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
本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鄭海鷗)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政府間委員會(hui) 第十七屆常會(hui) 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3個(ge) 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名冊(ce) ,居世界第一。
“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是有關(guan) 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製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采茶、製茶和飲茶。製茶師根據當地風土,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製等技藝,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wu) 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供人飲用與(yu) 分享,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習(xi) 俗,至今貫穿於(yu) 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儀(yi) 式和節慶活動中。
據悉,傳(chuan) 統製茶技藝主要集中於(yu)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dong) 的江南、江北、西南和華南四大茶區,相關(guan) 習(xi) 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布,為(wei) 多民族所共享。通過絲(si) 綢之路、茶馬古道、萬(wan) 裏茶道等,茶穿越曆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已經成為(wei) 中國與(yu) 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華文明與(yu) 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媒介,成為(wei) 人類文明共同的財富。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30日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