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插上數據“翅膀” “定位”養老服務
構建“一刻鍾”養(yang) 老服務圈,當一個(ge) 個(ge) 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開進了街鎮,如何讓老人準確找到身邊的養(yang) 老服務?又怎樣“讀懂”老人的需求?昨日從(cong) 天津市民政局獲悉,天津正在整合平台資源,搭建智慧養(yang) 老服務管理平台,用數據精準“為(wei) 老”服務。與(yu) 此同時,天津還在製作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電子地圖,方便老人找到“家門口”的養(yang) 老服務。
建設100個(ge) 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被列入2022年天津20項民心工程首位,建設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是構建“一刻鍾”養(yang) 老服務圈的重要載體(ti) ,如何讓它真正走進老人生活?
天津以數據“賦能”,為(wei) 服務“增效”。整合現有市、區兩(liang) 級平台資源,搭建全市統一、橫向對接、縱向貫通的智慧養(yang) 老服務管理平台。以全市養(yang) 老服務大數據為(wei) 基礎,對接“一卡通”,貫通市、區、機構三級用戶,依托數據管理、服務管理、安全監管、指揮終端4個(ge) 模塊,有效對接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供應商和老年人家庭,為(wei) 老年人提供“點單式”養(yang) 老服務,逐步實現從(cong) “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推行“互聯網+監管”,通過流程監管、行為(wei) 識別、大數據分析等多種輔助手段,實現養(yang) 老服務監管規範化、精準化、智能化。
“接下來,我們(men) 還要對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所要提供的服務標準進行細化:哪些服務收費、哪些不收費,延伸居家服務:哪些服務、怎麽(me) 收費,都要進行規範,讓老人心明眼亮享受專(zhuan) 業(ye) 化的養(yang) 老服務。”市民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既要讓“服務找人”,也要方便老人找到服務,雙向發力,才能托穩幸福“夕陽紅”。市民政局正在緊鑼密鼓製作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電子地圖,將於(yu) 近期在市民政局的官網、公眾(zhong) 號上線,同時,開設“津(金)牌養(yang) 老”公眾(zhong) 號,對全市100個(ge) 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的簡介、地點、服務內(nei) 容等進行公開。此外,高德地圖、百度地圖上也將對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的位置進行準確標注,方便老年人很快就能找到身邊的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記者 韓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