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品質新中心 時尚氣質新淝河
星移鬥轉,當你再次踏足合肥市包河區淝河片區時,一定會(hui) 被眼前的景象驚歎——老破小的城中村早已難覓蹤影,一個(ge) 現代化的品質城區呈現在眼前。一年來,淝河鎮圍繞“六大行動”攻堅克難,在南淝河右岸演繹了一個(ge) 個(ge) 精彩的“淝河故事”。蝶變重生、轉型跨越,淝河步履不停,一幅“活力品質新中心、時尚氣質新淝河”的新圖景正鋪展開來。
片區換新顏 打造宜居宜業(ye) 新淝河
今年72歲的沈光禮是淝河鎮關(guan) 鎮村人。他還清楚地記得,家門口的關(guan) 鎮河曾經是一條臭水溝,如今經過綜合治理已經煥然一新,成了村民們(men) 愛去的景觀河。
2014年,村民組征遷後,沈光禮和老伴暫時在外租房住。今年,老兩(liang) 口終於(yu) 回遷到右岸景苑小區,住進了100多平米的電梯新房。“沒有征遷前,哪敢想能住上這麽(me) 好的房子,有這麽(me) 好的環境。”沈光禮說,現在回遷安置小區環境很好,健身場地、設施都很齊全,小區裏的老年大學還開設了各種課程,自己沒事也會(hui) 去聽聽,晚年生活比原來豐(feng) 富多了。
蝶變、新生,這是淝河片區近年來離不開的“關(guan) 鍵詞”。
2017年6月,淝河片區綜合改造在葛大店砸下“第一錘”。五年來,片區綜合改造共完成征遷麵積314.03萬(wan) 平方米,征遷進度條達98%,目前已進入攻堅掃尾階段。
今年以來,片區征遷掃尾持續推進,累計完成房屋征遷364戶、14.06萬(wan) 平方米。秋浦河路(北京路—棠樾路段)、牯牛降路(北京路—上海路段)等一批重點路段竣工驗收,高鐵路中小學、合肥市三院新區等公共項目加快建設,片區品質持續提升。
片區換新顏,腳步不停歇。新的一年,淝河鎮將聚焦“征遷攻堅清零”的目標,健全督查考核機製、定期通報機製,做到“每周有調度、每月有進度”。全力保障合肥市三院新區、合肥一中淝河校區、工人文化宮等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動平塘王複建點、黃巷複建點等安置房建設,有序推進禦景黃城、東(dong) 城名郡等小區安置工作。完善城市路網體(ti) 係,加快淝河生態公園四期工程、衛立煌故居公園等建設,打造宜居宜業(ye) 新淝河。
產(chan) 業(ye) 再升級 打造最優(you) 營商環境
“疫情期間,政府出台了一些惠企政策,但很多企業(ye) 不了解,我們(men) 就通過走訪宣傳(chuan) 的方式,把這些獎補政策送上門,並協助他們(men) 完成申報。”淝河鎮經濟發展辦主任楊勇介紹,今年以來,因為(wei) 疫情影響,很多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融資等難題。“我們(men) 在平時的工作中,會(hui) 定期了解他們(men) 的訴求,為(wei) 企業(ye) 提供精準服務。”
主動出擊,做好服務企業(ye) 的“店小二”,打造優(you) 質的營商環境,這是淝河鎮落實“一改兩(liang) 為(wei) ”的重要舉(ju) 措,也是淝河產(chan) 業(ye) 轉型的有力抓手。“在淝河,一家企業(ye) 或一個(ge) 項目落地,與(yu) 其相關(guan) 的職能部門都要主動對接服務,凝聚為(wei) 企服務的最大合力。”分管經濟發展的副鎮長吳曉雯表示。
這兩(liang) 年,淝河鎮堅持項目引領、創新驅動,不斷加快片區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根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淝河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91.16億(yi) 元、規上服務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0.61億(yi) 元,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1.4億(yi) 元,建築業(ye) 總產(chan) 值34.6億(yi) 元,實現入庫稅金2.11億(yi) 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0.48億(yi) 元。中國視界、國網安徽電力等六大科研地塊建設加快推進,一批優(you) 質項目持續入庫,在庫投資項目達37個(ge) 。全麵落實各級各類惠企紓困政策,走訪調研各類企業(ye) 近700家,先後解決(jue) 企業(ye) “困點”“難點”問題60餘(yu) 項。
新的一年,淝河仍將把加速轉型列為(wei) 第一目標,不斷提升發展質效。持續深化“淝河+建發”的服務模式,全力保障潤城中心、合肥一中(淝河校區)、合肥三院、高鐵路中小學等項目早建成、早投產(chan) 。依托“中國視界”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平台,聚力引進一批科創型、補鏈型項目,打造具有淝河標識的地標產(chan) 業(ye) 集群。深入開展暖企行動,加大紓困保障力度,盡最大努力打造最優(you) 營商環境。
