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文化節目要有底蘊,也要有新韻

發布時間:2022-12-22 19:2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文化節目要有底蘊,也要有新韻(新語·讓好聲音成為(wei) 最強音)

  我們(men) 要通過有底蘊、有新韻的係列化節目,煥發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新時代蓬勃的生命力、傳(chuan) 播力

  最近,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公布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ge) 一工程”優(you) 秀作品獲獎名單,《中國節日係列節目2021季》名列其中。從(cong) 2021年河南春晚的《唐宮夜宴》到2022年的《重陽奇妙遊》,河南廣播電視台聚焦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chuan) 統文化節日,以創新表達、美學呈現、技術賦能創作生產(chan) 的兩(liang) 季14期節目獲得了超600億(yi) 的網絡播放量,有力助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深入人心。此前,該節目還獲得第二十七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電視綜藝節目獎、第三十一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提名。我們(men) 將以此為(wei) 動力,繼續探索文化類節目的創新創優(you) 和繁榮發展。

  追尋《中國節日係列節目2021季》底蘊豐(feng) 厚、內(nei) 容豐(feng) 盈、形態豐(feng) 富的創作基因,最直觀的要素就是堅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河南作為(wei) 中華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賈湖骨笛、仰韶文化、殷墟甲骨文等見證著人類探索文明的步履,節日、節氣、發明創造等映照著先祖生產(chan) 生活的智慧。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文藝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文以載道,藝以弘德。我們(men) 在深耕黃河文化、中原文化上篤行不怠,持續發力,形成了《梨園春》《武林風》《華豫之門》等文化節目群,塑造了河南衛視的“文化中國”定位。

  在《中國節日係列節目2021季》創作過程中,我們(men) 以深度的文化認同和昂揚的創作主動,多維度尋找與(yu) 新時代觀眾(zhong) 的情感互動、文化鏈接、心靈交匯,讓具有“中國意象”的節目將鮮明活潑的曆史人物、豐(feng) 富厚重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昂揚向上的審美情趣進行聚合,有了文化在時代框架下的整體(ti) 觀照、大眾(zhong) 認同和社會(hui) 意識。節目策劃新穎、形態新銳、視聽新潮,通過“奇妙遊”係列化組合,用形式的創新,呈現出一個(ge) 個(ge) 具有故事感、共鳴感的“藝術小宇宙”。

  在文化的創新表達中,隻有體(ti) 裁、題材、形式、手段的充分發展,才能推動內(nei) 容呈現的時代性和人民性。《中國節日係列節目2021季》通過對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中國傳(chuan) 統節日在自我超越的過程中進行了完美表達。單是在《唐宮夜宴》中,移步換景之間,就能欣賞到《千裏江山圖》《簪花仕女圖》《搗練圖》等一幅幅流傳(chuan) 千百年的名畫。通過場景再造、文化闡釋、情感渲染、調性設計,遠去的曆史演繹成眼前的藝術,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容在審美表達上開創了新的全景視窗。

  我們(men) 在將《中國節日係列節目2021季》生產(chan) 傳(chuan) 播運行“節節高”的同時,開闊文化視野、放大傳(chuan) 播聲量,圍繞二十四節氣拓展奇思妙想,進一步打造了《“中國節氣”係列節目》的“奇遇記”新品牌。以文化為(wei) 魂,以美學架構。我們(men) 將持續靶向選題,銳意破題,精準答題,深度挖掘、左右連接、藝術升騰,通過“文化+技術+藝術”謀劃製播《“中國發明”係列節目》《“中國神話”係列節目》等,持續探索文化類節目內(nei) 涵、意境、傳(chuan) 播方式創新。

  心懷“國之大者”,當有大道之行。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的使命中,我們(men) 要通過有底蘊、有新韻的係列化節目,煥發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新時代蓬勃的生命力、傳(chuan) 播力,在引領文化節目創作新風尚、打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新視窗中擔當主流媒體(ti) 的責任。

  (作者為(wei) 河南廣播電視台黨(dang) 組書(shu) 記、台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