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引導高質量發展 預製菜有了“長三角標準”

發布時間:2022-11-29 20:54:00來源: 安徽日報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預製菜這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亦不例外。近期,長三角消保委聯盟以長三角區域內(nei) 預製菜市場發展狀況為(wei) 依托,聯合長三角三省一市餐飲行業(ye) 協會(hui) 、部分預製菜龍頭企業(ye) 共同起草了《長三角預製菜點質量及服務評價(jia) 規範》,引導長三角地區預製菜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預製菜,是指經過預加工、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作為(wei) 一種方便快捷的消費產(chan) 品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wei) 消費者餐桌上的新寵。這一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起,一方麵迎合了消費者對“懶人經濟”追捧,另一方麵也是餐飲企業(ye) 在疫情常態化情況下積極開辟新產(chan) 業(ye) 、尋求新賽道的重要舉(ju) 措。據相關(guan) 資料統計,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預製菜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均排在全國前列,長三角地區已形成規模性預製菜發展市場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然而,預製菜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的同時,由於(yu) 標準體(ti) 係不健全,行業(ye) 市場規範不統一等原因,預製菜市場魚龍混雜不可避免,也影響了消費者對預製菜的認知、評價(jia) 和選擇。今年2月,江蘇省消保委根據前期省內(nei) 預製菜市場消費調查情況,發布了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當前省內(nei) 預製菜產(chan) 業(ye) 主要存在五個(ge) 方麵的問題:一是預製菜食品安全不盡如人意,部分消費者反映預製菜存在菜品變質腐敗、食材不新鮮及過期現象;二是預製菜口味有待提升,未達到消費者預期;三是預製菜品標識信息標注不全,無法保障消費者知情需要;四是預製菜種類形式單一,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選擇需求;五是線上為(wei) 消費者主要購買(mai) 渠道,但物流配送慢、提貨問題多等影響消費者購買(mai) 體(ti) 驗。預製菜行業(ye) 做大做強,亟待製定和完善相關(guan) 標準。隻有製定標準,企業(ye) 方可根據消費者畫像、產(chan) 品定位等開發產(chan) 品、拓展市場;隻有製定標準,才能防止出現企業(ye) 參差不齊、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此次出台的團體(ti) 標準 《長三角預製菜點質量及服務評價(jia) 規範》主要針對消費者關(guan) 注的熱點和調查發現的問題,從(cong) 原材料、加工、包裝、標簽標識、貯存配送、還原度以及食品安全指標等多方麵提出了明確要求。並且,結合長三角預製菜市場實際情況加入了新的亮點:首先,從(cong) 消費者權益保護角度出發,進一步健全糾紛解決(jue) 機製。該標準既要求經營者加強自律,暢通溝通渠道,跟蹤用戶訴求,又鼓勵經營者接受他律,自覺接受社會(hui) 各界和廣大消費者的監督,配合行政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組織開展工作。二是從(cong) 環保角度出發,鼓勵倡導包裝綠色簡約。該標準除了要求菜點包裝材料和容器應符合相關(guan) 國家標準外,還對單件和整體(ti) 包裝進行分情況討論,且鼓勵使用環保可降解的包裝材料。三是從(cong) 保障知情權角度出發,對標簽規範予以明確。該標準要求預製菜企業(ye) 應在醒目位置標明產(chan) 品名稱、製作加工信息、食用方法、貯存方法、保質期及最佳品嚐期等。四是從(cong) 運輸安全保障出發,對預製菜品貯存、配送提出合理要求。貯存方麵,該標準明確了冷凍、冷藏及常溫預製菜點的貯存、運輸溫度區間,並要求企業(ye) 依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對臨(lin) 近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產(chan) 品及時清理,避免流入市場;配送方麵,除了對配送人員健康衛生、配送箱(包)等工具清潔消毒等提出要求外,還要求對直接入口、非直接入口、低溫保存、熱食配送的預製菜品,在配送過程中合理分隔,配送溫度及配送時間均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聯盟將根據標準實施情況,對標準不斷細化完善,確保標準更好地服務於(yu) 預製菜企業(ye) 經營和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並適時視情將團體(ti) 標準上升為(wei) 地方標準,進一步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彭園園)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