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立13處自然保護區保護長江江豚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高敬)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shu) 紅28日介紹,長江流域已建立保護長江江豚相關(guan) 的自然保護區13處,覆蓋了40%長江江豚的分布水域,保護近80%的種群。
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崔書(shu) 紅介紹,物種瀕危、滅絕是當前全球麵臨(lin) 的突出的普遍性問題,越發凸顯了全球采取共同行動、扭轉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被動局麵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他表示,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ge) 自然保護區和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麵禁捕。自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十年禁捕。2020年12月,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頒布,為(wei) 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調查顯示,2017年赤水河率先試點全麵禁捕後,赤水河魚類資源量增加了近1倍。2020年和2021年,鄱陽湖刀鱭的資源量增加,多年未見的鳤魚在長江中遊再次出現。在南京、武漢等長江幹流江段,“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出現頻率顯著增加,部分水域單個(ge) 聚集群體(ti) 達到60多頭。
崔書(shu) 紅說,下一步要落實長江保護法,落實好長江“十年禁漁”,深入推進水生態係統保護修複,持續推進長江流域珍稀、瀕危物種保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