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捐一把椅” 暖一座城
臨(lin) 近傍晚,在蕪湖市神山公園的東(dong) 入口,76歲的陳美玉,正悠閑自得地坐在公園椅上自顧自地刷著手機。經詢問方才得知,她在等鍛煉的老伴。
其實,這也是陳美玉老兩(liang) 口的生活日常,每周逛兩(liang) 趟神山公園,已經成了多年來的習(xi) 慣。
“一般都會(hui) 錯開周末,平日人少的時候,一起過來走走路。老頭子去鍛煉,我就在一旁候著。過去椅子少隻能坐在草地上,現在不一樣了,新裝的靠背長椅,既美觀又舒坦。”說這話的時候,陳美玉一個(ge) 勁地誇好。
一把公園座椅,是城市的細節所在,是城市的人文關(guan) 懷,更是城市的溫度體(ti) 現。
如何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今年8月22日,蕪湖市打造最幹淨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起了一場公益捐贈,倡議廣大市民和城市合夥(huo) 人捐出一把座椅,為(wei) 城市這個(ge) 大家庭,增添一把小“家具”。
倡議一經發出,短短兩(liang) 周時間,蕪湖市共有163家單位和個(ge) 人累計捐款56.48萬(wan) 元、實物捐贈座椅120把,按照招標座椅核價(jia) 計算,合計捐出了712把座椅。
截至目前,已經在神山公園和部分道路、口袋公園安裝了270把。剩餘(yu) 的座椅已掛網公開招標,將在12月底前陸續安裝到其他公園、輕軌沿線和主要道路。
與(yu) 傳(chuan) 統的公共座椅不同,首批在神山公園亮相的座椅,不光可以供市民歇腳,它們(men) 還有話對大家說。“在座椅的靠背上,都印有一張銘牌,上麵除了捐贈者落款,還有摘自蕪湖‘共讀計劃’的名言警句。”蕪湖市城管局園林管理科科長錢元元介紹道。
“幸福有兩(liang) 個(ge) 支柱:一個(ge) 是愛,另一個(ge) 是留住愛的生活方式。”在位於(yu) 芙蓉湖畔的一把座椅上,這句話格外醒目,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愛心人士周曉雲(yun) 的名字也赫然在目。
市民群眾(zhong) 的熱情,是城市治理的溫度。
公共場所安裝座椅,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政府采購,通過發動群眾(zhong) 和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效果就大大不同,這也是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生動案例。
錢元元說,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把市民朋友的愛心定格在城市裏,反過來,也為(wei) 市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城市建設搭建了平台、暢通了渠道、提供了機會(hui) 。
從(cong) 公益倡導到“家具”捐贈,再到最終座椅的落地,充分體(ti) 現了蕪湖在城市管理中的“共建共享”理念,同時也彰顯了市民朋友參與(yu) 城市建設管理的高漲熱情。
“發動市民群眾(zhong) 、城市合夥(huo) 人等一起來參與(yu) 城市建設非常有意義(yi) ,既讓大家有實實在在的參與(yu) 感和成就感,也讓城市品質更符合市民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向往。”蕪湖市“幹淨辦”相關(guan) 負責人說,“安一把座椅雖然事小,卻能夠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其實,在蕪湖體(ti) 現城市溫度的細枝末節並不止於(yu) 此。建設遮陽棚、送防油墊、建設“蕪小園”口袋公園等暖心之舉(ju) ,同樣好評如潮。
一把座椅,散布於(yu) 城市不同角落,顯得並不那麽(me) 起眼。但當人們(men) 走累了想歇一歇腳,或者坐下來看一看這座城市,抑或隻是想一個(ge) 人坐著發發呆,這把座椅又顯得那麽(me) 不可或缺。
蕪湖市“幹淨辦”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捐贈者來自不同單位、不同職業(ye) ,既有城市合夥(huo) 人,也有土生土長的“老蕪湖”,還有外來定居的“新蕪湖”。雖然各不相同,但初衷如一,就是這把座椅,將大家與(yu) 城市無縫連接。
一把座椅,傳(chuan) 遞的是溫度,體(ti) 悟的是溫情。
不僅(jin) 讓陳美玉和老伴一同豎拇指,還有網友即興(xing) 賦詩點讚:“禮賢才俊攬,紫雲(yun) 英璀璨。雲(yun) 閑憩有椅,樂(le) 居享惠贈。幹淨一座城,關(guan) 鍵在眾(zhong) 人。文明事事講,溫暖代代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