時去外地出差,漫漫長夜誰來“盯著”氧氣瓶呢?與(yu) 小區物業(ye) 簽約的護理員宋春秀便承接了這項服務。自去年4月以來,她時不時到老人家提供“夜間陪護”,讓老人子女十分安心。

  記者采訪獲悉,南京市秦淮區五老村街道也在嚐試與(yu) 明商集團、江蘇瑞芝康健老年產(chan) 業(ye) 集團進行戰略合作,探索以紅花地片區為(wei) 試點,推進老舊小區“物業(ye) +養(yang) 老”服務模式,發展助餐、家政、代購、老年大學、精神慰藉等養(yang) 老服務,破解老舊小區養(yang) 老配套緊缺、服務供應不足等難題,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營成本和老人購買(mai) 服務的支出成本。

  養(yang) 老是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的民生工程。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yang) 老事業(ye) 和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ti) 老年人享有基本養(yang) 老服務。我省目前建有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中心1.8萬(wan) 個(ge) ,老年人助餐點4000餘(yu) 個(ge) ,290餘(yu) 萬(wan) 老年人接受居家上門服務。作為(wei) 全國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南京在“家庭養(yang) 老床位”創新探索基礎上,對部分老舊小區試點引入物業(ye) 資源,探索“物業(ye) +養(yang) 老”服務,讓社區居家養(yang) 老資源更均衡,讓服務更可及。

  鏈接物業(ye) 資源,激發市場活力

  “平時,我們(men) 在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打牌、唱歌,需要時有物業(ye) 養(yang) 老機構的修腳師、助浴師上門服務。”銀城花園小區老居民張華說,沒想到住在老小區有這麽(me) 多好處。

  “社區讓出辦公樓、整理閑置空地,將300平方米場地設為(wei) 居家養(yang) 老服務站點,輻射周邊小區。”銀城花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梁英告訴記者,社區以“1+0.5”模式開展“物業(ye) +養(yang) 老”服務,即一位護理員負責照料老人,物業(ye) 經理在做好物業(ye) 本職工作的同時,輔佐護理員照看老人。

  “打造‘蘇適養(yang) 老’品牌,我們(men) 正在探索具有江蘇特色的人口老齡化應對之路。”省民政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江蘇是全國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hui) 且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之一,老年人口規模大、比例高、增速快。麵對“銀發浪潮”,民政部門正在構建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的養(yang) 老服務供給體(ti) 係,為(wei) 廣大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價(jia) 格合理、方便可及的普惠養(yang) 老服務,不斷發揮市場在養(yang) 老服務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社會(hui) 養(yang) 老力量正在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江蘇省各地正在建立統一、開放、有序的市場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圍繞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醫等需要,豐(feng) 富老年產(chan) 品體(ti) 係。全省社會(hui) 力量開辦或經營的養(yang) 老床位占比達到70%,約有2.6萬(wan) 家與(yu) 養(yang) 老相關(guan) 的企業(ye) ,占全國總量的9%。

  以“物業(ye) +養(yang) 老”試點為(wei) 例,去年,銀城集團的銀城物業(ye) 和銀城康養(yang) 兩(liang) 大板塊合資成立銀城怡家,在南京市鼓樓區率先探索以機構為(wei) 支撐、物業(ye) 為(wei) 依托、居家為(wei) 基礎的“物業(ye) +養(yang) 老”協同化服務新模式。南京銀城怡家養(yang) 老服務有限公司居家事業(ye) 部經理蘆啟新介紹,該項目已率先在江東(dong) 街道4個(ge) 小區先行先試,32名養(yang) 老護理員經過專(zhuan) 業(ye) 崗前培訓,為(wei) 轄區居民提供“一站式”居家養(yang) 老服務。

  向“標準化”轉變,服務更加規範

  試點前期,銀城物業(ye) 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轄區60周歲以上老人進行全覆蓋評估,以樓棟房號為(wei) 單元,建立老年人聯係卡、健康檔案、評估檔案、需求檔案等,為(wei) “物業(ye) +養(yang) 老”對象匹配服務提供便利條件。

  “具有養(yang) 老服務資質的物業(ye) 公司參與(yu) 社區居家養(yang) 老,好處很多——距離更近、人手更多、覆蓋麵更廣。相對於(yu) 普通家政服務,我們(men) 提供的服務更精細、護理更專(zhuan) 業(ye) 。”蘆啟新說,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為(wei) 江東(dong) 街道2100位老年人提供居家養(yang) 老服務。

  南京市江寧區東(dong) 山街道等地紛紛聯合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服務組織,建立了一批物業(ye) 服務小站,物業(ye) 的熟絡感讓服務得以快速推進。但采訪中記者也發現,有很多老人對居家上門養(yang) 老服務的質量不太放心,怕服務不標準不規範。對此,我省已成立省級養(yang) 老服務標準化委員會(hui) ,製定《養(yang) 老機構等級評定細則》《江蘇省家庭養(yang) 老照護床位建設和服務基本規範》《城市街道綜合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建設及運營規範》等一批省級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標準,助力養(yang) 老服務從(cong) “經驗型”向“標準化”轉變。

  省民政廳等12部門還聯合出台《江蘇省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2-2024)》,方案指出,相對其他企業(ye) 或機構而言,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具有居家養(yang) 老服務突出優(you) 勢:鄰近性、常駐社區、居民信任度高、在小區有場地等,要求推動“物業(ye) +”“家政+”養(yang) 老服務融合發展,使更多社區老人居家享受到“物業(ye) +養(yang) 老”服務。(唐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