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縣上胡村: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掛上“快進擋”
“借力創建國家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的東(dong) 風,發揮晉龍蛋雞的產(chan) 業(ye) 集群和淩雲(yun) 型煤工業(ye) 水蒸氣資源優(you) 勢,建設年產(chan) 1.2億(yi) 個(ge) 托盤項目………”
稷山縣化峪鎮上胡村推動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見行見效,錨定目標任務,盤活荒坡資源,引進投資5.5億(yi) 元的匯能權亞(ya) 100MW光伏發電項目;積極探索推進“集體(ti) +企業(ye) +農(nong) 戶”的“村辦企業(ye) ”模式,投資800餘(yu) 萬(wan) 元新建托盤廠已啟動。項目建成後,年可增加村集體(ti) 收入30萬(wan) 元,解決(jue) 50餘(yu) 人的務工就業(ye) 問題,壯大村集體(ti) 經濟有了新活力。
盤活“集體(ti) 資源”,守住集體(ti) 經濟“基本盤”
“對村集體(ti) 的資產(chan) 、資源、資金,論大小,我們(men) 都要緊緊攥在手裏、管理到位,確保實現保值增值。”上胡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主任原玉敏說,“多元化發展農(no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必須用彎道超車的辦法、高效的農(nong) 業(ye) 科技、現代化的物質裝備破解資源稟賦約束,不斷提高土地產(chan) 出率、勞動生產(chan) 率和資源利用率,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延鏈、補鏈、強鏈。”
在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中,稷山縣化峪鎮上胡村黨(dang) 支部村委會(hui) 堅持把學習(x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作為(wei) 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政治引領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首要任務來抓。之前,因集體(ti) 資源管理不到位,上胡村多年來集體(ti) 土地一直以較低價(jia) 對外租賃承包,群眾(zhong) 議論紛紛。今年,在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中,村裏開展了“清化收”專(zhuan) 項行動,讓村級資產(chan) 在“陽光下”公開公平合理操作進行。通過黨(dang) 員帶頭、幹部一線做工作,該村清查集體(ti) 土地150餘(yu) 畝(mu) ,清理不規範合同43份,全部重新完善簽定,年增加集體(ti) 經濟收入5萬(wan) 元。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清化收”這項實打實的專(zhuan) 項行動的實施,更鼓足了村民進一步投資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增收致富的勁頭。村民張某承包了80畝(mu) 地,規模化種植中藥材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他說:“現在承包的土地,合同上把價(jia) 格、條款、細則寫(xie) 得清清楚楚。有啥問題提出來,村幹部主動幫忙解決(jue) ,發展的心勁兒(er) 更高了。”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建設步伐。
喚醒“沉睡資產(chan) ”,激活集體(ti) 經濟“動力源”
位於(yu) 呂梁山腳下的上胡村,是個(ge) 典型的沿山村,荒坡麵積達3000畝(mu) 。如何盤活沉睡的集體(ti) 資產(chan) 、讓大片荒山轉化為(wei) 資源優(you) 勢、轉變為(wei) 經濟效益?該村“兩(liang) 委”一直在想辦法、找出路。2022年4月,光伏發電項目給上胡村帶來了轉機,理順2000餘(yu) 畝(mu) 的荒山資源,利用豐(feng) 富的日照條件,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年增加集體(ti) 經濟收入20萬(wan) 元。一步的成功,給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帶來了十足的底氣。
上胡村將集體(ti) 經濟收入返哺群眾(zhong) ,服務發展,用於(yu) 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鞏固基礎設施建設,讓群眾(zhong) 真正享受到發展集體(ti) 經濟帶來的幸福成果,群眾(zhong) 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今年,上胡村投資42萬(wan) 元鋪設主街道汙水管網2900米,投資4.5萬(wan) 元安裝太陽能路燈60盞,投資3萬(wan) 元對日間照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投資7.5萬(wan) 元修繕改造舞台,投資20餘(yu) 萬(wan) 元實施美化綠化提升工程,持續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標準,隨著村容村貌的大幅提升,群眾(zhong) 深刻感受到了集體(ti) 經濟壯大提質帶來的明顯變化。
用活“扶持資金”,培育集體(ti) 經濟“增長極”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成為(wei) 鞏固拓展農(nong) 村改革發展穩定成果的關(guan) 鍵。針對區位優(you) 勢不明顯、基礎薄弱、收入單一的實際,如何讓集體(ti) 經濟更有新活力?在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熱潮中,上胡村“兩(liang) 委”班子更加激發了一心一意謀振興(xing) 、全力以赴促發展的勁頭,他們(men) 把目光盯在廢棄的集體(ti) 建設用地上,借力打造麻花餅子雞蛋棗“稷山四寶”區域公用品牌的強勁勢頭,利用僅(jin) 有50米之隔的淩雲(yun) 型煤水蒸氣資源優(you) 勢,大膽提出黨(dang) 支部領辦企業(ye) 、群眾(zhong) 集資入股,創辦股份合作製托盤廠的想法。
上胡村以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項目扶持資金50萬(wan) 元入股,黨(dang) 員幹部帶頭入股250萬(wan) 元,群眾(zhong) 入股450萬(wan) 元,建設標準化生產(chan) 車間3500平方米,購置安裝全自動蛋盤生產(chan) 線2條及配套的電力、排水等公輔設施,年產(chan) 1.2億(yi) 個(ge) 托盤,年營業(ye) 收入1000萬(wan) 元,其中淨利潤300萬(wan) 元,增加村集體(ti) 收入30萬(wan) 元。充足的市場調研和精準的成本預算後,立項備案、設備定購、人員培訓、占地協調、環保評估等前期準備工作順利完成,讓群眾(zhong) 在家能就業(ye) 、出門就上崗。目前,廠房建設如火如荼。凝視著鄉(xiang) 村項目稷山發展規劃圖,村“兩(liang) 委”幹部眼裏滿是憧憬,對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信心滿懷。
從(cong) 過去依賴上級資金“輸血”,到盤活激發“沉睡”的集體(ti) 資源資產(chan) 增強內(nei) 生動力,再到利用資源優(you) 勢興(xing) 辦村企業(ye) 獲得“造血”功能,上胡村黨(dang) 支部村委會(hui) 在學習(xi) 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火熱實踐中乘勢而上,搶住機遇,破解難題,真抓實幹,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掛上了“快進擋”,奮力繪就著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新畫卷,帶領村民駛入共同富裕的寬廣大道。(楊明有、史麗(li) 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