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碳普惠 踐行綠生活
在“雙碳”背景下,全民參與(yu) 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降低個(ge) 人碳排放,是實現“3060”目標的重要手段。山西省碳普惠機製——“三晉綠色生活”小程序暨個(ge) 人碳賬本於(yu) 9月18日正式上線。作為(wei) 我省居民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參與(yu) “減汙降碳”的重要方式,“三晉綠色生活”微信小程序運行效果如何,對公眾(zhong) 產(chan) 生了怎樣的影響?日前,記者就相關(guan) 問題進行了采訪。
鼓勵開展碳普惠試點,推進居民生活各領域減排
11月29日一大早,在省城親(qin) 賢街居住的劉宏林騎了一輛美團單車,去位於(yu) 迎澤大街的一家公司上班,這段距離大約5公裏,他騎行了約23分鍾。隨著騎行結束,他在“三晉綠色生活”小程序上獲得了1250g的碳減排量。
打開“三晉綠色生活”小程序,用戶在不同場景下進行低碳活動都可以獲得相應的碳減排量。比如通過小程序前往美團單車平台,每騎行1公裏可以獲得250g的減排量;前往快電平台對新能源車進行充電,每充1度電可獲得460g減排量;前往“餓了麽(me) ”小程序點外賣,在下單界麵選擇“無需餐具”,每次可獲得45.72g的減排量。
這些居民個(ge) 人行為(wei) 都可以在“三晉綠色生活”小程序上獲得相應的碳減排量,“三晉綠色生活”上線兩(liang) 月餘(yu) ,成為(wei) 我省居民積極參與(yu) 碳減排,踐行綠色生活的重要幫手。
碳普惠是低碳權益惠及公眾(zhong) 的具體(ti) 表現,是一種實現多元參與(yu) 、多重價(jia) 值的低碳模式,是推動改變人們(men) 生活方式和行為(wei) ,讓每個(ge) 人參與(yu) 到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的重要手段,對於(yu) 推進全民減排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中國科學院一項研究表明,消費端如工業(ye) 過程、居民生活等碳排放已經占到碳排放總量的53%,消費端碳減排不容忽視。今年以來,多部門相繼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探索綠色消費積分製,鼓勵綠色消費”以及“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zhong) 參與(yu) 機製”。
今年4月,省生態環境廳和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山西省深化低碳試點推進近零碳排放示範工程建設實施方案》,鼓勵開展碳普惠試點建設,開發建設涵蓋交通、購物、餐飲、節能、旅遊等居民生活各個(ge) 領域低碳行為(wei) 的數據收集和碳普惠推廣平台,為(wei) 公眾(zhong) 的低碳行為(wei) 提供消費優(you) 惠、兌(dui) 換產(chan) 品和服務等,使公眾(zhong) 的低碳行為(wei) 得到有效激勵。
提供多種場景和激勵機製,鼓勵居民參與(yu) 減排
“三晉綠色生活”小程序暨個(ge) 人碳賬本納入了居民衣食住行遊的板塊,由“綠普惠雲(yun) ——碳減排數字賬本”作為(wei) 第三方綠色生活減碳計量底層平台提供支持,多家“碳普惠合作網絡”單位積極參與(yu) 平台建設,提供多種減排場景和激勵機製,打通了企業(ye) 合作壁壘,實現了減排數據濾重匯總,是我省數字碳中和的一個(ge) 典型案例。
記者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三晉綠色生活”,點擊進入並注冊(ce) 後,便開啟了自己的“低碳賬本”。記者看到,該小程序下方共有4方麵內(nei) 容,分別為(wei) “首頁”“個(ge) 人碳賬本”“積分兌(dui) 換”“我的”。記者進入了“首頁”,頁麵提供了“打卡賺積分”“三晉綠色生活”兩(liang) 大板塊。在“三晉綠色生活”板塊中再細分,還有“衣”“食”“住”“行”“遊”5個(ge) 下遊板塊,並在不同板塊接入了不同平台,如“行”接入了“美團單車”“青桔單車”“快電”“廣汽豐(feng) 田新能源車”等平台;“食”接入了“餓了麽(me) ”平台。
