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更多農村學生健康成長(評論員觀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教育”“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不久前,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為(wei)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以下簡稱“營養(yang) 改善計劃”),是助力學生健康成長、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促進教育公平發展的重要舉(ju) 措。自2011年啟動實施以來,各地推動工作機製不斷健全、覆蓋範圍不斷擴展、供餐質量不斷提高,使得農(nong) 村學生營養(yang) 狀況明顯改善、身體(ti) 素質明顯提升。統計數據顯示,從(cong) 2012年到2021年,營養(yang) 改善計劃實施地區男、女生平均身高累計增量和平均體(ti) 重累計增量均高於(yu) 全國農(nong) 村學生平均增長速度。看得見的變化,印證著營養(yang) 改善計劃取得的良好效果。
小小一餐飯,惠及大民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兩(liang) 次提高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膳食補助標準,學生營養(yang) 改善逐步實現從(cong) “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截至2021年底,營養(yang) 改善計劃已惠及學生3.5億(yi) 人次。農(nong) 村學校食堂供餐率不斷提高,軟硬件設施逐步完善,為(wei) 促進學生均衡膳食奠定了良好基礎。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還存在食品安全管理不嚴(yan) 格、資金使用管理不規範、供餐質量和水平不高等問題。對此,《辦法》指出要明確各級營養(yang) 改善計劃工作管理部門,安排專(zhuan) 人從(cong) 事日常管理工作,加強條件保障,確保工作落實到位,並在供餐管理、資金使用與(yu) 管理、采購管理等方麵提出一係列要求,必將有助於(yu) 持續鞏固營養(yang) 改善計劃成果,不斷促進農(nong) 村教育事業(ye) 發展和教育公平。
保障食品安全,是實施營養(yang) 改善計劃的監管重點,也是監管難點,須臾不可放鬆。要求學校食堂全麵推行明廚亮灶,嚴(yan) 格供餐配送管理,建立應急事件處置協調機製……《辦法》從(cong) 供餐方式、供餐內(nei) 容、供餐基本條件、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麵作出規定,對學校食堂、供餐企業(ye) (單位)、托餐家庭(個(ge) 人)、食堂從(cong) 業(ye) 人員等相關(guan) 方的責任予以細化,對教育、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等相關(guan) 職能部門的職責予以明確,有助於(yu) 兜牢食品安全底線。在此基礎上,加強營養(yang) 健康監測與(yu) 教育,引導合理膳食均衡營養(yang) ,持續推動餐品提質升級,可以讓農(nong) 村學生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營養(yang) 改善計劃實施範圍廣、牽涉環節多,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孩子身上,對於(yu) 實施主體(ti) 而言是不小的挑戰。對此,《辦法》給出了一係列有針對性的管理引導。比如,設立專(zhuan) 門的“采購管理”章節,重點對加強采購需求管理、及時公開采購意向、合理確定采購人和采購方式、嚴(yan) 格規範采購程序、規範合同管理、加強履約驗收等六個(ge) 方麵提出具體(ti) 要求;強調全麵實施績效管理、強化日常監管,要求提高營養(yang) 膳食補助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製等。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要各司其職、協同推進,共同把營養(yang) 改善計劃這項民心工程、暖心工程辦得更好。
持續改善農(nong) 村學生的營養(yang) 健康狀況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繼續堅持以學生為(wei) 中心,按照《辦法》規定實施好營養(yang) 改善計劃,大力推進學校食堂供餐,科學開展營養(yang) 健康監測,因地製宜開展膳食指導,定能更好促進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健康成長,為(wei) 提高民族素質、建設教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奠定更堅實基礎。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30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