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進萬家,思明家醫健康服務零距離
家庭醫生是居民健康的鄰居和朋友,從(cong) 孕產(chan) 期保健到新生兒(er) 訪視,從(cong) 疾病風險篩查到慢病健康管理,從(cong) 全科三師門診到社區康複指導,家庭醫生就在居民身邊。
今年,為(wei) 深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提高群眾(zhong) 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知曉率,讓人人享有便捷、優(you) 質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思明區衛生健康局組織全區建立138個(ge)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入戶團隊,預計走入萬(wan) 餘(yu) 戶簽約居民家中,各中心還結合“敬老月”活動,重點對80歲以上老年人、孤寡老人、養(yang) 老院等進行慰問走訪。入戶團隊先電話聯係居民,了解居民健康問題及家簽體(ti) 驗反饋,結合日常巡診,聯係街道,安排團隊分人群分時段入戶隨訪。
自10月中旬活動開展至今,全區已走訪入戶5627人。
慢病服務零距離,入戶隨訪暖人心——筼簹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彎腰、低頭、溫柔細致,體(ti) 貼暖心,這些動作都不是出自可愛的護士姐姐,而是筼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名優(you) 秀的外科男醫生林火貴。“阿婆,我們(men) 是社區的醫生,來上門關(guan) 心您啦……”貼心的話語,像秋日裏溫煦的陽光,照進阿婆的心裏,暖在大家的心頭!
厝邊好家醫,老人健康守護者——濱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黃阿婆已經80多歲了,有高血壓、糖尿病,因為(wei) 上了年歲,黃阿婆的腿腳不是很靈便。
為(wei) 了方便黃阿婆就診,濱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白城小分隊的家庭醫生們(men) 定期會(hui) 到黃阿婆家為(wei) 阿婆診療,而這已經是第三個(ge) 年頭了。黃阿婆像往常一樣早早的就拄著拐杖站在門口等著“老朋友們(men) ”,這是她三年來的習(xi) 慣。遠遠地看見鍾醫生和健管師,黃阿婆開心地揮著手,用一口地道古早的閩南話和大家熱絡地打著招呼,把大家迎進門,噓寒問暖,一個(ge) 勁兒(er) 地叫大家喝茶吃水果,就像是招呼來串門的老朋友,其樂(le) 融融。隨後,鍾醫生給黃阿婆做了檢查,血壓血糖控製得很好,各項指標都很穩定,醫生、健管師誇黃阿婆很配合,飲食也很規律,黃阿婆開心得就像個(ge) 拿了獎狀的小朋友。由於(yu) 工作時間關(guan) 係,醫生護士們(men) 還要繼續走訪,黃阿婆特別舍不得,拄著拐杖追出來,非得給醫護們(men) 一人塞一個(ge) 大橘子才滿意。“這應該是我這輩子吃的最甜的橘子!”鍾醫生感歎地說。
健康服務零距離,健康管理更升級——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談及“大回訪”行動,開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曾榮斌醫生表示,通過入戶走訪,老年人對自己所患疾病有了更深的了解,醫護人員們(men) 也更深入地了解老年人平時的日常生活及起居情況,以便更好地指導他們(men) 以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治慢性病。老年人及其家屬對他們(men) 的走訪工作也非常歡迎和感激,他們(men) 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men) 平時工作那麽(me) 忙了,還用周末時間來家裏關(guan) 心我們(men) ,真的太感謝你們(men) 了”。這句感謝雖然平常無奇,但卻是家庭醫生們(men) 最大的動力和欣慰。
家庭醫生入戶,為(wei) 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沒有人民的健康,就沒有全民的小康”。群眾(zhong) 的一紙簽約,就多了一份健康保障。思明家醫拎著布袋走街串巷,已成為(wei) 社區一景。從(cong) 坐等患者上門變為(wei) 深入社區為(wei) 居民提供服務,提高了社區居民對醫療健康服務的認可度和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複等服務得到落實,居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思明區衛生健康局表示,將繼續多途徑、多舉(ju) 措開展簽約履約健康服務工作,切實提升群眾(zhong)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獲得感,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根本利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