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改造水電氣 方便吃住行(有溫度的舉措 暖民心的行動)

發布時間:2022-12-01 22:0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心,一頭連著發展,對於(yu) 擴內(nei) 需、惠民生、促進高質量發展意義(yi) 重大。新增停車位、遷改路燈線杆、完善小區綠化、提升物業(ye) 服務……近年來,山西省晉城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改造水、電、氣等生活設施,更好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坐在小區花園裏的長椅上,弓福梅悠閑地看著樹下穿行的車輛。作為(wei) 山西省晉城市林業(ye) 係統的一名退休職工,65歲的弓福梅對東(dong) 街街道鳳翔社區改造前後的變化,感觸很深。

  10月底前,晉城市將改造完成今年計劃的130個(ge) 老舊小區。晉城市住建局局長馬陽光介紹,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服務和管理也上了新台階。”

  治理亂(luan) 搭建

  街巷更寬闊

  碰到弓福梅時,她剛帶著小孫子來到小區的廣場。陽光從(cong) 茂密的梧桐樹葉縫隙中灑下來,藍色與(yu) 橙色搭配的塑膠地麵清新亮眼,孩子們(men) 在廣場一角的“挖沙區”玩得不亦樂(le) 乎,嬉鬧的聲音飄揚在花園上空。這個(ge) 花園廣場是鳳翔社區改造後的3個(ge) 廣場之一,居民們(men) 有了茶餘(yu) 飯後遛彎的新去處。

  據鳳翔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海軍(jun) 介紹,社區共有60棟7層樓房,分別歸屬不同的單位。各有歸屬的結果,就是管網老化、年久失修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有一次我們(men) 小區有個(ge) 單元一樓水管滲漏。因為(wei) 當年修的管道雨汙不分流,味道直衝(chong) 2樓,兩(liang) 家因為(wei) 這個(ge) 吵了起來。本來不是什麽(me) 大事,卻引發了鄰裏糾紛。”李海軍(jun) 介紹,“我們(men) 去協調,更換起來卻比較麻煩。一根主排水管,要換需要樓上樓下商量好,整體(ti) 都換。得虧(kui) 趕上了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一步到位!”

  此前,鳳翔社區內(nei) 部大量圍擋的存在,也讓本就逼仄的空間更堵塞。鳳翔社區處在晉城市中心,社區內(nei) 的實驗小學與(yu) 幼兒(er) 園是人流密集場所。弓福梅曾在接孫子放學時目睹交通事故的發生,給“市長熱線”打過電話:“家長們(men) 在外麵接孩子放學得躲著道,車輛根本不避讓。家長亂(luan) 哄哄擠作一團,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很快,她的建議得到回應,有關(guan) 部門在放學時對該路段采取臨(lin) 時交通管製措施。

  但這依然不是“治本”辦法。社區網格員劉完生說:“有一次我送孩子上初中,早上7點鍾出門,一個(ge) 小時堵得出不去,孩子最後硬是遲到了。歸根到底,是要解決(jue) 小區道路環境差、亂(luan) 停亂(luan) 放的問題。”群眾(zhong) 的呼聲越來越強烈,2019年底,晉城市重點圍繞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提升,分三批進行改造。鳳翔社區位列第一批10個(ge) 改造社區之內(nei) 。

  新增停車位850多個(ge) ,新增標示線路4600米,拆除廣告匾額650處,路燈線杆遷改100餘(yu) 根,拓寬街巷13條……前後一年時間,鳳翔社區不斷更新設施。“現在我們(men) 社區拆除了原來各小區之間的圍擋,感覺空間變得更大了。”社區幹部、老住戶張寧介紹,“秩序好多了,大家的心情也更舒暢了。”

  綠化大提升

  環境更整潔

  “來啦,還是老樣子?”店主老馬識別度很高,他留著絡腮胡,和老顧客打著招呼。

  晉城市民張誌超對位於(yu) 鳳台社區的“老馬過油肉”情有獨鍾:“晉城的過油肉和山西傳(chuan) 統名菜過油肉不同,我們(men) 這裏是帶湯的,哧溜著就喝進去了。”得空的工夫,老馬回憶以前的場景:“也就這兩(liang) 三年,變化真大。以前就是社區裏的一塊空地上,商戶在這擺幾張桌子,算是占位。來得遲了,就沒有好位置了。”

  現在,鳳台社區整齊的街麵上,改造一新的集市集合了小吃、菜市,商戶們(men) 有了自己的固定攤位,掛上了自己的招牌,“現在環境更加整潔、車更好停了,來的客人自然更多,我每個(ge) 月能多賺幾千塊呢!”老馬嘿嘿笑著。

