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這群小學生的紙上“朋友圈”走紅
“今天你發朋友圈了嗎?”
12月5日午間,寧波北侖(lun) 一小學401班學生們(men) 沒有出去玩耍,而是安安靜靜坐在椅子上,傳(chuan) 遞著一本彩色的本子,輪流在上麵塗塗畫畫,時而皺眉,時而興(xing) 奮,時而竊竊私語。
走近一看,原來學生們(men) 是在發“朋友圈”!與(yu) 微信朋友圈不同的是,學生們(men) 的“朋友圈”是在紙上的,還對“朋友圈”的“窗口”進行了創意設計。據悉,在學校,師生很少有時間彼此進行如此深入又有趣的交流,為(wei) 了促進溝通,學生提出了根據“漂流日記”,創建定製版的“朋友圈”。
班級裏45個(ge) 孩子,分成了9個(ge) 小組,在“朋友圈”的左邊一麵,由學生每天輪流記錄學校或家裏發生的故事,形成一篇“心情日記”,可以吐槽,可以說開心事,可以解答同伴困惑,也可以寫(xie) 奇思妙想……而在右邊,同組的成員可以在“朋友圈”的對話框內(nei) 進行點讚、發言。
一句句好玩的話躍動在紙上,更有意思的是,班主任王老師還在“朋友圈”末尾進行了點讚與(yu) 點評:“老師也很喜歡吃這些,感覺又餓了呢。”
為(wei) 了增加趣味性,學生給自己的小組取了好聽的名字,比如“喵喵小組”“蜜蜂小組”“星辰小組”等,還對本子的封麵與(yu) 內(nei) 頁進行了創意手繪設計。
401班吳思豪自豪地說:“爸爸媽媽有‘朋友圈’,我們(men) 也有!我覺得我們(men) 的‘朋友圈’更好玩。我最喜歡的是老師悄悄地在‘朋友圈’點讚評論。”
“這樣的方式,不僅(jin) 促進學生樂(le) 於(yu) 觀察生活,還讓他們(men) 有了抒發感情的窗口,老師也多了一個(ge) 了解孩子的渠道,拉近了老師與(yu) 學生的距離。”班主任王老師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