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雨花經開區邁入千億級園區行列
人民網長沙1月8日電 “強園區、興(xing) 實體(ti) ,才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長沙雨花經開區技工貿總收入突破千億(yi) 元,提前三年實現“強省會(hui) ”戰略第一個(ge) “千億(yi) ”目標;獲評省政府真抓實幹督查激勵2022年度“促進工業(ye) 高質量發展”及“五好園區”推薦名單,成為(wei) 全省唯一榮獲兩(liang) 項省政府真抓實幹督查激勵事項推薦的省級園區,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作為(wei) 經濟建設主戰場,長沙雨花經開區始終把興(xing) 產(chan) 業(ye) 、強園區作為(wei) 主要奮鬥目標。2022年,園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規模工業(ye) 總產(chan) 值預計突破750億(yi) 元,同比增長49%;規模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4%,力爭(zheng) 排名長沙市省級園區第一。
比亞(ya) 迪DM-i超級混合動力工廠項目建成投產(chan) ,5G+軟件產(chan) 業(ye) 園二期達到交付條件,先惠智能華中區域總部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兩(liang) 棟兩(liang) 層廠房當年開工當年完成主體(ti) 建設……2022年,長沙雨花經開區奮力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不斷提速,通過實施製造強園、創新引領、金融保障、人才強園等八大專(zhuan) 項行動,大力落實工業(ye) 強基,項目興(xing) 園。
作為(wei) 園區的重點項目之一,申億(yi) 精密高端裝備零部件智能製造工廠規劃用地73畝(mu) ,建築麵積4.03萬(wan) ㎡,計劃總投資15億(yi) 元,由研究院、高端零部件智能製造生產(chan) 基地、智能製造裝備檢驗檢測認證創新孵化中心三部分構成。全部建成投產(chan) 後,將實現年產(chan) 值15億(yi) 元以上,利稅過2億(yi) 元,成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集高端精密零部件技術攻關(guan) 、設計生產(chan) 和標準檢測於(yu) 一體(ti) 的智慧化樣板工廠,突破精密零部件生產(chan) “冷鐓”關(guan) 鍵技術難點,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成功實現緊固件等精密零部件的國產(chan) 化替代。
如今,長沙雨花經開區像一個(ge) 強大的磁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優(you) 質的資本、人才和像申億(yi) 精密這樣的產(chan) 業(ye) 項目聚集。2022年,園區注冊(ce) “三類500強”企業(ye) 3家,簽約投資50億(yi) 元以上項目1個(ge) 、10億(yi) 元以上項目1個(ge) 、2億(yi) 元以上10億(yi) 元以下項目5個(ge) ,新增注冊(ce) 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38家,在接觸洽談項目近50個(ge) 。
同時,園區不斷加強關(guan) 鍵領域技術攻關(guan) ,構建創新平台體(ti) 係,優(you) 化創新生態環境,重點圍繞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核心技術,在科技創新的突破中搶抓機遇,開辟了一條全新的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
其中,園區龍頭企業(ye) 長沙比亞(ya) 迪2022年工業(ye) 總產(chan) 值力爭(zheng) 突破650億(yi) 元,同比增長55%,成為(wei) 湖南省首個(ge) 產(chan) 值過600億(yi) 的汽車企業(ye) ;可孚醫療、排水公司等企業(ye) 產(chan) 值有望突破10億(yi) 元。
值得一提的是,為(wei) 助力園區高質量發展,雨花經濟開發區在以“產(chan) 業(ye) 需求”為(wei) 導向的基礎上,主抓科技創新,精心培育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206家,成為(wei) 湖南省首個(ge) 高新技術企業(ye) 突破200家的省級園區。
18家企業(ye) 進入長沙市上市後備企業(ye) 庫,12家企業(ye) 進入湖南省上市後備企業(ye) 庫,居省級園區第一,3家企業(ye) 進入上市輔導階段,企業(ye) 培育駛入快車道。如今,園區正圍繞“專(zhuan) ”“精”“特”“新”以及產(chan) 業(ye) 鏈賦能,邁出了產(chan) 業(ye) 聚集不斷增強的堅定步伐,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2023年,長沙雨花經開區將繼續立足“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以及“強省會(hui) ”戰略實施,打造獨具雨花特色的“黨(dang) 建紅、產(chan) 業(ye) 藍、生態綠、風氣青、服務橙”,在推進千億(yi) 級、國家級、‘五好’園區建設中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林洛頫、成雨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