用戶可以在不同平台上踐行綠色行為(wei) ,如騎行共享單車、駕駛新能源汽車、不用一次性餐具、光盤行動、進行舊物回收等。這些低碳行為(wei) 都將被量化記錄到個(ge) 人碳賬本中,並獲得相應的綠色積分激勵。記者點擊“積分兌(dui) 換”通道,看到積分可用於(yu) 兌(dui) 換的獎勵,如山西文旅年卡、購物卡、綠色消費券、優(you) 惠券等。同時,不同平台也提供了各自的兌(dui) 換方式。
“三晉綠色生活”設置多種激勵機製,目的是將居民在各平台踐行的綠色行為(wei) 進行量化並記錄,匯集成個(ge) 人生活的碳賬本,實現了公眾(zhong) 在多種場景下明晰的碳減排量,為(wei) 居民日常的綠色行為(wei) 賦予綠色價(jia) 值,共同推動在全社會(hui) 的消費端進行碳減排,使“碳普惠”公眾(zhong) 參與(yu) 機製真正落地。
此外,公眾(zhong) 通過參與(yu) 不同形式的低碳活動所積累的減排量,可在小程序生成官方認證、個(ge) 人專(zhuan) 屬的“減排證書(shu) ”進行保存分享,點擊首頁的“減排證書(shu) ”,便可以查看個(ge) 人的減排稱號。
匯集社會(hui) 力量,激發公眾(zhong) 踐行綠色生活積極性
聯合國環境署《2020排放差距報告》指出,當前家庭消費溫室氣體(ti) 排放量約占全球排放總量的2/3,加快轉變公眾(zhong) 生活方式已成為(wei) 減緩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讓每個(ge) 人擁有數字碳賬本,量化減排行為(wei) ,形成服務個(ge) 人、企業(ye) 、政府的統一碳賬本,利用數字技術,把無形的綠色生活方式轉化為(wei) 有形的綠色價(jia) 值,匯集社會(hui) 力量,激發、保持公眾(zhong) 踐行綠色生活的積極性。
綠普惠聯合創始人孫東(dong) 傑在不久前說,山西省碳普惠平台“三晉綠色生活”在不到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裏,共有9個(ge) 場景企業(ye) 接入,帶動超過120萬(wan) 人踐行低碳,隨著低碳場景和激勵企業(ye) 的不斷加入,山西省的碳普惠成果也會(hui) 越發豐(feng) 碩。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一小程序將助力我省居民養(yang) 成綠色低碳生活習(xi) 慣,不斷釋放正向效益。不僅(jin) 如此,個(ge) 人低碳行為(wei) 的偏好會(hui) 直接影響企業(ye) 生產(chan) 的轉型,進一步助推生產(chan) 生活方式的綠色發展,為(wei) 我省轉型發展貢獻“綠色動能”。未來將會(hui) 吸引更多企業(ye) 、機構、公眾(zhong) 參與(yu) 我省碳普惠機製建設,積極推行綠色出行,倡導綠色消費,充分發揮各類社會(hui) 主體(ti) 作用,推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助力美麗(li) 山西建設。
“三晉綠色生活”小程序的推出,是我省實施消費端減碳的重要嚐試,對於(yu) 調動全社會(hui) 參與(yu) 生態環境治理,推動消費端減排全覆蓋,助力生產(chan) 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為(wei) 我省進一步實施“減汙降碳”注入新活力。截至記者發稿,“三晉綠色生活”統計的減排情況顯示:累計減排人數達130多萬(wan) 人,累計減排次數達2470多萬(wan) 餘(yu) 次,累計減排量達1.6萬(wan) 多噸。(記者程國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