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提出十方麵舉措支持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鎮振興發展
如何讓革命老區人民在新發展階段過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日前,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xiang) 鎮振興(xing) 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措施》),提出10方麵具體(ti) 措施,將實現29個(ge) 革命老區鄉(xiang) 鎮振興(xing) 發展。據悉,相關(guan) 政策措施已於(yu) 今年12月15日正式施行,施行期為(wei) 5年。
近年來,江蘇一直堅持把加大革命老區幫扶納入脫貧攻堅工作全局一體(ti) 推進,形成一批特色做法,但部分革命老區鄉(xiang) 鎮振興(xing) 發展仍然麵臨(lin) 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短板。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榮錦表示,此次出台的《若幹措施》注重解決(jue) 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xiang) 鎮發展的突出矛盾。針對經濟基礎“弱”、居民增收“難”、基礎設施“差”、公共服務水平“低”、要素製約“緊”等方麵突出困難和問題短板,將國家和省近期出台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農(nong) 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富民強村幫促行動等幫扶政策措施要求落實和體(ti) 現其中,最大限度地聚合各種資源要素,推動江蘇省革命老區加快發展。
人民網了解到,綜合考慮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差異以及革命老區主要集中地域因素,《若幹措施》支持範圍主要包括常州金壇區薛埠鎮、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鎮、鎮江市丹徒區寶堰鎮、宿遷泗洪縣半城鎮等29個(ge) 目前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民生活等方麵仍存在明顯短板的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xiang) 鎮。
《若幹措施》提出,到2025年,29個(ge) 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xiang) 鎮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進一步改善,鄉(xiang) 村麵貌發生顯著變化,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yu) 全省平均水平,紅色文化影響力明顯增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到2035年,實現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xiang) 鎮群眾(zhong) 生活品質顯著提升,與(yu) 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遠期目標。
為(wei) 將革命老區振興(xing) 發展落到實處,《若幹措施》明確提出十個(ge) 方麵的具體(ti) 舉(ju) 措,一是支持將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xiang) 鎮建設成為(wei) 服務農(nong) 民的區域中心。二是完善基礎設施。三是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四是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五是培育壯大特色產(chan) 業(ye) 。六是加強紅色資源保護開發。七是推進創業(ye) 就業(ye) 富民。八是擴大集體(ti) 經濟收入。九是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十是落實省市縣各級責任,形成強大幫扶合力。
在促進革命老區勞動者創業(ye) 就業(ye) 方麵,江蘇將實施建設“家門口”就業(ye) 服務站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就業(ye) 援助、創業(ye) 扶持、求職招聘、人才服務、職業(ye) 指導、權益維護等公共服務進村入戶。建設就業(ye) 富民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地和規範化零工市場,分類培育200個(ge) 以上省級勞務品牌,在重點工程建設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加大富民創業(ye) 貸等投放供給。同時,江蘇將構建與(yu) 農(nong) 村需求、產(chan) 業(ye) 發展相匹配的職業(ye) 技能培訓體(ti) 係,強化培訓資源供給和學用供需對接。
據江蘇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朱國兵介紹,結合《若幹措施》,江蘇還將啟動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二二二”示範建設計劃,力爭(zheng) 到2025年,建成20個(ge) 示範縣、200個(ge) 示範鄉(xiang) 鎮、2000個(ge) 示範行政村。今年將近30個(ge) 村列入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建設名單,通過發揮點的帶動作用,推動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xiang) 鎮人居環境整體(ti) 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