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非凡十年丨南通崇川:“幸福”變身記

發布時間:2022-11-30 09:51: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幸福”在哪裏?在江蘇南通,有一種回答是地名。

  幸福人家小區、幸福中學、幸福公園……在南通市崇川區幸福街道,幸福感又不僅(jin) 僅(jin) 體(ti) 現在地名上。眼下,豐(feng) 收後的萬(wan) 頃良田留有稻穀的餘(yu) 香,綜合物流示範園裏車來車往,安置小區整潔又漂亮。

  這個(ge) 南通主城區曾經最偏遠落後的農(nong) 業(ye) 鄉(xiang) ,如今已“破繭成蝶”,利用交通樞紐的區位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旺了,百姓富了。

航拍幸福街道。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航拍幸福街道。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建設軌道上的“幸福”

  南通火車站就位於(yu) 幸福街道。2016年5月,南通站開行動車組列車。“軌道上的幸福”逐漸成為(wei) 了南通北翼新門戶、區域新地標。

  在被稱為(wei) 動車4S店的南通動車所,機械師們(men) 正在檢修和諧號列車。所長蔣保金介紹,南通動車所於(yu) 2020年7月投入使用,進一步打開了南通、蘇中地區的通道,也讓蘇中、蘇北地區融入長三角經濟圈起到了關(guan) 鍵作用。目前,動車所配屬了48組標準動車組,主要開行深圳、龍岩、成都、重慶、徐州等方向的列車。

南京動車段南通動車所。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南京動車段南通動車所。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11月,南通進入“地鐵時代”,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運營,在建軌道交通2號線也將在2023年開通,2號線的起點站設在了幸福站。

  鐵路、軌道交通的交通優(you) 勢疊加,帶動了當地物流等現代服務業(ye) 的發展。近年來,幸福街道先後打造了占地1800畝(mu) 的東(dong) 部火車站北綜合物流園,林森物流、銘源物流、寶灣物流等百餘(yu) 家物流企業(ye) 先後入駐。南通綜合物流示範園累計入駐企業(ye) 253家,其中應稅銷售超千萬(wan) 元的企業(ye) 達到152家。

  幸福街道以南通站樞紐片區建設為(wei) 突破口,變過去交通劣勢為(wei) 優(you) 勢,不斷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加快從(cong) 城市外圍圈走向經濟地理中心點,持續優(you) 化“東(dong) 部火車站北綜合物流園、西部上海市北科技城、南部火車站前總部園、北部高效農(nong) 業(ye) 園區、中心街區”五大空間布局,走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隨著交通的便捷,買(mai) 房定居的人也多了起來。“這裏各項配套完善,小區還增加了小遊園,綠化也越來越好。”居民吳斌對記者說,這裏是名副其實的“幸福城”。

  交通還帶來了文旅業(ye) 的飛速發展,森林野生動物園、奇妙農(nong) 場等文旅景點紛紛落戶幸福街道。“帶孩子從(cong) 市裏過來,也就十來裏路程,下高架就到了。”市民楊誌軍(jun) 說。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促增長

  “十幾年前,工業(ye) 不過是小作坊,難成氣候,加上地理位置偏僻,鮮有人問津。”幸福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季衛星回憶說。

  季衛星介紹,當地原來的工業(ye) 園就是把小作坊式的企業(ye) 集中起來,投資小、人數少,技術含量低是40多家企業(ye) 的通病。“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推動企業(ye) 轉型升級,還要招引高精尖產(chan) 業(ye) 。” 他說。

  南通美亞(ya) 新型活性炭製品有限公司是轉型升級的本土企業(ye) ,其從(cong) 500平方米的廠房,發展到現在占地麵積30畝(mu) ,公司年納稅近5000萬(wan) 元。“發展背後既有地方政府的扶持,又有公司在科技研發和人才引進方麵的努力。”企業(ye) 負責人施誌泉說。

  一邊靠轉型,一邊要招引。從(cong) 2010年開始,南通與(yu) 上海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市北科技城項目。“我們(men) 抓住了這個(ge) 發展契機,目前落戶的產(chan) 業(ye) 主要包括汽車電子、醫療器械、新材料等。” 季衛星說。

  恒潤電子是一家綜合型的電子係統科技服務商,專(zhuan) 注於(yu) 為(wei) 汽車、無人運輸等領域的電子產(chan) 品、研發服務、智能駕駛等方麵提供解決(jue) 方案。企業(ye) 2017年注冊(ce) ,2019年投產(chan) ,2021年實現銷售10億(yi) 元。目前,二期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總投資22億(yi) 元,今年公司產(chan) 值預計達到12億(yi) 元。

  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是幸福街道集聚發展、創新發展、科學發展的縮影,其通過北京、上海、深圳、蘇南等多地聯動招商,目前引進企業(ye) 240多家,打造了南京郵電大學南通研究院等產(chan) 學研平台。幸福街道也緊緊圍繞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生命大健康和消費互聯網、在線新經濟的“3+1”產(chan) 業(ye) 布局,不斷實現產(chan) 業(ye) 集聚。

位於(yu) 幸福街道的“萬(wan) 頃良田”。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位於(yu) 幸福街道的“萬(wan) 頃良田”。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萬(wan) 頃良田”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年過六旬的居民施董兵居住在祖望社區的安置小區,“我們(men) 也過上城裏人的生活了,每個(ge) 月都能領到退休金,老兩(liang) 口年收入加起來將近4萬(wan) 元。”施董兵如今在“萬(wan) 頃良田”務工,每個(ge) 月又多增收2000多元,“哪像自己種地,掙不了幾個(ge) 錢,還擔心風險和收成。”

  在幸福街道,像施董兵這樣的新市民有2萬(wan) 多人。“有了‘萬(wan) 頃良田’,老百姓住進了安置小區,身份也從(cong) 農(nong) 民變成了市民,通過土地換保障都有了退休金,分到了安置房,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幸福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吳瀟瀟說。

  在“萬(wan) 頃良田”祖望社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業(ye) 基地,優(you) 質高產(chan) 的水稻品種“南粳46”畝(mu) 產(chan) 達600公斤以上,形成了享譽周邊的“祖望大米”品牌。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大力推進,基地同時也吸納了百餘(yu) 名村民為(wei) 職業(ye) 農(nong) 民。

  祖望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許鋒表示,老百姓不僅(jin) 有了穩定的生活保障,勞動力也解放出來了,可以就地務工,也可以做做其他營生。

  10餘(yu) 年來,幸福街道整合建成15000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2000畝(mu) 智慧農(nong) 業(ye) 基地,集中發展優(you) 質稻麥、設施蔬果兩(liang) 大主導產(chan) 業(ye) ,“祖望”“轉水”“南通良食”等特色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已進入全國市場。

  幸福街道為(wei) 將萬(wan) 頃良田建成省市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基地,目前正攜手國企蘇墾農(nong) 發及其他種糧大戶,打造高標準農(nong) 田“升級版”,通過接入物聯網、新建泵站、配套智能灌溉係統等,進一步統一地勢高差、提升自動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十年來,幸福街道置身於(yu) 發展大局,打造現代交通業(ye) 發展的‘新標杆’,高科技產(chan) 業(ye) 的‘智慧穀’,生態宜居的‘樣板房’,讓人民的幸福生活照進美好現實。”幸福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黃飛表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