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做在前頭 化解矛盾源頭
在山西省陽泉市城區市政府大院社區黨(dang) 群中心會(hui) 議室,屏幕上經常掛著一張巨大的網格圖,上麵有許多獨特的符號。這些符號都密密麻麻標注在每一個(ge) 住戶的房號後麵,代表著不同住戶的不同特點。
“這些圖案,都是我們(men) 工作的好助手。精細化的信息管理有助於(yu) 我們(men) 發動各方,更好地了解居民需要、做好社區服務。”政府大院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董殿英說。
陽泉市政府大院社區開展一張網格強基礎項目,把社區內(nei) 的黨(dang) 建、綜治、民政、信訪和城管等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一張網”,組建了6個(ge) “全科網格”黨(dang) 支部、46個(ge) 微網格黨(dang) 小組,探索“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辦、協調處置、結果反饋”一個(ge) 記錄的工作運行機製。誌願服務隊伍和社會(hui) 組織廣泛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構建起“全科型”網格服務管理體(ti) 係,打通社區治理“最後一公裏”。
近兩(liang) 年,陽泉市不斷推行“楓橋經驗”,針對不同社區特點,優(you) 化社區服務,及時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訴求,把各類潛在矛盾化解在源頭,打造了一批“楓橋家園”品牌社區。
走進陽泉市政府大院社區黨(dang) 群服務驛站,雨傘(san) 、報架、開水壺等物品一應俱全。顧客、商戶、交警、環衛可以在這裏休息,免費獲得飲水、自助充電和雨傘(san) 借用等多項便民服務。不遠處,還有一間便民屋,麵向社區居民,裏麵擺放著鐵絲(si) 、扳手、象棋、羽毛球拍等各種用品。
“這些能滿足不少居民的應急需求。體(ti) 育用品則是鼓勵大家進行文娛活動,多鍛煉、多交流!”董殿英笑著說,“幹群關(guan) 係融洽、群眾(zhong) 之間關(guan) 係拉近了,矛盾自然就少了嘛。”
陽泉市在做好社區服務的同時,還將矛盾化解的工作重心下移,在基層培養(yang) 了一批將近千人的信訪代理人隊伍。
“經過培訓,由社區幹部兼任信訪代理人,既是信息員,又是代理員、調解員。”陽泉市委副秘書(shu) 長、信訪局局長文武全說。
此前,陽泉市礦區賽魚街道虎尾溝社區某小區出現房屋漏水問題,社區幹部兼職信訪代理員胡曉入戶了解情況,多次主動到區住建部門、物業(ye) 公司等有關(guan) 單位了解房屋漏水及維修情況,並聯係相關(guan) 責任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hui) ,理清職責權限並確定維修方案,使事情在短時間內(nei) 得到了圓滿解決(jue) ,成功化解了一起潛在的矛盾衝(chong) 突。“精細化基層治理,我們(men)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zhong) 少跑腿。”胡曉說。
同時,陽泉各個(ge) 社區積極打造“大碗茶議事”“百姓講理廳”等協商議事品牌,通過組織聽證評議、集體(ti) 研究等方式消除群眾(zhong) 法律疑惑,避免矛盾糾紛擴大上交。根據個(ge) 案情況,分別組織律師、心理谘詢師、道德宣講師等適時參與(yu) 調解,及時釋法說理,推動訴求解決(jue) ,穩定居民情緒。
“目前,我們(men) 運用服務型理念、綜合型手段、多元型主體(ti) 和前瞻型舉(ju) 措,發動居民、黨(dang) 員、群團組織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yu) 打造了200多個(ge) ‘楓橋家園’,矛盾糾紛排查率和化解率均居全省前列,群眾(zhong) 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文武全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2日 1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