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麗水做活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2-12-20 09:19: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近日,全球首個(ge) 以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為(wei) 主題的公園在浙江麗(li) 水青田揭幕,這是麗(li) 水繼成功承辦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大會(hui) 後又一項重要成果的落地。

  麗(li) 水地處浙西南山區,麵對“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地理條件,當地群眾(zhong) 創造了“以魚肥田、以稻養(yang) 魚、魚糧共存”的稻魚共生模式。2005年青田稻魚共生係統入選全球首批、亞(ya) 洲首個(ge) 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

  麗(li) 水在農(nong) 遺保護發展方麵進行了大量探索實踐,但是如何做優(you) 做強,擦亮共富的金字招牌,還麵臨(lin) 一係列困難和挑戰,青田稻魚共生係統保護力度不夠等問題仍待解決(jue) 。

  近年來,麗(li) 水市通過高站位謀劃、深層次挖掘、多元化融合、全方位傳(chuan) 承,舉(ju) 全市之力完成了農(nong) 遺資源普查,打造了“魚多多”文化IP,創成了“慶元香菇”全國食用菌品牌,開發了青田農(nong) 遺探尋、雲(yun) 和梯田風景等一批文旅項目,探索了一套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動共同富裕的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價(jia) 值轉化“麗(li) 水方案”。

  “一畝(mu) 田、百斤魚、千斤糧、萬(wan) 元錢”的青田模式成功實現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化,稻魚米價(jia) 格翻了兩(liang) 番,每畝(mu) 產(chan) 值突破萬(wan) 元。依托“茭鴨共生”模式,麗(li) 水縉雲(yun) 縣打響“縉雲(yun) 茭白”“縉雲(yun) 麻鴨”產(chan) 業(ye) 品牌,2021年實現畝(mu) 產(chan) 值2萬(wan) 餘(yu) 元,茭白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15億(yi) 元,帶動全縣新增就業(ye) 3.5萬(wan) 人。

  9月30日,麗(li) 水市通過法定程序,正式把每年6月5日設立為(wei) “麗(li) 水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保護日”,推動形成人人重視、全民參與(yu) 傳(chuan) 承農(nong) 遺文化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11月4日,浙江慶元林菇共育係統被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正式認定為(wei) 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係全球首個(ge) 食用菌方麵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12月13日,聯合國對全球10項開創性工作進行表彰,其中青田“稻魚共生”、縉雲(yun) “茭鴨共生”模式作為(wei) 中國山水工程典型案例,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頒獎典禮上進行展示,麗(li) 水在特色農(nong) 遺保護發展之路上又新添重要成果。

  據悉,麗(li) 水目前已有4項入選全球、全國的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7項入選全國“農(nong) 遺良品”十佳品牌、十佳旅遊線路、十佳傳(chuan) 承團體(ti) ,在擁有重要農(nong) 遺和入選全國“農(nong) 遺良品”“十佳”數量上,雙雙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據悉,麗(li) 水市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推進農(nong) 遺保護發展工作,既搭建了農(nong) 遺保護發展大平台,又打造了品質農(nong) 業(ye) 發展新引擎,為(wei) 傳(chuan) 承發展提升農(nong) 耕文明提供了麗(li) 水元素。(葉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