  鳳台社區是晉城市最早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的“示範點”。社區主任姚雲(yun) 雲(yun) 介紹,建於(yu) 1985年的鳳台社區有6648戶住戶。2020年以前,這裏匯集了40多棟樓房,還有諸多門麵、駐地單位,小區裏遍布電線“蜘蛛網”,違建門房連接成片,改造難度很大。“有一次施工被阻攔。因為(wei) 改造提升要打通微循環路,居民的自建房要被拆遷。經過反複溝通說服,才順利將違章建築拆除。”

  小區的綠化提升,是改造的重要內(nei) 容。“但綠化改造是個(ge) 技術活。”晉城市城區住建局副局長閆忠斌深有感觸。為(wei) 了亮化小區,改造施工方特意買(mai) 了成品苗木栽植進去。可沒成想,第二天施工隊到現場一看,有兩(liang) 棵樹被群眾(zhong) 連根刨掉,“我們(men) 走訪才意識到,因為(wei) 老舊小區普遍是低層,成品苗木遮光比較嚴(yan) 重,所以沒有受到大家歡迎。”那件事發生後,施工團隊又連夜換栽矮化苗木品種。

  在晉城市高平市友誼小區,8棟老樓穿上新衣,樓下的小廣場被綠植和花卉包圍。出門不遠,便是一個(ge) “口袋公園”,白色的小門狀若蠶繭,道路曲徑通幽,若從(cong) 空中俯瞰,則是一個(ge) 飄揚的絲(si) 帶造型。“這是一個(ge) ‘潞綢’主題公園。”高平市北城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原亮亮介紹,利用老舊小區周邊邊角地、廢棄地,“我們(men) 圍繞‘增綠’和遊園小品,結合群眾(zhong) 需求,因地製宜增加健身器材、景牆雕塑等。今年打造了50個(ge) ‘口袋公園’,讓群眾(zhong) 推門見綠、移步入園。”

  物業(ye) 強服務

  社區更安居

  今年60歲的邢永愛,提起現在的鳳台社區,首先提起的是物業(ye) 服務的改善。

  麵子提升,裏子更要提升。讓專(zhuan) 業(ye) 物業(ye) 公司來運營,是維護老舊小區正常運行的必然選擇。但長久以來,老舊小區物業(ye) 一直是短板。鳳翔社區物業(ye) 公司負責人毋江豫一開始挺猶豫:“以前我們(men) 不願意接老舊小區。以這小區為(wei) 例,我們(men) 50名員工,物業(ye) 費加起來剛夠發工資。加上老舊小區管網老化總容易出問題,一看就是‘賠本買(mai) 賣’。但改造提升完之後解決(jue) 了很多問題,給我們(men) 進入老舊小區提供了新的機遇。”

  在鳳翔社區,一台掃地機器人正在街道上緩緩工作,它經過後的道路幹幹淨淨。“這是我們(men) 引入的物業(ye) 專(zhuan) 用掃地機器人,提前設定好線路,它會(hui) 定時定點去工作,減輕了保潔人員的工作壓力。”在智慧社區監控中心,36路攝像頭對準了小區各個(ge) 出入口,為(wei) 老舊小區群眾(zhong) 的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我們(men) 鳳台社區有16戶獨居老人。”姚雲(yun) 雲(yun) 打開智慧社區雲(yun) 平台,16戶老人的居家位置在地圖上清楚展現。右下角有一項獨特數據——用水量,“這裏顯示著每位老人每天的用水數據,如果連續一天以上用水量是0,我們(men) 的社區人員和物業(ye) 人員就會(hui) ‘敲門’,確保老人的狀態穩定健康。”

  借助改造後新裝的攝像頭和人臉智慧識別係統,社區安防得到升級。63歲的居民毋先萍說,“我們(men) 的智慧社區有陌生人識別和軌跡追蹤,從(cong) 哪來、到哪去,看得清清楚楚。”

  除了硬件設施的提升,社區服務也在不斷優(you) 化。毋先萍的丈夫在病床上躺了近20年,平時出去檢查看病,家人們(men) 不在時,都是社區的人抬上抬下,毫無怨言。提起社區多年對她的幫助,毋先萍不覺抹淚。毋先萍也積極投身社區工作,她是居民代表,亦是網格輔助員。平時鄰裏社區有什麽(me) 事,她都搶著幫忙做。“我們(men) 家被評為(wei) 最美家庭,靠我一個(ge) 人不可能的,這個(ge) 榮譽是整個(ge) 社區的。”

  “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基礎上,我們(men) 采取‘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物業(ye) 公司’雙服務模式,並推動‘支部建在物業(ye) 上’,推動全市84個(ge) 社區、773個(ge) 小區工作人員與(yu) 物業(ye) 管理人員‘雙向進駐、交叉任職’,形成了黨(dang) 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共同體(ti) 。”晉城市委組織部部長辛艾艾介紹,“我們(men) 還推動製定《晉城市物業(ye) 管理條例(草案)》,建立物業(ye) 準入退出機製,目前,晉城市老舊小區物業(ye) 覆蓋率從(cong) 46.8%增加到92%。”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17日 1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