民生有保障 辦好群眾(zhong) 關(guan) 心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men) 每年年初會(hui) 征集居民意見,結合實際,為(wei) 就業(ye) 困難群體(ti) 提供技能培訓服務。”淝河鎮社保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共舉(ju) 辦9場技能培訓,培訓項目涵蓋收納師、插花師、美甲師、麵點師等,有效促進了重點群體(ti) 就業(ye) 。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以來,淝河鎮深入落實“暖民心行動”部署要求,把穩就業(ye) 保就業(ye) 作為(wei) 頭等大事來抓,在搭建線上平台、增加見習(xi) 崗位、提供技能培訓、落實補貼政策等方麵同向發力,不遺餘(yu) 力暢通對接供需兩(liang) 端、提供高質量就業(ye) 服務。
為(wei) 實現“三公裏就業(ye) 圈”,淝河鎮打造就業(ye) 平台“就業(ye) e站”,周邊企業(ye) 可以發布用工信息,居民可以發布求職意向,雙向解決(jue) “就業(ye) 難”和“用工難”問題。自平台上線以來,入駐各類企業(ye) 5500餘(yu) 家,提供崗位3500餘(yu) 個(ge) ,注冊(ce) 求職者超過9000人。
辦好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事,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才能真正打動人心。
今年以來,“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活動持續開展,“暖民心”十大行動高標推進,淝河鎮投入民生資金950萬(wan) 元。龍湖苑、賈大郢D區等5個(ge) 複建點建設提質提速,2200餘(yu) 套回遷小區不動產(chan) 權證成功辦理,群眾(zhong) “安居更安心”。同和民康、仁和佳園老舊小區改造穩步進行,雨汙分流改造完成率達96.8%,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南淝河、關(guan) 鎮河水質持續好轉,南淝河右岸公園等一批城市綠廊建成投用,河暢景美、藍綠交融的優(you) 良生態加快實現。
新的一年,淝河鎮將厚植情懷,改善民生福祉,持續深化“暖民心”工程,推深做實“就業(ye) e站”平台,突出抓好高校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幫扶工作,織密兜牢社會(hui) 保障“安全網”,讓百姓真正過上“向往的生活”。
黨(dang) 建有力量 引領基層治理更精細
今年9月份,11名身著紅色馬甲的黨(dang) 員群眾(zhong) 在老官塘社區“上崗”。他們(men) 進家入戶、巡查走訪、采集信息、收集民意,不僅(jin) 參與(yu) 疫情防控,小區治理、誌願服務等工作都能看到他們(men) 的身影。他們(men) 是老官塘社區擇優(you) 選配的一批“紅色小管家”。
“前期我們(men) 通過宣傳(chuan) ,讓居民充分了解‘紅色小管家’的職責,確保工作可以順利開展。”老官塘社區相關(guan) 責任人介紹,一段時間下來,“紅色小管家”已經成為(wei) 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社區也形成了“小區黨(dang) 建指導員+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紅色小管家+樓棟長”的基層治理隊伍,為(wei) 居民提供更完善的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基層治理一頭連著民生民意,一頭連著和諧穩定。通過黨(dang) 建引領,把紅色力量延伸至基層治理的“末梢”,淝河鎮一直在探索。
政治引領有高度、社區治理有力度、為(wei) 民服務有速度、鄰裏和諧有溫度。今年以來,淝河鎮推深做實“四度黨(dang) 建”,鎮級“四度黨(dang) 建”黨(dang) 群服務中心正式開放、各村居分中心有序鋪開,“1+9+N”先鋒陣地矩陣規模初具。“紅色理響”宣講團活動持續深化,開展分眾(zhong) 化宣講120餘(yu) 場,讓黨(dang) 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高舉(ju) 一麵旗、守住一顆心、永葆一份情。接下來,淝河鎮還將全麵推進“四度黨(dang) 建”黨(dang) 群服務中心建設,推動“先鋒陣地”中心輻射、以點帶麵,築牢基層黨(dang) 建陣地矩陣。同時,注重在疫情防控、征遷安置、環境整治等重難點工作中,著力增強幹部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黃冉 吳碧琦 劉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